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社區醫院看病,卻發現看不好,尤其是一些疑難重癥無法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無奈,只能預約上級醫院的號,搶號難不說,有時候掛錯了科室不對癥,還要推翻重來,費時費力。
市民在醫院多功能自助終端上取號
不過,最近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在龍泉驛區部分基層社區醫院看病,如果社區醫院無法治療或進一步檢查,社區醫院現場就能幫患者預約到“直通”華西龍泉醫院(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就診號。
事情究竟是咋回事?
日前,《百姓之聲》欄目進行了探訪
“號源下沉”
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
前不久,市民李女士因胸悶、頭痛,到平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接診醫生根據李女士癥狀和既往病史,建議她到華西龍泉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隨后便通過“雙向轉診”通道,為李女士預約了次日華西龍泉醫院的門診號。這樣的便捷服務讓她欣喜不已。
患者就醫
“過去像李女士這樣的病人,若要繼續檢查治療還需自行到上級醫院進行掛號診療,但自從‘號源下沉’措施實施后,經社區醫院首診評估,就可以根據患者情況為他預約華西龍泉醫院的號源,非常便捷。”平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便捷模式,得益于“醫共體”的組建。
什么是“醫共體”?近年來,龍泉驛區按照“地域相鄰、合理均衡”原則,組建了3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分別由華西龍泉醫院、省三醫院、區中醫醫院為牽頭醫院,下聯所有的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社區)衛生室(站),讓更多優質的醫療資源直接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
什么是“號源下沉”?記者從華西龍泉醫院獲悉,“號源下沉”是該院深入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關鍵舉措,即華西龍泉醫院(醫共體總院)把部分號源下沉至社區醫院(醫共體分院),各專科門診每日需預留不少于10個門診號源,供分院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及分級診療原則優先使用,讓患者不用再次掛號、搶號,就能享受便捷醫療服務。
市民在門診綜合服務臺咨詢
“當然,轉診也需符合一定的診治要求。”華西龍泉醫院相關負責人說,只有針對一些疑難危重患者在社區治不了或不能完成相關檢查等情況下才會辦理轉診。這既是防止浪費大醫院醫療資源,同時也為患者的病情做一個初步判斷,“經過社區醫院首診,可為患者對接更準確的科室和專家,避免患者盲目掛號。”
“資源下沉”
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以前我們基層衛生院很多病看不了,患者都往大醫院跑。現在有了華西龍泉醫院專家的指導,我們的診療水平提高了不少。一些在大醫院治療結束后的患者,也愿意回衛生院進行后續康復治療。”洪安鎮公立衛生院相關負責人談及醫共體對衛生院帶來的改變,滿是欣喜。
患者向醫務人員咨詢
“‘號源下沉’不僅方便了群眾就醫,也有效促進了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華西龍泉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號源下沉”將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引導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而疑難危重患者則通過“綠色通道”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實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良性循環。
當然,“號源下沉”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沉下去”“留得住”,才是關鍵。
記者了解“號源下沉”流程
記者了解到,自全區3個醫共體組建以來,各醫共體總院分別通過派駐人員、專家坐診、宣傳培訓等方式,促進與醫共體分院間醫療、護理、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除了人員‘下派’,我們還積極為基層分院醫護人員提供到總院學習鍛煉的機會,定期組織專家團隊到基層分院指導工作,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質化服務水平。”華西龍泉醫院相關負責人說道,同時還積極邀請華西醫院的專家在位或在線指導救治區內的疑難重癥。
值得一提的是,各醫共體總院也充分依托與上級醫院構建的“醫聯體”等通道,通過“雙向轉診”,將區內不能實現救治的患者快速上轉至省市級醫院,接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記者短評:
“沉下去”的是資源,“升起來”的是民心
記者體驗“號源下沉”的便利
“號源下沉”看似只是將大醫院的號源分配到基層,但其背后卻蘊含著深刻的民生意義。在龍泉驛區的實踐中,我們看到,這一政策不僅緩解了大醫院“掛號難”的問題,更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沉”到了群眾身邊。
從卡點掛號到在“家門口”掛上專家號,從“看病難”到“看病易”,群眾就醫體驗的改善,正是醫改成效最直觀的體現。“號源下沉”不僅讓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也增強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推動了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
然而,“號源下沉”只是醫改的一個縮影。要真正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還需要在體制機制、人才培養、醫保支付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醫改之路任重道遠,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號源下沉”沉下去的是資源,升起來的是民心。期待龍泉驛區圍繞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出更多創新的實招、真招,讓醫改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主編:白龍祥
副主編:鄧晴鳳
責任編輯:李娜 鄧爽
編輯:鄭金雨
記者:楊云華
視頻:張君
剪輯:李婧敏
素材由區衛健局、區一醫院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