作者:朱方清
《三聯生活周刊》近日發布一則天大的喜訊,說最近全國多地出現物業費打折現象,部分小區物業費降價甚至高達一半。
比如武漢、重慶等地,有多個小區的物業費降價超過了50%,重慶某別墅物業費從4.5元降到了2.09元,降幅超過50%;武漢某高端小區物業費從7.6元下降到3.8元,還有某小區物業費從2.5元下降到1.1元,降幅高達56%……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地方政府發文,要求對空置房的物業費予以減免。比如湖南長沙、甘肅蘭州、江蘇鎮江等地,要求對空置房的物業費進行減免,如果房子空置一段時間以上(比如6個月),物業費就要減免30%或者50%等等。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出臺政策,設置物業費的收費上限。
物業費這玩意兒,看似數目不大,但對尋常人家百十平米的房子動輒得交小幾千元,也并非小數目,而且年年得交。
更關鍵的是許多小區物業除了看看大門收收垃圾外,也沒看他提供啥服務,純屬是坐收漁利。
于是這些年除了常見物業公司為強制收費不惜給業主停水斷電外,同時也沒少聽說有的地方業主抱團罷免物業,雙方僵持不可開交。但后來也都杳無音訊,沒見弄成啥氣候。
好嘛,竟然從正規媒體突然傳來全國物業費“大跳水”的喜訊,許多降幅還是“腰斬”。
這從何說起呢?一方面我絲毫沒感受到,所在小區收費額度仍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另一方面,莫非物業公司嫌賺錢賺到手疼了,果真開始豪橫大降價放血大酬賓了么?
細細研究一下才發現,形勢比人強。隨著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蕭條,就連銀行都對“斷供戶”實行柔性招待了,一直寄生在開房商身后作威作福的物業公司,如今他又多個啥。
最直觀的一點,由于經濟下行導致房貸壓力增大和斷供房數量居高不下,物業費收取的難度相應也在普遍性地增大。
與其強征硬收,莫如開閘放水。這大概就是物業費出現大幅下降的現實邏輯。
其實物業就是服務型公司,在房產泡沫飛漲時代面孔猙獰且舒服慣了,如今強勢地位不復存在,當然就得隨行就市,跟業主平起平坐。
另外,單讓物業公司自行降價是不太可能的,得有政府的推動才行。所以許多地方政府對物業費出手,一方面是從民生角度出發,減輕民眾的開支壓力,同時也希望籍此能夠起到鼓勵人們多買房的目的,尤其是購買投資房。
因為很多民眾購買投資房之后,暫時不出租的房子就處于空置狀態,如果每年還要承擔物業費,就會增加持有成本,購買投資房的積極性就會下降。
不管怎么說,無論政府與物業公司用意如何,物業費下降成為趨勢恐怕已成定局,這當然是利好消息。
老百姓的日子,能省點是點兒。
只是啥時輪到咱家,只好翹首以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