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有兩位“不知所蹤”的皇帝原配:
一位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原配鈕祜祿氏,五大開國功臣之一鈕祜祿.額亦都的女兒、康熙孝昭仁皇后的姑姑。鈕祜祿氏是額亦都與繼妻佟佳氏所生的女兒,在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之前,嫁給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
《獨步天下》中鈕鈷祿·娥爾赫,其歷史原型便是皇太極原配
明萬歷三十九年,鈕祜祿氏為皇太極生下第三子博洛會,博洛會年僅7歲夭折;
若是無意外的話,只要皇太極能登上汗位,鈕祜祿氏便是汗王大妃(相當于皇后);若是鈕祜祿氏能夠活到皇太極正式稱帝的話,鈕祜祿氏便是名副其實的皇后,弘毅公家族的第一位皇后。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鈕祜祿氏因傲慢無禮而得罪了太祖皇帝,皇太極便將其遺棄了。
至于鈕祜祿氏是否被皇太極正式休妻,是否返回娘家居住,以及何時去世,便不得而知了。
而另一位,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佟佳.哈哈納扎青。
佟佳.哈哈納扎青,是清太祖努爾哈赤18歲時娶的結發妻子,婚后二人感極好,哈哈納扎青也為夫君先后生下三個子女。然而在太祖起兵后不久,哈哈納扎青便消失了。
這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被大清所遺忘的皇帝原配,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與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出身同族
哈哈納扎青出身在遼東的一個富商家族,其父名為佟佳.塔木巴晏,“巴晏”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富商、富翁”。不管是看哈哈納扎青還是看塔木巴晏這個名字,似乎佟佳氏一族都是滿人。
但是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在康熙朝之前為佟氏,出身漢軍旗;后因家族抬旗入滿洲上三旗,才改為佟佳氏。也就是說,孝康章皇后的母族應當是世代居住遼東的漢人
但二人為何會是出身同族呢?
這其實還要從北燕時期開始說起:
根據佟氏宗譜的記載:佟佳氏一族世代居住在遼海,在北燕的時候有兩個先祖,一位名佟萬,一位名佟壽;單看這兩個名字,在北燕時,佟佳氏一族很可能是漢人。
“吾族世居遼海,自北燕時有諱萬、諱壽者…”
根據八旗滿洲氏通譜的記載:該族子孫后代繁盛,后來有一部分遷到了加哈、馬察雅爾湖、佟佳這幾個地方居??;遷居佟佳的這部分族人,便以地為姓氏,改為“佟佳”;并且與當地的女真人慢慢地融合在了一起,經過幾代人的演化而成為了女真人。
“佟佳,本系地名,因以為姓。其族甚繁,散處于馬察雅爾湖、加哈、佟佳幾個地方”
到了明朝初年的時候,佟佳氏一族的族人,除了保留自己的原本的名字外,還為自己取了漢名。
像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一族的始祖——巴虎特克慎,其漢名便為“佟滿只”。
康熙孝康章皇后,是巴虎特克慎第三子達爾漢圖墨圖的后代,而哈哈納扎青是巴虎特克慎第五子額赫禮的后代。
也就是說哈哈納扎青雖然與康熙生母出身同族,但實際上到了明朝末年,哈哈納扎青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哈哈納扎青與孝康章皇后這一支入旗的始祖—佟養性的血緣關系已經不近了。
在明永樂年間,佟佳氏一族遷到了蘇子河流域居住,屬于建州衛。
后來巴虎特克慎的幾個兒子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居住,孝康章皇后的先祖——達爾漢圖墨圖帶著家族遷到了佟屯地方居住,且為了方便同撫順的漢人長期做生意,達爾漢圖墨圖便以“佟”為漢姓。
甚至達爾漢圖墨圖還被明廷冊封為了百戶,也就是說達爾漢圖墨圖這一支在遼東時是一支歸化女真人。自達爾漢圖墨圖開始,其子孫后代均為民籍,且姓“佟”。
到了天命年間的時候,孝康章皇后的祖父佟養性歸順后金,因為是以漢姓“佟”入旗,所以便被編入了漢軍;崇德年間,建立漢軍八旗時,入漢軍鑲藍旗。
而哈哈納扎青這一支,則是一直保留著原本的名字:
哈哈納扎青的天祖為佟佳.穆卡
哈哈納扎青的曾祖父為佟佳.六什呢
哈哈納扎青的祖父為多多巴克什
而哈哈納扎青的父親則為塔木巴晏
哈哈納扎青出身的家族雖然不是遼東的巨富,但也是家資十分富饒,家中不僅牛羊成群,而且還有良田萬頃??梢哉f哈哈納扎青,是名副其實的富家千金。
但這樣一位富家千金,怎么會嫁給建州左衛指揮使的兒子努爾哈赤呢?
