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這座充滿活力與機遇的年輕城市,一直以來都是全國人才的向往之地。在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力構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成為關鍵要點,深圳也更加堅持“更加開放、更加積極、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2024年,深圳新引進人才入戶10.4萬人,新增高水平創新團隊36個、高層次人才2000人、高技能人才5.2萬人,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達46.1萬人年,在全國城市發展中位居首位 。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深圳技術大學作為深圳市本土的第三所高校,憑借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在畢業生就業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
就業比例年年攀升,畢業生更是成為各大知名企業爭搶的“香餑餑”。那么,深圳技術大學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從最新就業數據來看,深圳技術大學的就業成績在眾多高校里脫穎而出。以 2024屆畢業生為例,應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成以上,呈逐年上升趨勢。
其中,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學生比例達八成以上,為深圳本土企業服務的畢業生人數超七成。。這不僅體現了學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實力,也反映出企業對深技大學子的高度認可。
在就業質量上,深圳技術大學的畢業生更是備受大廠青睞。騰訊、比亞迪、大疆、榮耀等眾多深圳本地頭部企業,以及各領域知名企業紛紛向他們拋出橄欖枝。如此高比例的畢業生成功躋身大廠,有力地印證了深圳技術大學畢業生在職場上的強勁競爭力。
除了直接就業,深技在升學深造表現同樣出色。本科畢業生升學率高達四分之一,其中,在國內,他們大多選擇中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還有3.55%的人選擇出國留學,像布朗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知名高校都有深技學子的身影。這不僅展現出學生自身的優秀,也體現了學校在專業培養和教育資源上為學生提供的有力支持。
那么,深技大到底是怎么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的呢?其實,深圳技術大學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體系,那就是“1435”研究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項目實踐去促進專業學習、在校企合作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在科創競賽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深技大依據該模式,設置通識課、專業基礎課、技術課、技能實踐課和國際課五類課程模塊,其中實踐性課程學分超過60%,“課程實驗+企業實習+項目實踐+科創競賽”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初具成效。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下,深技大學子既要能在教室“坐得住”,又要能走出教室,走進實踐,通過項目工作參與科技創新、研發實踐。
該校注重實踐教學,還與眾多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2024年9月舉辦的秋季就業雙選會中,117家用人單位走進校園,為學生提供了500多個就業及實習崗位、超5000人的用人需求,吸引了2000多名應屆生進場求職。中國銀行、徽商銀行、會場上的用人單位包括國企、事業單位,上市公司、世界500 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這些企業與深圳技術大學畢業生專業方向高度契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在就業服務方面,深圳技術大學更是不遺余力,一門心思為畢業生打造求職技能平臺。聯合就業橋重磅推出神筆簡歷,依托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訊飛星火、AI大模型自主研發,為學生提供“AI 神筆簡歷”“AI 模擬面試”等智能服務,目前已對25屆、26屆本科生開放。以前是辛辛苦苦做簡歷,現在只需要一鍵輸入,就能生成一份專屬的個性化求職簡歷。
深圳技術大學在就業方面有著完善的體系和豐富的資源,就業數據、就業服務、企業認可度……無論從哪方面看,深技大都展現出了較強的實力。
對于想要報考深圳技術大學的學生來說,就業前景是一片向好,感興趣的考生可以多多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