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網刷屏最多的,就是自由現金流指數ETF的發行,鋪天蓋地的文章,以至于讓人懷疑是否是來割韭菜的...
我一直想抽時間聊聊來著,給你們提供另一個分析的角度,
其實自由現金流ETF,在老美那邊已經非常出名,ETF多達十余只,最大的一只美國現金牛100ETF(COWZ)規模更是做到了258億美金,
我大致看了一下,它過去十年漲幅略遜色于標普500,但好于標普高股息。
另外它的波動率只有標普500的一半,屬于那種收益中上,體感還行的品種,
不過也能理解,在美國的寬基指數里面,不帶杠桿能戰勝標普500的少之又少,美股市場效率太高了。
那自由現金流指數在中國的運用是怎么樣的,站得住腳嗎?
我之前在這篇:被誤導了十年,詳細分析過選smartbeta指數的邏輯,
那么接下來從歸納法和演繹法兩塊去拆解,
首先歸納法,自由現金流指數,這個不用想,能被推出ETF的smartbeta,毫無疑問歷史業績都非常出色,
把自由現金流指數放到A股也是大殺四方,從2013年回測跑下來,含分紅累計漲幅為578%,跑贏了大多數寬基,
別說滬深300、中證500,甚至連紅利低波、紅利質量這種回測王都甘拜下風,
而且自由現金流指數發布日期是2012年12月,并不是根據歷史業績擬合后成立的指數,所以也排除了馬后炮的嫌疑。
這么猛一個指數,竟然跑了十幾年才有人想起發行ETF,也挺神奇。
但是歷史數據僅供參考,追本溯源來說,還是要以演繹法來推理一個策略的有效性,
接下來看一下自由現金流指數的編制規則:
如圖,簡單說就是選取自由現金流率最高的100只股票作為指數樣本,按自由現金流加權,個股權重不超10%。
問題來了,自由現金流率這個指標,是否能在A股貢獻超額收益呢?
自由現金流率=自由現金流/企業價值,自由現金流率越高的企業,說明整個公司每年現金流增加值占市值比例越高,
聽到這里,是不是感覺有點像巴菲特選股的味道?
老巴選股的核心就是“護城河”,高護城河的企業,往往自由現金流越多,企業在市場里地位更高,更容易抵御對手的沖擊,
看數據,老巴和段永平偏好的蘋果、可口可樂、茅臺、騰訊,自由現金流率分別為:4.1%、3.7%、6.6%、3.8%,
整個A股的自由現金流率,中位值為0.22%,滬深300,為2.1%。
接著我們看中證紅利指數的自由現金流率,為:5.1%。
再看美股標普500指數,為:4.0%
而自由現金流指數的100只成分股,自由現金流率,為10.3%,
你們會發現,好的指數,比如美股的標普500,a股的中證紅利,自由現金流率都是達到4%以上的。
考慮到A股盈利水平糟糕,而且股價沒有做空機制,導致自由現金流的篩選方法可以通過篩掉垃圾公司。提高有效收益,
而美股方面,由于標普500這種核心指數,本身就已經有很不錯的自由現金流,因此美股的自由現金流etf(COWZ)這種,效果上來說并沒有那么顯著,
同理,美股的紅利策略,以及老巴的伯克希爾,股價都長期和標普500不相伯仲,
所以對于高度成熟的市場,其實自由現金流策略,效果已經有限了。
因為美股的自由現金流率,并不一定要頂級,像茅臺、可口可樂這些公司也就只有4%左右現金流率,
但長期太低甚至為負,對于非市場化的A股來說,卻是極度危險的。
最后說個結論性的東西:
自由現金流和紅利策略本質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目的都是為了去掉盈利能力較差,商業模式不行的劣質股,
像自由現金流ETF(159201)這類ETF,在A股市場,如果持有時間足夠長,相對大盤跑出超額收益的概率還是有的,可以持續觀察,
但未來紅利、現金流這些選股策略,哪個業績一定更好,考慮到市場風格輪轉,我們不能直接得出結論,
以上即我的觀點。
..........
再說回行情,這幾天美股出現了較大的回調,
很多人好奇為什么全天候沒怎么跌,只回撤2個多點,
主要是黃金給力,對沖掉了一部分美股的下跌,對于這種級別的回撤,還是要有預期的,沒有任何一個策略永遠漲不停,除非是現金。
另外這段時間馬斯克的股票暴跌,特斯拉高位下行36%,
也說明資本開始計提馬斯克參政的風險了,據說美國那邊已經有不少車主開始聯合抵制特斯拉。
當然對于指數投資者,我們不需要太糾結,即便川普再能折騰,也就4年,對于美股指數,拉長看,有money分批上,沒money就全天候框架躺平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