太祖皇帝的原配發妻
了解努爾哈赤的應該知道,努爾哈赤雖然出身在建州女真一個酋長家中,但是其生母喜塔臘.額穆齊在努爾哈赤年僅10歲時便去世了。
其繼母肯姐,是哈達部貝勒王臺的養女。
自生母去世后,努爾哈赤便再也感受不到家的溫暖,不僅要遭受繼母的白眼,還要被父親訓斥。
為此努爾哈赤早早地便進山采集山貨為生,雖然努爾哈赤與弟弟舒爾哈齊曾在外祖父王杲家中短暫生活過一段時間,但是外祖父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所殺后,努爾哈赤便不得不再次獨自闖蕩遼東
大約在萬歷五年時(1577年),努爾哈赤認識了哈哈納扎青。
此時的努爾哈赤還并未繼承父祖留下的十三副甲胄,只是一個闖蕩遼東的年輕人;而哈哈納扎青的父親塔木巴晏雖然是富商,但是從未入仕;
哈哈納扎青能夠嫁給努爾哈赤,似乎憑的就是萍水相逢的緣分而已。
關于哈哈納扎青嫁給努爾哈赤,還有這樣一個說法:
據說有一次努爾哈赤進山采集山貨,但是在山上迷了路;到了晚上的時候山上時不時地還有獸叫聲,讓努爾哈赤很是害怕。而恰逢一位佟老翁收租回來,經過此處。努爾哈赤告訴佟老翁,自己父母早已去世,是一個孤兒,無處可去。
佟老翁便將努爾哈赤帶回了家,讓其做一個傭工。
不過佟老翁看重努爾哈赤,并沒有將努爾哈赤當成是真正的傭工,而是經常帶著努爾哈赤一起去收租;還經常在家中與努爾哈赤閑聊,甚至還將自己唯一的孫女嫁給了努爾哈赤。
雖然這一說法并不一定是事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哈哈納扎青這位富家千金確實嫁給了努爾哈赤。
對于努爾哈赤而言,在娶到哈哈納扎青這位賢惠的妻子后,便感受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在努爾哈赤成婚的次年,在繼母的挑唆下,塔克世為兒子們分家。
努爾哈赤雖然是長子,但是卻分到了為數不多的財物。
即便如此,哈哈納扎青仍舊同夫君的感情十分和睦,婚后六年為努爾哈赤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萬歷六年(1578年),努爾哈赤的長女東果格格出生;
萬歷八年(1580年),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出生;
萬歷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出生。
消失在了史料當中
便是在次子代善出生的這一年,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在李成梁率兵攻打古勒城城主阿臺(阿臺的妻子是覺昌安的孫女)的時候,入城勸說阿臺投降。沒想到,覺昌安與塔克世父子二人還未離開古勒城,城中便大亂,努爾哈赤的父祖便因此而死在了古勒城中。
得知父祖去世的消息后,努爾哈赤便想要為父祖報仇。
隨后便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兵,正式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
明廷將努爾哈赤父祖的遺體還給努爾哈赤后,便將努爾哈赤封為龍虎將軍,并且給與努爾哈赤三十道敕書、三十匹馬。
在努爾哈赤起兵之初,族中大部分人都反對努爾哈赤,甚至還派人去除掉努爾哈赤,好向明廷邀功??梢哉f,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哈哈納扎青與三個孩子一直生活在刀光劍影之中;但即便是如此哈哈納扎青仍舊支持夫君起兵,并且拿出佟家所有的家產。
甚至在努爾哈赤起兵后,佟佳氏一族的族人很多都跟隨努爾哈赤左右。
可以說哈哈納扎青,是努爾哈赤能夠建功立業的第一個賢內助,清朝名副其實的奠基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對努爾哈赤、對大清都有助益的賢妻,卻在努爾哈赤起兵后沒多久便消失在了史料當中。
而且在清史檔案中,關于哈哈納扎青的記載也僅僅寥寥23字而已:
元妃,佟佳氏。歸太祖最早。子二:褚英、代善。女一,下嫁何和禮。
皇太極建立大清,正式稱帝的時候,也只是將自己的生母孟古哲哲追封為孝慈武皇后,并沒有將嫡母哈哈納扎青追封為皇后;而且在皇太極之后的10位大清皇帝,也都沒有追封努爾哈赤的發妻哈哈納扎青為皇后。
所以,哈哈納扎青只是被稱為清太祖元妃。
關于哈哈納扎青的結局,有這樣一說法:大約在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哈哈納扎青去世了,葬在了赫圖阿拉尼雅滿山老陵。
