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又開律所了,成為四大中第一個踏足美國法律界的會計師事務所。
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跨服操作」。早在2019年,畢馬威就曾強勢「入侵」歐洲法律市場。
不僅一次性從曾經的合作伙伴,法國最大律所Fidal挖走了144名律師,還讓他們損失了3500萬歐元,氣得律所主席直跳腳。
與此同時,畢馬威也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招兵買馬,尋找開設律所
另外三大也都相繼有所行動,「我在四大當律師」也成為當時的一個熱梗。
但「四大」帶來的威脅絕不僅限于人才,在服務業卷出花的當下,客戶要的不再只是練肌肉的私教,而是一個能打十個的葉問,
在去年4月隨著「美所退圈熱」宣布關閉
「四大律所」不僅可以提供集法律、審計、稅務、咨詢為一身的解決方案,名氣大專業度高,綜合報價甚至低于一些頭部律所,你是客戶你選誰。
這同樣也是傳統法律服務業最為欠缺的:一站式深度服務能力。
比如,在部門設置上,大部分律所會以專業來對部門進行分類,可內部又欠缺將不同專業領域的律師整合起來的系統,即便是懂行的法務總監,遇到也會罵街。
這好比一個要裝修的業主,找到一家全包公司,本以為只需要跟設計師對接,卻發現還要分別去跟水電工、木工、油漆工等不同工種不斷復述需求,這種服務無疑就是失敗的。
當非訴與訴訟割裂,當把專業技能按部門法進行分工,那這就是是律師在自說自話,自我緊縮。
只有為企業,或者某一個產業提供深入的綜合系統服務,才能長久地贏得這個客戶、這一產業,并成為先驅者。
當然,你可能會說術業要有專攻,「樣樣懂門門差」也不是專業法律服務的初衷,那這個我們用外科醫生來舉例。
所有外科醫生在開始正式執業前,都必須需要到各部門輪崗。
輪崗的意義就是提供綜合的能力,有了綜合,才有專業,而不是一開始就是專業。
經過漫長的輪崗,他們才能真正變成一個很專業化的醫生:疾病是一個身體系統的問題,只懂一點,就意味把病人置于危險之地。
如果一個知識產權律師只懂知識產權,那他就很難解決企業的知識產權問題:他不知道該如何恰當地運用這把武器,或者制造防御體系。
律師需要的不是單個案子,而是某一類/某一群客戶。律師要做的不是解決單個的案件,而是為客戶提供系統化的深度綜合服務。
一切從客戶需求出發,客戶要被理解,才能獲得客戶的信任;我們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客戶,才能解決問題,贏得長期的信任。
在川普政府時代,政策一天一個樣,畢馬威搶先占領市場從多個角度看都是成功的。
關于畢馬威這樣的綜合服務你怎么看?你認為只服務單一產業的律所未來還有路可走嗎?中國的法律市場會不會出現「畢馬威」式的律所?……
正文完,繼續聊聊
這幾年不斷與大量海外律師和律所接觸過后,對于綜合服務能力的體驗更加深刻。
無論是知識體系、資源鏈接還是服務邏輯,我們都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最近,我也會開始回應許多話題。繼續聊聊一些律所管理、律師發展的話題,聊聊我的觀察與思考。
我們組建了一個「律師未來發展話題討論群」,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加我的微信,FLXS33,進群聊聊。
進群,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讓內部所有人知道你是誰,對于如今的社群,其實很重要。
另外,我會開始做一些「神仙局」,找一些人煙稀少的小島或叢林,邀請五六個朋友,呆個三五天,聊聊未來的一些事情。
好吧,三月底,我也會組個局,去櫻花時節的日本,在漫天花雨中,喝酒,喝茶,一起探討出海,以及如何通過出海實現真正的自我破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