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重點:政策組合拳出擊:止跌回穩成最高綱領
在3月5日的zf工作報告中,房地產相關內容以300余字、七大核心舉措的篇幅,創下近十年之最。
從“防范風險”到“止跌回穩”,從“化解庫存”到“建設好房子”,這場兩會釋放的信號再清晰不過,2025年,樓市必須穩!
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以來,全國已有超30城松綁限購,一線城市外圍區域首付比例降至15%,房貸利率跌破3%歷史低位。而2025年專項債額度更是飆升至4.4萬億元,同比暴增12.8%,其中土地收儲、存量房收購被列為優先級任務。
更重磅的是,收儲大年正式開啟。地方手握定價權,專項債資金如潮水般涌入市場:廣東已率先發行307億元用于回收閑置土地,上海、北京加速推進存量商品房收購,部分房源甚至將改造成保障房或企業宿舍。這場去庫存運動,正在重塑樓市底層邏輯。
4.4萬億收儲背后的“一石三鳥”
4.4萬億專項債砸向樓市,絕非簡單的數字游戲。其背后暗藏三大戰略意圖:穩房價、防風險、促轉型。
截至2024年底,全國商品房庫存高達7.5億平方米,未開發土地更達53億平方米。開發商資金鏈緊繃,部分城市房價已跌回2018年水平。通過zf兜底收購,既能緩解房企現金流危機,又能遏制房價螺旋式下跌。
其次,廣州、深圳等地將存量房改造成人才公寓,鄭州探索文旅項目轉型,海南試點康養社區。這些創新模式不僅消化庫存,更激活了存量資產價值。正如經濟學家李宇嘉所言:收儲的本質,是將鋼筋水泥轉化為民生資產。
最后,收儲是“新引擎”。專項債資金撬動的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拆遷,正釋放驚人需求,100萬套改造計劃預計帶動1億平方米住宅銷售,房票安置重現江湖,拆遷戶持幣入場,一線城市核心區已現“搶房潮”。
未來房價:企穩可期,暴漲難現
2025年房價能否止跌?答案已經有了
4.4萬億收儲僅是開始,后續可能繼續加碼。若一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存量房貸利率再降50個基點,市場信心或快速修復。
經濟復蘇。當前居民收入增速僅3.2%,低于房貸利率,導致“不敢貸、不愿買”。若下半年就業市場回暖、消費信心回升,改善型需求將成反彈主力。
房企生存戰。TOP50房企中已有23家暴雷,行業洗牌接近尾聲。幸存者轉向“高品質+現房銷售”模式,北京、成都等地“好房子”試點項目溢價超20%,顯示市場為品質買單的意愿強烈。
綜合來看,2025年房價大概率呈現核心區企穩回升、邊緣區持續筑底的分化格局。
但想重現過去暴漲神話?絕無可能!住建部已明確:“房地產將進入低增長、高品質的新常態。
2025年或是“史上最寬松購房年”。
一線城市限購松綁、房貸利率破3%、購房補貼加碼等紅利將密集釋放,抓住窗口期,或省下數十萬成本。
好房子依然是硬通貨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成都、紹興等地已出臺品質標準。未來,具備科技系統、低碳設計、智慧物業的樓盤,抗跌性遠超普通住宅。
遠離“三無”城市
無人口流入、無產業支撐、無公共資源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淪為永久性資產陷阱。
現金流重于一切
經濟不確定性下,月供別超收入40%。樓市沒有抄底,只有量力而行。
2025年的樓市變局,徹底撕碎了房價永遠漲的邏輯。當收儲資金入場托底,當品質取代投機成為核心邏輯,人們終將明白:房子本質是居住的容器,而非財富的賭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