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農產品里,豆粕的行情是最難預料的,因為豆粕主要受外盤影響很大,因為我們的大豆對外依賴度很高,所以國際大豆市場有任何風吹草動的消息,傳到國內都是大事件。
比如,巴西大豆收獲一延遲,國內市場就開始擔心進口大豆到港會延遲,然后豆粕就立馬漲了起來。
后來又傳出拋儲的消息,結果豆粕又馬上回調。
最近市場最大的事件就是中國對美國無端加征關稅的反制,而美豆也在反制清單內。
這按說比前面幾個消息都要更猛烈,豆粕市場的波動應該更大才對,但是豆粕這回走出一個意外,即消息剛出來時,豆粕確實漲了,但是很快當天收盤的時候就又跌了,然后第二天繼續下跌。
很多人沒搞明白,咋這么大的利多消息豆粕不僅沒漲,反而還跌了呢?
這是因為,看似是利多,但是轉眼就變成了利空。
空從何來呢?
第一,中國反制美國大豆,早在預期之內。
去年特朗普競選成功以后,大豆市場就有一波預期性操作,即市場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卷土重來,因此提前采購美豆。
所以這個預期是市場早就有的,現在只不過是預期落地,所以帶來的反應也就沒那么大了。
第二,美豆本身的占比正在降低。
雖然我國大豆對外依賴度很高,年均進口量都在八九千萬噸,去年更是破億噸。
但是在這么龐大的進口大豆量級中,美豆的占比卻正在大幅下降。
比如,去年我國對美豆的依賴度僅占20%左右,70%都是巴西大豆。
所以,即便停止美豆進口,我國也可以通過增加對巴西大豆的進口以及投放儲備等使國內供需建立新的平衡。
第三,當前不是美豆出口旺季。
全球大豆種植主要就集中在美洲地區,所以美洲也是大豆產量最大的地區,不過南美和北美大豆收獲季節不同,所以出口季節也有差異。
一般來說,4至9月是南美大豆收獲的季節,而年底則是美國大豆的旺季,而當前正值上半年,所以也并不是美豆的出口旺季,所以反制美豆對當前國內市場來說影響有限。
第四,市場更關注眼前情況。
眼前的情況是什么呢?
就是進口大豆什么時候能到港,以增加國內的供應,這才是對當前市場來說最實際的問題。
近期巴西大豆收獲進度有所加快,趕上了往年同期水平,這意味著巴西大豆很可能會按時到港了。
而且巴西大豆豐產格局已定,意味著巴西大豆只要能順利到港,那么供應是無虞的。
市場正是嗅到了這個信息,于是豆粕的利多變成了利空,豆粕恐慌下跌,甚至一直持續下跌。
帶累著現貨行情也是一夜降溫,主流43%蛋白粕報價從之前的3600-3700元/噸下降到了3500-3600元/噸,跌幅約150-200元/噸。
那么,利多轉利空后,豆粕會不會大跌?
這是當前市場最關心的。
短期來看,豆粕市場情緒有點恐慌,在情緒影響下看空加劇,豆粕行情持續下行。
預計還不至于大跌,因為現在剛3月初,即便是進口大豆大量到港,也要到4月份了。
所以3月大豆到港依然是偏低的,再加上油廠停機檢修增加,所以3月豆粕供應依舊是比較偏緊的。
現在剛3月初,豆粕就大跌有點說不過去,所以現在的下跌主要還是情緒層面的原因。
等情緒釋放完了,跌勢也就會止住。
但是到3月底4月的時候,豆粕確實面臨壓力,具體要看巴西大豆的裝運情況以及在反制生效前搶買美豆的到港情況。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