而且在關于努爾哈赤繼妃袞代的記載中,也提到了哈哈納扎青:萬歷十三年,袞代的第一任丈夫威準病逝。而恰好威準的堂弟努爾哈赤也失去了妻子,而女真有“兄死弟妻”的習俗,所以努爾哈赤便娶了袞代為繼妃。
關于哈哈納扎青究竟是何時去世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哈哈納扎青在天命九年的時候,被遷到了東京陵,天聰三年的時候遷到了盛京福陵,陪伴努爾哈赤身邊。
值得一提的是,哈哈納扎青雖然早早便消失在了史料當中,但是她所生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卻個個不簡單。兩個兒子先后被封為皇太子,女兒則是大清第一位固倫公主。
兩子一女
哈哈納扎青的長子褚英,從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僅19歲時便跟隨父親左右上陣殺敵。
褚英作戰十分勇猛,多次立下戰功,而被父親努爾哈赤封為“洪巴圖魯”,并且被晉封為貝勒。
并且在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烏碣巖之戰后,褚英被努爾哈赤賜予“廣略貝勒”的尊號。
可以說褚英是努爾哈赤完成女真統一大業過程中,名副其實的功臣。
而且在褚英的叔叔舒爾哈齊去世后,褚英作為努爾哈赤最年長的兒子便開始幫助父親處理一部分朝政事務。
因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努爾哈赤便打算立嫡長子為太子,將來繼承自己的大業。
所以在褚英29歲時,努爾哈赤便將其立為皇太子,處理朝政事務。
若是褚英能夠一直安分守己,讓努爾哈赤滿意的話,褚英作為嫡長子便會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
然而褚英性格暴虐,不僅不尊重開國五大臣,而且還同諸位弟弟們不和睦。
這引起了五大臣與四大貝勒的不滿,努爾哈赤為了后金不得不廢掉褚英的太子之位。
在不得重用后,褚英不僅沒有反思自己,反而在父汗出征時詛咒五大臣與四大貝勒;努爾哈赤不得不將其幽禁起來,兩年后處死。
哈哈納扎青所生的次子代善,也是努爾哈赤建功立業中的功臣,同兄長一樣立下了不少戰功,而被封為“古英巴圖魯”。
在兄長褚英被廢掉太子之位后,代善作為嫡次子便被努爾哈赤立為新太子,處理朝政事務。
褚英跟兄長褚英完全不同,雖然有時會在朝政的處理方式上跟父汗有一些爭執,但整體來說還是讓努爾哈赤很滿意。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年過半百,便留下遺囑:要將自己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與幼子們,都嫁給代善來撫養。
然而代善最終還是讓努爾哈赤失望了:
代善不僅與繼母阿巴亥曖昧不清
而且還虐待前妻佟佳氏所生的兩個兒子
這讓努爾哈赤十分生氣,便廢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被廢掉太子之位后,代善便跟莽古爾泰、皇太極與阿敏并稱為后金“四大貝勒”。
在努爾哈赤去世后,代善在兒子岳托與薩哈廉的勸說下,放棄爭奪大汗之位,轉而支持八弟皇太極。就這樣皇太極成為后金的第二位大汗,而代善則是同子孫后代建立大清第一王族——代善家族。滿清初期一共有八個鐵帽子王爵,而代善家族便占了三個。
哈哈納扎青所生的嫡長女東果格格,在11歲時被父親努爾哈赤嫁給了棟鄂部首領何和禮為平妻。東果格格先后為何和禮生三個兒子,何和禮是滿清開國五大臣之一,自何和禮開始何和禮家族便頻繁同皇家聯姻,是名副其實的勛貴家族。
而何和禮家族之所以能成為滿清初期十分顯赫的家族,其實東果格格是功不可沒的。
東果格格作為努爾哈赤的嫡長女,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長姐,在皇太極稱帝時,被封為固倫端莊公主,成為大清第一位固倫公主,而且還是輩分最高、年紀最長的固倫公主。因此東果格格得到了太宗、世祖兩朝皇帝的厚待,順治九年病逝,終年75歲高齡。
結語
作為努爾哈赤的結發妻子,哈哈納扎青不僅為妻生兩子一女,而且還是努爾哈赤的賢內助。但為何在史料中關于哈哈納扎青的記載少之又少呢?
這大概跟努爾哈赤曾入贅佟家有關:
努爾哈赤心甘情愿入贅佟家后,不但姓愛新覺羅,而且還姓佟。
后來努爾哈赤起兵,不僅統一了整個女真部,而且還建立后金稱大汗。
曾入贅佟家,對于努爾哈赤來說,自然是有損開國皇帝的顏面。
自然對于大清諸位皇帝而言,便不愿提及哈哈納扎青這位太祖皇帝的原配,自然也不會將其追封為皇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