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劉詩詩在個人微博發了一篇告別信,向她在古裝懸疑劇《掌心》中所飾演的角色“葉平安”作別。
從《步步驚心》的馬爾泰·若曦到《掌心》的葉平安,劉詩詩以二十年的演藝生涯詮釋了演員與角色之間深刻的共生關系,彼此成就,共同生長。
一、葉平安:見人心但不困于人心,掌己心但不囚于己心
在《掌心》中,神都洛陽的詭譎案件與階層對立構成了敘事的底色,葉平安既是探案團隊的核心智囊,也是權力旋渦中的清醒者。
她出身醫學世家,自幼習得心病醫術和催眠術,但年少無知的她被杜梁蒙騙,以為表演能讓女孩們得到賞錢,用入眠之術將女孩們引進廢宅,卻不知那些女孩被囚禁供官員權貴享樂,導致許多無辜少女慘遭不幸。
她的父母因她被利用這件事被杜梁滅口,一位上門乞討的小女孩被殺手誤認為是她而喪命,她才躲過一劫。
她投奔姑母顧二娘并改名為葉平安,跟隨姑母繼續學習醫術,將痛苦的往事埋藏心中,以心醫的身份隱藏在市井之中,暗中布局,等待時機復仇。
劉詩詩在告別信中寫道:“見人心但不困于人心,掌己心但不囚于己心”,這正是葉平安的精神內核,既洞悉人性之復雜,又能在亂世中堅守本心。
葉平安是醫術高明的醫女,也是心思縝密的棋手;既有堅韌的意志,也有柔軟的內心,還帶有一點腹黑,擅用心計,蠱惑人心,為了復仇不惜以身犯險,這種復雜而有深度的性格設定,讓角色充滿了魅力。
劉詩詩對葉平安的塑造,跳脫了傳統古裝劇“大女主”的套路化表達靜時如深海,動時如利刃,層次分明地展現了人物的立體性。
這種表演張力,與劉詩詩多年沉淀的演技功底密不可分。
二、從若曦到平安:傳遞力量,溫暖人心
2011年,《步步驚心》讓劉詩詩憑借馬爾泰·若曦一角躋身一線演員之列。
若曦身處歷史的洪流之中,面對命運的安排,更多時候是一個被動的承受者,她的柔弱與無奈,被劉詩詩演繹得淋漓盡致。
若曦的悲劇性與宿命感,多年來仍是大家心中難以忘懷的白月光。
然而,若曦的“柔”與葉平安的“剛”形成了鮮明對比。
葉平安是主動破局者,渾身散發著 “剛” 的氣質,這種從 “柔” 到 “剛” 的角色類型跨越,無疑印證了劉詩詩在戲路上的選擇與大膽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劉詩詩近年來的角色選擇愈發注重女性意識的表達。
《流金歲月》里溫婉堅韌的蔣南孫,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不卑不亢,展現出了強大的內心,為亦舒筆下的獨立女性賦予了新時代的色彩。
《一念關山》里武功高強的刺客任如意,自帶鋒芒,英姿颯爽,以一種果敢決絕的姿態詮釋著別樣的女性力量。
劉詩詩在采訪中曾說過:“我希望自己的每一次表演,都像《掌心》的溫度一樣,傳遞力量,溫暖人心。”
一直以來,她始終堅守真實地面對自己,也真實地面對每一個角色的初衷,在演藝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用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演藝傳奇 。
劉詩詩在信末寫道:“相逢一程,終有告別,這是結束,也是開始。”
這句話不僅適用于角色,也隱喻著演員自身的藝術生命。每一次告別,都是對表演經驗的萃取;每一個新角色,都是對自我邊界的突破。
三、《掌心》劇組:彼此點亮珍貴的時光
劉詩詩的告別信不僅是對角色的深情告白,更是一封致謝函。
她特別提及導演柏杉的“創作熱情”、編劇周阿紫的“絕妙故事”,以及劇組全體成員的“全情付出”。
這種對創作團隊的致敬,折射出《掌心》劇組獨特的創作生態。
導演柏杉以擅長懸疑敘事著稱,在《唐朝詭事錄》中,他巧妙地運用煙、雨等自然元素,配合夜戲的拍攝,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緊張的氛圍。
而在《掌心》中,他繼續發揮這一特長,將懸疑、權謀與中式美學緊密結合,通過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層層遞進的劇情,以及場景的精巧布局,使得故事更加豐富立體。
編劇周阿紫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葉平安的角色設計參考了唐代女官上官婉兒的史料,但更強調其平民視角的正義感。
為了詮釋葉平安,劉詩詩反復研讀劇本以加深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去體會角色的內心世界,尋找最貼合角色的表演方式。
就如她所說:“我和平安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前年深秋。那時,我憑著劇本字里行間的點滴,反復地在腦海中描繪她的身影。”
葉平安與采蓮、陸丹心、霓裳等女性角色之間的女性情誼也是《掌心》中最富有張力的戲份,她們還被觀眾調侃是“婦仇者聯盟”。
與“圣上”陳瑾的對手戲份,劉詩詩將其稱之為一次彌足珍貴的學習之旅。
鏡頭前的陳瑾老師總是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完成每個鏡頭,當攝像機停止她又變回親切而溫暖的前輩,讓劉詩詩收獲頗多。
四、觀眾共振:“漲薪人”的支持與鼓勵
《掌心》播出期間,“漲薪人”(劇粉自稱)的互動成為一大亮點。
他們不僅為案件推理繪制思維導圖,還自發考據劇中服飾、道具的歷史原型。
劉詩詩在信中特別感謝了這些觀眾:“要謝謝所有的‘漲薪人’們,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這些光亮我們都好好收藏在心底了。”
這種演員與觀眾的雙向奔赴,讓葉平安的角色生命力突破了熒屏界限。
在社交平臺上,觀眾對葉平安的評價呈現多元視角:有人贊嘆她“以智慧破局”的冷靜,有人感慨她“身處黑暗仍信光明”的理想主義,更多人則被其“不依附、不妥協”、“沒有戀愛腦、專心搞事業”的人格魅力打動。
葉平安讓我們看到,古裝劇中的女性可以不必依靠愛情線成長,這種敘事,恰與當下社會對獨立女性形象的期待不謀而合。
結束語:告別,也是開始
葉平安的故事在熒屏上畫下句點,但角色賦予劉詩詩的精神烙印永不褪色。
這場告別,不僅僅是演員對角色的致敬,也是創作者對作品的赤誠展現,更是藝術理想與現實碰撞的火花。
命運掌紋縱橫交錯,但真正的強者永遠選擇親手改寫軌跡。
劉詩詩在演藝生涯中,或許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抉擇,但她如葉平安一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命運的掌控和對理想的堅守。
歡迎轉發、收藏、點贊、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
若您有不同觀點,我們一起討論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