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歲的高三學生小袁在開學前一天因劇烈嘔吐來到杭州蕭山區中醫院就診,本以為只是吃壞肚子,卻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一種可能致命的糖尿病急性并發癥。
以為腸胃炎
一查竟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事發當天,小袁因惡心嘔吐來到蕭山區中醫院急診就診,起初以為是簡單的胃腸炎,但是腹部CT卻提示小袁有脂肪肝、肝脾腫大等異常表現,因此急診醫師建議進一步消化內科就診。
在診室中,小袁生化檢查顯示多項指標遠遠超出正常范圍(血糖、尿酸、血脂),機體代謝出現了嚴重的障礙。在問診時,醫生還聞到了小袁口中呼出有爛蘋果味(丙酮),建議小袁立即住院接受治療。
入院后,醫生又進行了血氣分析、血β-羥丁酸、尿常規等檢測,血氣分析結果顯示小袁伴有嚴重酸中毒,其中尿糖4+,尿酮體4+,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在抽血送檢過程中,主管醫生王嘉煒發現送檢血液樣本出現了明顯的脂濁現象。
對此,王醫師表示,這是因為此時小袁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身體被迫分解脂肪供能。額外的脂肪分解會產生大量游離脂肪酸,同時也使肝臟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血液中甘油三酯過多就會導致血漿渾濁,也就是所謂的脂濁。同時小袁伴有嚴重的脫水情況,血液濃縮使血脂濃度相對升高,加劇脂濁表現。
要知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兇險的急性并發癥,每小時血糖可飆升2.8-5.6mmol/L。 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統計,一旦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進一步進展,合并腦水腫,疾病死亡率極高(21%-24%),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更為兇險。
“他一天要點好幾杯奶茶”
醫生提醒:一瓶可樂≈10塊方糖
年輕人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情況已經不是偶發現象。飲料、熬夜、壓力是其發病率增高的“元兇”。小袁的父母跟醫生“訴苦”,原來小袁平時酷愛奶茶,幾乎到了奶茶代水的地步,一天就要點好幾杯,還特別喜歡吃高鹽高脂的高熱量油炸食品。
對此,蕭山區中醫院內分泌科專家高雅文主任中醫師指出,我們日常喝的含糖飲料危害大,一瓶可樂≈10塊方糖,長期飲用導致胰島素“過勞”,誘發糖尿病。 熬夜+久坐: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降低代謝能力,增加患病風險。學業壓力:壓力激素(如腎上腺素)會對抗胰島素功能。
哪些人更容易出現酮癥酸中毒
高雅文表示, “在我們的臨床診療過程中發現,新發糖尿病患者: 約30%的1型糖尿病以酮癥酸中毒為首發表現。 其次,胰島素治療中斷者: 自行停藥者3天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風險提升8倍。 此外,應激狀態人群,比如感染、外傷等應激時腎上腺素飆升對抗胰島素,也會出現酮癥酸中毒。 ”
如何預防糖尿病的發病,做好以下幾點:進行飲食管理,減少高糖、高脂肪、高鹽食物的攝取;加強鍛煉,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每晚7-9小時,定期體檢。
醫生提醒
近年來像小袁這樣的案例并非孤例,反而有逐年增多的趨勢,糖尿病并非“老年病”,不良生活習慣正讓青少年成為高發人群。若出現持續嘔吐、呼吸異味、異常口渴,務必立即就醫。管住嘴、邁開腿、定期查,是遠離糖尿病的關鍵。
來源:杭州日報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