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伊始,醫療行業仿若提前步入寒冬,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消息紛至沓來。
唐山南湖醫院宣告破產清算,病人們不得不匆忙轉院,中斷治療;湖南益陽康雅醫院、浙江長興第二醫院等多家公立醫院也無奈關停。這些事件宛如一記記警鐘,不僅敲響了醫療資源重新布局的鐘聲,更將醫務人員職業生存的嚴峻狀況赤裸裸地展現在大眾面前。
在醫保控費政策持續收緊、人口負增長趨勢逐漸凸顯以及科室整合不斷推進的多重壓力之下,醫院關停不再僅僅是民營醫療機構的 “獨角戲”,公立醫院同樣難以置身事外。在這場浩浩蕩蕩的行業變革浪潮中,有幾類醫務人員正面臨著被時代列車甩下的危機。
低收益科室的 “艱難堅守者”
兒科、產科、康復科等科室,由于收益相對較低,已然成為醫院關停潮中的 “重災區”。在一家知名三甲醫院工作多年的兒科醫生李醫生無奈地表示:“去年我們科室總共才迎來 300 多個新生兒,病房里的床位大多時候都空蕩蕩的,醫院甚至已經多次商討要把產科并入婦科。”
類似的困境在全國各地頻繁上演。梅州市某醫學院附屬醫院,因產科長期虧損,不堪重負,最終不得不轉型為康復中心;四川樂山市第四人民醫院關閉后,兒科的醫生們只能被分流到社區衛生院,重新尋找自己的職業定位。
這些科室的醫務人員常常陷入兩難的境地。他們工作強度極大,日夜顛倒,時刻守護著患者的健康。然而,收入卻與付出嚴重失衡。一位產科護士曾感慨:“我上一個夜班,接生了 3 臺手術,累得筋疲力盡,可績效獎金卻遠遠比不上隔壁心內科醫生做一臺支架手術的收入。”
在如今廣泛推行的 DRG/DIP 付費模式下,這些低收益科室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醫院為了控制運營成本,不得不做出艱難抉擇,“砍掉不賺錢的科室” 成為了無奈之舉。
技術滯后的 “傳統堅守者”
“在放射科工作了 20 年,本以為經驗豐富就能穩如泰山,可如今 PET - CT 都普及了,我連三維重建操作起來都還不熟練。” 一位在三甲醫院工作多年的副主任醫師在述職報告中,滿是對自身技術跟不上時代步伐的擔憂。
在醫療行業不斷推進 “臨床實驗室集中管理”“遠程會診系統” 等改革措施的大背景下,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猶如閃電,令人目不暇接。某地市級醫院,由于未能及時引入先進的微創手術設備,導致胸外科業務量急劇下滑,最終只能與其他科室合并。那些原本經驗豐富的資深醫生,也不得不轉崗到門診,重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更為殘酷的是,曾經備受推崇的 “經驗主義” 在如今的醫療領域正逐漸失去效力。一位被分流的內科醫生感嘆道:“過去憑借聽診器就能大致診斷病情,可現在必須要結合基因檢測和 AI 影像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否則在病例討論會上根本插不上話。”
在醫院關停潮的沖擊下,那些固步自封,守著傳統技術不愿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醫務人員,往往首當其沖,成為被淘汰的對象。
管理短板的 “業務能手”
“學科建設” 已然成為 2025 年各大醫院工作計劃中的高頻詞匯。然而,許多科室主任卻在 “管理” 這道門檻前摔了跟頭。某倒閉醫院的骨科主任曾懊惱地說:“我帶領團隊做手術,那是得心應手,可一遇到 DRG 控費、設備采購談判這類管理事務,就完全不知所措。”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他所負責的科室成本嚴重超支,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狀態,最終整個科室被裁撤。
管理能力的不足在危機時刻暴露無遺。那些不懂得如何做預算的科主任,往往會帶領出一個 “燒錢” 的團隊,導致科室資源浪費嚴重;而不熟悉醫保政策的負責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讓科室陷入 “騙保” 的泥沼,帶來嚴重的后果。例如,安徽某醫院生殖中心,就因為在項目驗收材料準備上出現重大失誤,導致整個項目功虧一簣,最終科室不得不解散。
身心疲憊的 “拼命奮斗者”
醫療行業高強度的工作節奏,正如同無情的榨汁機,逐漸榨干醫務人員的職業生涯。據統計,2025 年三甲醫院醫生平均每周工作時長超過 60 小時。值夜班后徒步爬山、帶病堅持上崗等事跡,在醫療行業內被傳為佳話,成為大家口中 “勵志” 的典范。
然而,在這些光鮮故事的背后,隱藏著令人痛心的數據:43.87% 的二級公立醫院醫生出現焦慮癥狀,57% 的醫生因身體原因考慮提前退休。
一位心內科醫生在述職報告中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做完 8 臺介入手術后,我的手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 這類拼命工作的醫生,往往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用自己的健康去換取工作業績,可最終卻因為傷病纏身,不得不被迫離開臨床一線,告別自己熱愛的崗位。
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醫院關停潮并非醫療行業發展的終點,而是一場深刻轉型升級的開端。正如一位資深院長所言:“在這場變革中,能夠存活下來的,并非是規模最大的醫院,而是那些最懂得順應變革的團隊。”
對于廣大醫務人員而言,與其整日焦慮自己的 “鐵飯碗” 是否還能保住,不如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在行業內變得 “不可替代”。
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真正的穩定并非來自于終身不變的職位,而是源于擁有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能力。只要我們勇于擁抱變化,積極提升自我,就一定能在醫療行業的變革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新機遇,書寫出更加精彩的職業篇章。
醫客說
你覺得呢?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醫護學社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