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醫學》近日發表報告稱,當前全球每20名女性中就有1名被診斷患有乳腺癌,據估計每70名女性中就有1名可能死于乳腺癌。研究指出,為了減少全球乳腺癌死亡率日益上升,必須迅速采取行動。
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仍有增加趨勢
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了全球乳腺癌倡議,設立了將乳腺癌死亡率每年平均降低2.5%的目標。然而人們需要全球范圍內的乳腺癌負擔數據,以監測控制工作是否成功。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衛生服務局分析了185個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數據,發現2022年全球有230萬乳腺癌新發病例和67萬乳腺癌死亡病例。研究還分析了46個國家在10年間的乳腺癌死亡率。結果顯示,雖然30個國家的死亡率似乎有下降,但只有7個國家實現了世界衛生組織倡議的每年死亡率降低2.5%的目標。從目前的趨勢看,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到2050年預計將分別增加38%和68%,這相當于2050年將有320萬新病例和110萬死亡病例。
我國乳腺癌的發病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中國國家癌癥中心202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乳腺癌發病人數約35.72萬例,居于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二位。另外,根據全球疾病負擔數據,中國15~39歲年輕乳腺癌發病率逐漸上升,每年新增患者3萬余人?!吨袊贻p乳腺癌診療專家共識(2022)》將40歲以下定義為年輕乳腺癌。
女性無論年輕還是年長
都要做到早防早治
年輕乳腺癌患者的復發和轉移風險更高,總體生存率較低。對于年輕乳腺癌患者來說,早診早治是獲得治愈效果的關鍵。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史業輝曾建議,25歲以上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特別是有兩位以上一級親屬曾患乳腺癌或攜帶乳腺癌致病性遺傳突變基因的人,應密切關注乳腺健康,定期進行篩查。年輕女性需要關注的其他高風險因素還包括月經初潮過早(早于12周歲),未育、晚育及未哺乳,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活檢證實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變,長期過量飲酒等。
具有高風險因素的年輕女性要定期做影像學檢查,平時也要加強自檢。盡管年輕乳腺癌早期可能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但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比如乳房出現無痛性腫塊;乳房皮膚或乳頭出現凹陷,有酒窩樣、濕疹樣改變;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乳房大小、形狀改變;腋下出現無痛性腫塊。一旦發現上述癥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另外,乳腺癌不只局限于年輕人群,老年女性也面臨著同樣的風險。盡管不是高發人群,老年人也不能對乳腺癌掉以輕心。也要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是防病上策
那么,如何遠離乳腺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預防疾病的上策。美國心臟協會發布的一份聲明指出,注意8點不僅可以預防乳腺癌,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病:
1.保持健康的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2.西式膳食模式,以及紅肉和加工過的肉類,均會增加乳腺癌和心血管病風險。
3.勿久坐,多運動。運動是預防乳腺癌的良藥,跑步或快速騎自行車等運動均能降低絕經期前后女性乳腺癌風險。
4.減肥和戒煙。
5.母乳喂養。很多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可降低乳腺癌風險,對于高血壓等疾病也可隨母乳喂養時間的延長而罹患風險降低。
6.激素替代治療也會同時增加心血管病和乳腺癌的風險。
7.不飲酒。美國癌癥研究所和世界癌癥研究基金的一份報告曾指出,每日飲一小杯酒精含量約10克的各種酒,即使是啤酒,也會增加絕經期前女性5%的乳腺癌風險和9%的絕經期后女性罹患風險。
8.晚餐少吃,不要太晚。有香港學者發現,晚上10點以后吃飯會增加乳腺癌風險,而另一項美國的研究顯示,夜間空腹時間長,會降低乳腺癌患者復發風險。
轉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 || 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