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答:
成見是一個人對他人或者群體的長期扭曲,有時是發展性的,有時是病理性的。
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如果他們對父母完全沒有成見,不把父母視為老古板、說教者、低能者,那反倒是足可擔憂的事情。
否則,他們就不能用成見保護已經獲得的心理成就,例如,白日夢、全能感、英雄主義、反抗者,就喪失了不知天高地厚和探索未知的勇氣。
他們就只能永遠躺在父母懷里安穩睡大覺。
如果發展順利,人們可能漸漸變得對他人不再那么有成見。
可是,如果一個人成年,甚至中年后依然對他人具有強烈的成見,這就可能帶有人格病理了,你就很難用言行去搬動他們心中的這座大山,因為非黑即白、全好全壞、責任歸他,已經成為了他的信仰。
他們把真善美都留給了自己,把假惡丑都拋給了別人,而不愿意識到他就是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合體。
否則,他的世界就坍塌、碎裂一地,這種痛苦可謂無可復加。
故而,對有的人來說,成見不是現實利益之爭,而是你死我活的信仰之爭。
他們的成見是不能通過他人的改變而修正的,而只能通過把自己體驗為和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來實現,然后再把這完整的部分放置到他人身上,這樣,他人就不再看起來那么面目可憎了。
——袁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