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唐山,27座萬億GDP城市,在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800億美元左右,占據全國年度實際利用外資總額1162億美元的近70%。但絕大部分的萬億GDP城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同比下跌了30%甚至更多,其中,上海甩開北京一枝獨秀,唐山、重慶是少有的保持同比增長的城市,長沙則強勢成為“中西部外資第一城”。
“跌跌”不休里,上海、唐山、重慶成為亮點
即便同比下跌超過25%,上海仍是最受外資青睞的城市,也是唯一一個金額超百億美元的城市,把第二名北京甩開了百億美元的差距。同樣有大量的政策紅利加持,面對中國唯二的超級都市,外資更多地選擇了上海。北京2023年實際利用外資還在百億美元以上,2024年的下跌幅度或已經超出了預期。
在2024年才進入萬億GDP俱樂部的唐山,雖然實際利用外資僅3億美元左右,卻以超過30%的同比增長領跑萬億GDP城市。“北方城市”“重工業城市”,身上貼著上述標簽的唐山甩開溫州、徐州等城市率先沖擊萬億GDP成功,外資的注入雖然不多但卻是很好的風向標。
與唐山情況類似的是重慶,重慶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剛過10億美元,同比上升3.4%,在一片下跌聲中頗顯亮眼。在萬億GDP城市的實際利用外資排行榜上,重慶僅排在第18位,甚至更低一些,因為西安、合肥、武漢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數字,但很可能都超過了10億美元。重慶曾有過年度實際利用外資數十億美元的高光時刻,何時重回巔峰值得期待。
誰是“中西部外資第一城”,成都、武漢之上是長沙
成都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為16.71億美元,也處于下跌態勢。自從把官網上的“實際利用外資”這一條目撤下,網紅屬性深入骨髓的成都就在外資數據上玩起了捉迷藏,主打一個不主動不回應。按照其他口徑公布的成都數據,2023年實際利用外資22.9億美元,是內陸城市里的領跑者之一。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如火如荼,隔壁的重慶在外資方面穩穩增長,為什么成都就不被外資喜愛,連年下降呢?
武漢暫未公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只有官媒表示前10月其利用外資是中部城市第一,但年末結算數據時,這個“第一”的頭銜已經換成了長沙。武漢2023年實際利用外資20.86億美元,2024年跌去一些,確實難當“中西部第一”。
2024年,長沙實際利用外資27.9億美元,而前一年這個數字還是8.77億美元,在2021年、2022年,長沙已經拿到過中部城市利用外資第一,2023年稍有退后,如今再度數據飆升,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等方面發力,或是長沙領先的重要因素。
三大都市圈,大灣區現頹勢,外資偏愛長三角和京津冀
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外資看好之地。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三大都市圈的外資流入情況與領域,有著較大的差異。
大概是因為實際利用外資有相當份額來自中國香港地區,珠三角地區多以人民幣為統計口徑。下跌幅度較大是該地區4大萬億GDP城市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的普遍態勢,同比下跌近30%的深圳跌出了全國前三,廣州較之2023年跌去了一半以上金額,佛山和東莞的境遇也難言樂觀。2025年如何吸引更多的外資,是珠三角地區重點城市的一大課題。東莞2024年12月舉辦的全球招商大會現場簽約2565億元的項目,如能順利落地推進將大有改觀。佛山2025年1月實際利用外資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1%,也算開了個好頭。
長三角地區的9座萬億GDP城市實際利用外資也呈下跌態勢,幅度最小的可能是同比下跌16.5%的無錫,其他城市均下跌了25%左右。但長三角地區的重點城市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讓其他區域城市艷羨不已。成熟而完善的產業鏈、廣闊的市場、高效的執行力,以及快速的科研成果轉化,這些都對外資流入大有助益。
京津冀地區因為唐山邁入萬億GDP城市行列,更顯區域協同發展的成效。但北京實際利用外資跌破百億美元是一個不那么美好的趨勢,相比之下,天津的下跌幅度稍小,產業底蘊夠厚的天津正在逐漸發力。
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決定了外資的流向和數量
在全球市場疲軟、投資減少的大趨勢下,關于外資的爭奪引流愈發激烈,此時,重點產業領域和重點區域成為關鍵要素。
事實上,各個萬億GDP城市的外資流向,也更多在其核心產業區域。比如北京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市39.9%的份額;蘇州工業園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市38.8%的份額。西海岸新區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位居青島各區域首位,也正是西海岸新區的強力表現,讓青島的外資流入還能穩壓濟南和煙臺,但自2023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被無錫、寧波等城市超越、被擠出全國前十后,2024年青島的排名還在下跌。
近兩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都處于下跌態勢,但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穩定增長。各個萬億GDP城市的情況也大致類似,上海再度成為例外,2024年上海的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下跌1%,這或許也不是一個好信號。
如今的外資已經不再熱衷投向我國的制造業,而是對服務業更有熱情,2024年我國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微跌了2%左右。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吸引了更多的外資,這是以萬億GDP城市為代表的中國重點城市的優勢所在。
有著一定政策優勢的計劃單列市是萬億GDP城市之外,吸引外資的又一重點城市類別,已經位列萬億GDP城市陣列的深圳、青島、寧波外資走勢符合預期,廈門雖然由2023年的19.74億美元跌至2024年的11.7億美元,但仍占去福建全省35%以上的比重。
大連則可能是重點城市里最大的增幅領先者,2024年,大連實際利用外資18.8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94.2%,為振興東北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