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沈暉發了條微博,寫道“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紐約。好事多磨,靜待花開。”
沈暉看似忙碌的背后,是威馬汽車的岌岌可危的現狀。
就在沈暉出國一個月后,威馬汽車正式申請了破產,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
這場造車鬧劇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真相?
早年天才與商業才能
沈暉出生于中國上海,作為當時乃至現在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他從小受益于雄厚的師資力量,天生的聰慧也沒被埋沒。
高中畢業后順利考入重點華南工學院,上學不久學校更名為現在的“985”高校華南理工大學。
周圍的鄰居聊起沈暉,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孩子是個天才。
沈暉是1987年讀的大學,那個時候成為大學生,前途不可估量。
進入大學以后,天生聰慧的沈暉開始展露商業上的天賦,在學校里販賣自制的鄧麗君磁帶,組織各種收費的舞會。
到了1991年,大學畢業后的沈暉又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結構工程碩士學位。
之后,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這兩個學校在2025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1位與第31位。
商業天才與開始創業
沈暉在美國畢業后,進入了博格華納集團工作。
他很快就顯露了他在商業上的天賦,混得風生水起。
不久沈暉完成了一個奇跡,他在博格華納集團中國區瀕臨破產的情況下,兩年內將其扭虧為盈,毛利高達30%?
在菲亞特集團工作時,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能使公司逆勢增長?。
沈暉在2009年的時候,成為吉利集團副總裁,搞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蛇吞象”收購案。
2010年,沈暉代表中國吉利和美國福特集團簽署了協議,沃爾沃轎車被他拿到了手中。
到了2015年底,經過多年打拼的沈暉覺得時機到了,于是決定創業單干,成立了威馬汽車。
面對從吉利離職,創辦威馬汽車的外界疑問,沈暉毫不客氣的說:“傳統汽車制造商是造不出智能汽車的。”
他還表示要將威馬汽車打造成“主流的智能電動汽車”
沈暉沒有遮掩他的野心,威馬汽車取自Weltmeister——這個詞在德語中表示世界冠軍。
沈暉這話一出,引來了著名的喜歡超前投資的長青基金。
據說威馬汽車的第一筆投資就高達十億美元規模。
有了錢,沈暉辦事膽子就更大了,當即成立了800多人的團隊。
他還花了67億元打造位于浙江省溫州市的威馬汽車工廠。
為了達成2018年開始量產這一目標,沈暉找到了華為,騰訊,西門子,博世,聯通,復星……等總共13家公司組成了“智慧出行精英企業匯”
有了這些公司的支持,沈暉自信滿滿表示,威馬汽車供應商已經湊夠了80%
之后,面對所有人都關心的新能源汽車牌照問題,他更是站出來放了話:
“如果我都拿不到,那么別人也拿不到”
時間很快到了2018年,威馬汽車沒有完成1萬輛的交付。
沈暉卻表示“不是我們的生產能力跟不上,而是交付環節太復雜”。
百億虧損與上市艱難
到了2022年,威馬汽車仍然還是資本寵兒。
從威馬成立以來,就匯聚了幾十家各路大咖資本。
這幾十家可不是小打小鬧,有外國投行,國內投行,國企投資平臺,基金會,每一家都很看好沈輝的威馬。
7月,威馬汽車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想要謀求10億美元的資金。
但是這是威馬第二次向港股上市發起沖擊了,早在2020年,就已經嘗試過一次,但很快就沒了下文。
沈暉可能也沒想到上市如此艱難,外界猜測,沒能上市,是威馬汽車沒有掙到錢。
威馬從成立到沖擊上市這幾年里,融資了超過350億元。
但沒有一分錢的盈利,完全是賠著錢賺吆喝。
2019至2021年的三年里,沈暉的威馬汽車凈虧損共計174.35億元。
這個數字聽著就很讓人心驚!174.35億啊,多少公司總市值都沒這么多!
算下來,威馬汽車每年平均要虧58.11億!
