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可以稱得上是小鵬的功勛車型。
在2023年小鵬陷入市場低迷之際,得益于G6的力挽狂瀾,才重新激起了外界對小鵬的信心。
如今快2年過去了,小鵬跟當年相比已有了完全不同的新面貌。
連續4個月站上3萬+的交付水平,這就是當下小鵬的實力體現。
在這樣風頭正勁之下,新款G6即將成為2025年小鵬的首款開門力作。
這一次,G6要給小鵬錦上添花了。
早在2年前推出G6時,該車被外界認為是“小鵬能否打贏銷量翻身仗”的關鍵。
當時剛經歷完G9風波的小鵬,處處透露出了些叫人不安的氣息,從內部整頓到外部市場表現都沒有傳遞出足夠信心。
2023年前5個月,小鵬累計交付才3.28萬輛,這還不及當下小鵬一個月的銷量表現。
基于這樣的背景下,這才有了“小鵬的成敗就在G6此舉上”的說法。
事實上,當時何小鵬并不認同這番靠G6打翻身仗的觀點。
「如果一家公司只靠一款車就錯了,做汽車是要靠長線和體系。」
「G6對于小鵬的意義,就像iPhone 4之于蘋果,它代表了小鵬對于下一代智能電動車的思考。」
作為扶搖架構下的首款產品,當時小鵬G6就集聚了800V超快充、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CIB電池車身一體化以及XNGP等領先技術。
好的是,G6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辜負到大家的期望。
自G6上市以后,該車很快站到了月銷8000+的水平,由此帶動起了小鵬整體銷量的回升。
其中,小鵬更是在2023年Q4實現了連續月付2萬+的表現,徹底扭轉了上半年的頹勢。
但好景不長,2024年初小鵬再次陷入到低迷狀態,直至5月才重新站上1萬+的交付水平。
在這樣反復不定的表現之下,小鵬難免叫人捏把汗。
還好,隨著后來MONA M03和P7+的相繼推出,去年底小鵬復刻了2023年Q4銷量暴漲的表現,最終以同比增長34.2%至19萬輛的成績完成收官。
更值得慶賀的是,進入2025年以后,小鵬沒再出現掉隊情況。
2月,小鵬交付量同比增長570%至3.05萬輛,這也是其連續第4個月突破到3萬輛以上的高度。
如此看來,小鵬已經完成了它的蛻變。
盡管小鵬整體有了煥然一新的變化,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是小鵬靠高性價比利器打出來的成績。
其中,MONA M03的11.98萬起售價直接刷新了小鵬的定價底線。
此外,P7+也打破了原來P7車系的20萬級定位,一舉下探到了18萬級別,并且還改用視覺智駕方案。
這些轉向,都表明了小鵬新車定價思路的轉變——拼價格、拼價值。
在此其中,這也不難預示了新款G6的革新方向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G6是對標Model Y(參數丨圖片)所開發的車型,因此兩者的尺寸都只差毫厘之間。
而在G6上市之初,該車一度打出了較之Model Y便宜超5萬元的20.99萬起售價,以此來彰顯出相對優勢。
只是如今快兩年過去了,新款Model Y還在逆市漲價到超26萬元,反之小鵬G6的優惠價則早早跌至20萬以下,雙方之間已有了難以逾越的鴻溝。
但這也并非完全是壞事,能正視自身定位的小鵬,可以更加心無旁貸地進行出擊。
新款G6,要打出重拳了。
去年,小鵬發布了鯤鵬超級電動體系,正式宣告即將加入增程賽道。
原本大家以為,小鵬將就此把發力重心放在增程方面,以跟上其它友商的增長步伐。
沒想到,小鵬又宣布將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網絡,借此來穩固其純電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小鵬在時隔兩年半以后,再次成為了新勢力交付第一,后來在2月也蟬聯了冠軍位置。
而這樣的成績,還是只靠賣純電車型來實現。
顯然,小鵬不可能放緩在純電方面的攻勢。
為了夯實好純電車的基本盤,小鵬選擇了先去補上自身短板,這大概就是選用G6作為2025年攻勢第一彈的原因所在。
如今,小鵬MONA M03和P7+已分別在緊湊型車和中大型車市場占得了一席之地。
