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從全國各地來到首都的人大代表們也根據各自擅長的領域提出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建議。
像提高個稅起征點、設置彩禮上限標準、盡早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提高農村養老金、遏制35歲就業歧視等都是事關每個人的民生問題。
而在經濟發展方面,提振消費被列為經濟任務之首,中央財政已預撥81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別國債也將加碼補貼家電、汽車等大宗消費。
那么為什么提振消費這么重要呢?
因為就算大家兜里再有錢,都存銀行不消費了,經濟照樣上不去,要想經濟迅速穩健發展,那就必須消費。
對于提振消費這塊,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白巖松的發言讓無數年輕人紛紛點贊支持,認為白巖松是最了解年輕人的,他說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坎上了。
白巖松認為,政策的制定者,應該更加明確地把年輕人的增收減負列為整個提振消費的重中之重。
因為年輕人的消費意愿很強,而且年輕人有很多剛需的消費情況,所以只要兜里有錢,年輕人就愿意去消費。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年輕人沒有充分的就業,沒工作就沒有收入,年輕人兜里沒錢,他就算再有需求,沒錢讓他們拿什么去消費!
所以白巖松認為,只有把年輕人的增收減負列為整個提振消費的重中之重,讓年輕人手中有錢,提高年輕人的工作收入,讓他們手中有余錢,那么年輕人就會對生活充滿希望,從而整個社會的信心也會被帶動起來。
白巖松老師的話真是一針見血,也犀利地指出了如今社會年輕人的窘狀和困境。
這個社會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年輕人有活力,敢拼敢闖,腦子靈活點子多,只有讓年輕人手中有錢,整個社會的經濟才能更好地運轉起來。
但現實是怎樣的?現實中很多25-35歲的年輕人一個月拿著三四千的工資,還得租房吃飯,手中根本沒有多余的錢去消費。
而35-45歲的青年人哪怕工資過萬,可還要養家糊口,還有背負房貸,他們也沒有多余的錢去消費。
45-55歲的中年人,他們也不容易,這個年齡段的人,他們的孩子還沒工作,或者是剛參加工作,或者正面臨結婚,而他們的父母卻已經到了老年,正是疾病多發的年紀,所以這個階段的人群也不敢消費。
這幾個年齡段的人應該是最有拼勁的好時候,可他們卻被現實壓得變成了一頭頭只能低著頭負重前行的老黃牛。
那么怎樣才能讓他們敢于消費?答案肯定是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讓他們在日常開支完后手中還有余錢,手中有錢了,他們自然而然就去消費了。
所以白巖松的發言是真真切切地指出了消費低迷的結癥所在。
網友們也對白巖松老師的發言非常支持,紛紛夸贊他一下子說到了重點。
如果老年人的退休工資和年輕人的工資水平調換,讓年輕人工資過萬,讓老年人退休工資控制在五千左右,那么對于經濟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吧。
畢竟大多數老年人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錢,在消費和存款之間,老年人更傾向于把錢存起來,而年輕人就恰恰相反。
讓錢攥在年輕人手中,提高年輕人的收入水平,讓他們大膽地去消費,這是提振消費的有效途徑,對于盤活整個經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白巖松老師才會得到這么多人的支持和尊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