威馬汽車怎么會虧了這么多?這是當時外界對于威馬的普遍疑問。
與威馬汽車的巨額虧損作對比的是沈暉個人的巨額薪資。
2021年,沈暉從威馬汽車拿走了12.6億元的天價工資。
與此同時,威馬汽車在這一年的收入僅為47億元。
沈輝一個人一年就“吃掉”了威馬汽車的十分之三。
沈輝幾年前還曾放出豪言,要讓威馬汽車成為主流。
但2019到2021年,三年加起來一共只賣了7.89萬輛。
落后于同期成立的理想,領跑,三年加一起的銷量更是不及2021年小鵬汽車的9.82萬輛。
沈暉手中的威馬這段時間不僅銷量比不過別人,更是背上了巨額的負債。
2021年的時候,威馬一年要還的債務就高達30億元,公司資產卻只有接近42億元。
這意味著威馬當時一不小心就要賠了個精光。
看似在資本的吹捧下風光得意的威馬汽車已經步入深淵的泥潭,無力自拔了。
這一段時間里,沈暉掌管的威馬也是丑聞纏身,陷入輿論的漩渦。
2020年10月的自燃事件。
2022年開年發生的“鎖電門”事件
因為偷挖吉利設計人員和侵犯吉利專利產生的21億元人民幣“訴訟岸”
威馬汽車一時之間岌岌可危,沈暉卻仍然“淡定”表示:
“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
面對威馬汽車入不敷出的情況,沈暉掌管下的威馬汽車做出了最后一搏的打算。
前兩次的上市申請都因威馬自身的巨額虧損而以失敗告終。
沈暉于是想到了一個可以讓威馬上市的“捷徑”,就是“借殼上市”
23年1月12日,沈暉發布了一條微博視頻,字幕寫道:
“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看來,“借殼上市”成了沈暉的最后一顆救命稻草。
“借殼上市”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指威馬汽車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一家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利用這家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使威馬汽車公司的資產、業務等注入上市公司,從而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
但威馬汽車的最后一搏并未成功,2023年9月8日,Apollo出行公告相關各方同意終止收購協議,威馬借殼港股上市之路就此夭折。
無力回天,命懸一線
沈暉和美團外賣的創始人王興有過一個著名的“賭約”
內容是:2020年的時候,威馬汽車的銷量能不能進入新能源車的前三名。
2022年,威馬汽車一年銷量是2.95萬輛,當年的“賭局”是沈輝輸掉了。
但沈暉輸掉的不僅是“賭約”,還有威馬汽車的未來。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這句話成為了2022年威馬汽車最重要的任務。
在整個2020年,威馬汽車關店,裁員,降薪的新聞層出不窮,威馬汽車員工都處于惶恐中。
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就到了,威馬汽車總部大樓搬遷的消息突然開始瘋狂傳播。
“唉,沒救了!威馬汽車完了!”一名前威馬汽車員工接受采訪時嘆息著說道。
老板跑路,威馬重組
2023年9月10日下午,沈暉發布了他的最后一篇微博,上面寫道:
“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紐約。好事多磨,靜待花開”
自這條微博后,沈暉的蹤影也就成了謎題。
沈暉“跑路”后,威馬汽車更多的問題才得以被曝光。
主要問題是威馬的產品太落后了,有嚴重的產品設計和配置問題。
這樣的新能源車放到市場上很難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更別說和“蔚小理”比較。
還記得威馬汽車這個名字取自哪里嗎?
Weltmeister(世界冠軍)
但沒有這一天了,沈暉順利“跑路”,丟下這個爛攤子,換個地方繼續瀟灑去了。
但沈暉給世人留下了什么?
沈暉給威馬留下的只有高達450億元的巨額債務!給債權人留下的只有討債無門的深深無奈!給努力工作的員工留下的只有空空如也的工資賬戶!
不知沈暉留下的爛攤子最后該如何收拾干凈。
參考資料:威馬汽車沒出海,創始人沈暉成功出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