反之定位中型SUV的G6,則在榜單上找不到位置。
據統計,去年小鵬G6累計賣出4.3萬輛,而在8月底上市的MONA M03則有4.9萬輛。
在這樣兩相對比下,新款G6的確要加把勁了。
為了重振G6的競爭力,何小鵬直言“這次新車的改款力度堪比換代。”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這款車必須技術依舊領先,讓所有的車主感到前瞻和自豪;其次,聽取鵬友們的反饋和建議,認真打磨細致修改。」
「新款小鵬G6更換了34%的一級總成件,更新升級了81項體驗,進一步樹立行業標桿、持續實現科技平權!」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G6的定位是全球車型,該車將進入6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這也難怪小鵬對本次改款給予了高度重視。
此前,老款G6的設計問題不時收到了些吐槽聲音,這次新車終于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其中,小鵬的一體式環形燈常被拿來跟理想對比,而前者所采用的斷點式設計并沒得到較好評價。
來到新車以后,這次小鵬改用了無斷點式的貫穿燈方案,雖說看起來有了些理想的模樣,但整體高級感明顯得到了提升。
據悉,官方花了1500萬元的研發投入來重做貫穿燈,由此可見小鵬想要革新的決心。
此外,老款G6的尾部設計同樣有過不少爭議,這次新車直接取消了電動尾翼的選裝,改以增加小鴨尾的設計來作出替代,使得車身比例更為協調。
與此同時,新款G6還把輪眉改為與車身同色,減少些不必要的設計元素。
通過以上的各項改進,不難看出小鵬的確有在聽取市場意見,這才讓新款G6得到了該有的提升。
學會傾聽的小鵬,更懂得如何發力前行了。
在G6最早推出的時候,基于該車的溜背式轎跑設計,小鵬多少想在其身上灌注入更多的運動氣息。
于是,當時G6一度打出性能牌,試圖借助跑賽道、強化四驅版來突顯自身定位。
然而來到當下,在改打年輕化、舒適取向的MONA M03和P7+先后成功以后,新款G6也選擇了向前者看齊。
其中,新車像MONA M03一樣主打不同車身配色方案,希望借此吸引到更多女性用戶。
不再強調硬朗氣質及理工男思維的小鵬,要轉型為真正的大眾型品牌了。
事實上,從P7+強調家庭向開始,小鵬的轉變已在進一步突顯。
來到新款G6以后,新車也在延續P7+的成功經驗,一樣在后排座椅加入了加熱/通風功能,支持12檔靠背角度的調節,并改用了更柔軟的填充物,以強化家用車特性。
此外,小鵬在新款G6身上投入了2億元來重新開發底盤,包括給底盤閥體、懸置、襯托等硬件做了升級煥新,以迎合家庭用戶的舒適乘坐需要。
再者,新車還對座艙進行了全面優化,包括升級儀表盤和中控屏尺寸、改用電容式方向盤、加入流媒體后視鏡,并新增了突顯高級感的座艙氛圍燈。
看著高級、坐得舒適,這就是新款G6想捕獲家庭用戶芳心所作的努力。
有見及此,如今專心打入家用車市場的小鵬,理應值得高看一線。
對于向來自嘲“臭搞技術”的小鵬來說,改車身配色、改配置都并非難事,而小鵬對于新款G6的要求也絕不僅限于此。
于是,新車改為全系標配5C超充AI電池,充電10分鐘即補能450km。
同時,新款G6入門版續航還從老款的580km提升到了625km,以增強入門款的吸引力。
在此基礎上,新車摒棄了原來的雙激光雷達配置,跟P7+一樣標配視覺智駕方案,此舉不難強化了入門版的可購買性。
在這樣降本提效的組合拳下,假如新款G6繼續在售價環節打出重拳,該車重新回到月銷8000+的高度并非沒有可能。
小鵬,絕不允許曾經的功勛車型淪落為銷量短板。
今年1月,何小鵬發話,“有信心實現2025年交付量同比翻一番。”
如果實現,全年下來小鵬將累計交付超過38萬輛,平均每月需要交付3.17萬輛左右。
客觀來說,喊出今年銷量要翻番的不只小鵬一家,但以近兩個月的數據來看,月均交付超3萬輛的小鵬是當中更為貼合目標的一家。
結合目前新款G6所呈現出來的產品力提升來看,這也不難理解到小鵬定此目標的原因。
全系提升品價比的小鵬,有能力向銷量榜前列位置邁出更大的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