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食材,一直以來都是餐桌上的配角。但最近,科學家們給它帶來了“主角光環”——土豆米!這不是玩笑,而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團隊花了五年半時間研發出的“黑科技”成果。今天,全國三農調研中心的調研員帶大家了解一下。
土豆其實是個寶藏作物。它不挑地,抗旱能力強,從南方的平原到北方的高原都能茁壯成長,產量還驚人。而且,土豆的營養成分也很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小麥、水稻高;鉀含量比香蕉還高。但在中國,土豆一直被視為蔬菜,很少被當作主食。
不過,現在這一切都變了。科學家們用一種全新的技術——大分子物理理論和高分子擠塑造粒技術,直接從物理層面改變了土豆的結構,讓它變成了大米的形狀。這種土豆米不僅保留了土豆的所有營養成分,還延長了儲存時間,解決了土豆容易發芽氧化的問題。
全國第一條土豆米生產線已經在云南昭通巧家縣投產。土豆米的出現,不僅為土豆的主糧化開辟了新道路,也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過,市場接受度還需要時間來檢驗。畢竟,從土豆到土豆米,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是一次大膽的突破。就像當年我們第一次嘗到玉米面饅頭一樣,土豆米或許會經歷一段“被觀望”的時期,但它也有可能成為未來餐桌上的新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