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近期那算盤可謂打得噼里啪啦響個不停,他在歐洲大陸上大聲疾呼“戰略自主”,一副要帶領歐洲走出獨特發展道路的架勢;可與此同時,他又迫不及待地試圖借中國問題來向美國獻媚討好,滿心幻想著能在錯綜復雜的美歐關系中搖身一變,成為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特朗普此番的思路猶如脫韁野馬,徹底改弦易轍了。這次非但沒有給他哪怕一丁點兒“面子”,反而極有可能在某些關鍵問題上,轉身與中國展開深度合作。這突如其來的一招,怕是足以讓馬克龍驚得目瞪口呆,眼鏡都要掉到地上。
長久以來,歐洲內部在如何應對波譎云詭的中美競爭態勢,以及怎樣在微妙復雜的美歐關系中斬獲更大利益這兩大關鍵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統一的意見,宛如一盤散沙。法國、德國、英國這歐洲三巨頭,各自心懷鬼胎,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英國早已經心甘情愿地淪為華盛頓的“金融打手”,唯美國馬首是瞻;德國在經濟領域無疑是歐洲的中流砥柱,實力強勁非凡,可無奈由于那段沉重的歷史包袱,致使其在國際事務的舞臺上,話語權大打折扣,難以施展拳腳。而法國呢?一直雄心勃勃地想要大力推進“歐洲戰略自主”,試圖引領歐洲走向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一旦沒了美國的支持助力,法國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帶領歐洲實現真正的獨立,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乎,馬克龍鬼迷心竅地選擇了一條“投機取巧”的歪路——在中國問題上大做文章,試圖以此來取悅美國。他天真地認為,只要在激烈的中美競爭中毫不猶豫地站到美國陣營這邊,向華盛頓盡情展示自己的“忠誠”姿態,就能夠在美歐貿易談判的桌前,為自己謀取到更為優厚的籌碼,甚至還能順勢推動美法之間更為緊密的合作,從而讓法國在歐洲內部的地位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他在訪美之行的諸多場合中,屢屢提及中國問題,話里話外暗示歐洲必須在美歐合作的進程中堅定不移地站穩立場,甚至大放厥詞稱,如果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有所減弱,那么將會導致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如日中天般迅速上升。這番看似“高瞻遠矚”的言論,實則不過是他用來轉移矛盾的低劣手段罷了。他妄圖把歐洲自身所面臨的重重麻煩一股腦兒地甩給中國,而自己則躲在背后,坐享其成,妄圖收獲漁翁之利。
馬克龍機關算盡太聰明,千算萬算,卻唯獨沒算到特朗普的心思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位出身商人的美國總統,哪怕身處復雜激烈的國際博弈之中,也始終將最大化自身利益奉為圭臬。在他那雙精明的眼睛里,中美競爭絕非是一場毫無轉圜余地的死局,而是可以用來談判協商、相互交換的重要籌碼。更何況,當下美國自身所面臨的麻煩堆積如山,數不勝數。歐洲在一些攸關大局的關鍵問題上,不僅指望不上,甚至在很多領域還不斷給華盛頓制造各種各樣的棘手麻煩,讓美國頭疼不已。
只要瞧瞧如今的美俄關系,便能一目了然。特朗普正積極地與普京展開合作洽談,美俄關系趨向緩和幾乎已然成為板上釘釘的定局。這一形勢的變化,讓歐洲國家在對俄問題上不得不變得更加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因為他們心里十分清楚,如果美國真的放松對俄羅斯的制裁壓力,那么首當其沖遭受沖擊的便是歐洲。而就在這樣微妙復雜的局勢之下,馬克龍居然還一門心思地想著在對華政策上搞些“小動作”,特朗普自然不會對他姑息遷就,任由他胡來。事實上,美國的戰略重點早已從過去單純的對抗模式,悄然轉向了更為靈活多變的應對方式。華盛頓方面已然清醒地意識到,想要徹底壓制住中國,實在是一件極不現實的事情。畢竟中國手中握著太多極具分量的籌碼,無論是蓬勃發展的經濟、日新月異的科技,還是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美國若想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封鎖打壓,所要付出的成本實在太高,所面臨的風險更是大得難以估量。所以,特朗普當下的策略是先牢牢把現有資源緊緊握在手中,讓自己的實力變得更為強大,然后再審慎地決定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行動。
馬克龍之所以如此心急火燎地向美國表達忠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真切地看到了歐洲在全球事務中那尷尬窘迫的處境。表面上看,歐盟宛如一個龐然大物般的龐大經濟體,看似實力雄厚,不可小覷。但實際上,其內部的分歧矛盾之嚴重,遠遠超出了外界的想象。英國脫歐之后,徹底淪為了華盛頓在歐洲的“利益代言人”,全然不顧歐洲昔日的伙伴情誼;德國雖說經濟實力在歐洲首屈一指,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其話語權卻極為有限,很多時候都難以發出強有力的聲音;法國盡管內心依舊懷揣著扮演歐洲領袖角色的夢想,但其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早已今非昔比,大不如前。在這般艱難的狀況之下,歐洲想要在國際事務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自主”,無疑是困難重重,希望渺茫。更何況,特朗普政府如今所推行的政策極為務實現實,它絕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實際回報的情況下,平白無故地給歐洲提供額外的支持與援助。恰恰相反,美國更傾向于把有限的資源優先投入到那些最能夠增強自身實力的領域和地方,而絕非是去滿足歐洲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對于中國而言,貿易戰從來都不是自己主動愿意挑起的,但倘若對方一意孤行,執意進行挑釁,中國也絕對不會有絲毫的退縮畏懼。馬克龍妄圖用“禍水東引”這種卑劣的方式,讓華盛頓把全部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中國身上,從而以此來換取歐洲一時的安穩太平,這種想法顯然是異想天開,根本不切實際。美國一心想要贏得這場較量?沒那么容易。中國手中握有足夠多的王牌,無論是完備強大的供應鏈、蓬勃發展的科技產業,還是廣袤無垠的龐大市場,美國若想徹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簡直是難如登天,根本就行不通。特朗普就算再怎么精明狡黠,也十分清楚這一不容置疑的現實。所以他當下的策略只能是及時調整打法,而絕非是一味地死磕到底。
至于馬克龍,他恐怕到現在還渾然未覺,歐洲的未來,已然不再由他們自己完全掌控。還想用這種“投機”的手段來換取美國的支持與青睞?只怕到最后,滿心失望的還是他自己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