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鄭偉,你今年已經三十五歲了!還想在家躺到什么時候?"鄭建國拍著餐桌,臉漲得通紅。
兒子低頭不語,筷子在碗里攪動著,眼神空洞。"別吵了!"林美華心疼地看著兒子,"吃完飯再說。"
鄭偉放下筷子,默默起身回房,留下一句"對不起,我知道自己很沒用"。
沒人意識到,這會是他們最后一次全家共進晚餐。
01
鄭偉從小就是個安靜的孩子,不愛說話,但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高考超常發揮,考入了省內重點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全家人都以為,從此鄭家就要出一個出息的孩子了。大學畢業后,鄭偉順利進入一家知名軟件公司,工作了兩年,看似前途光明。
令全家人意外的是,鄭偉在工作兩年后突然辭職了。他說公司工作環境太壓抑,同事之間勾心斗角,自己無法適應。鄭建國雖然不滿,但還是支持兒子休息一段時間,重新找工作。誰知這一休息,就是十年。
起初,鄭偉還會出門投簡歷,參加面試。但每次回來都是一臉沮喪,說要么是技術要求太高,要么是人際關系太復雜。漸漸地,他開始足不出戶,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只有吃飯時才會出來,有時甚至把飯菜端回房間,獨自一人進食。
鄭建國是一名即將退休的中學教師,一輩子兢兢業業,最看不慣的就是不求上進的人。兒子的"啃老"行為讓他感到既憤怒又羞恥。每次遇到同事或鄰居詢問兒子的情況,他都只能支支吾吾地應付過去。
"鄭老師,聽說您兒子在家待業呢?"
"是啊,他在找工作,現在的就業環境不好..."
"都十年了吧?年輕人還是要有闖勁啊!"
這樣的對話讓鄭建國越來越難以面對親友和鄰居。他開始把怒火發泄在鄭偉身上,幾乎每天都要指責他一番。
"你看看人家王叔的兒子,比你小五歲,都已經當經理了!"
"我們養你這么大,容易嗎?你就這樣報答我們的?"
"你這樣下去,以后怎么生活?我和你媽死后,你靠什么活?"
面對父親的責罵,鄭偉從來不爭辯,只是低著頭,有時眼中會閃過一絲痛苦,但很快又恢復平靜。母親林美華雖然也擔心兒子的未來,但看不得丈夫這樣責罵他。她常常偷偷給鄭偉送些水果或零食,安慰他早晚會找到合適的工作。
"偉偉,媽知道你有能力,只是暫時沒找到適合的工作。別著急,媽相信你。"林美華撫摸著兒子的頭,就像他還是個小孩子一樣。
鄭偉勉強笑笑:"謝謝媽,我會努力的。"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年。鄭偉不斷老去,從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青春在房間的封閉中一點點流逝。他幾乎沒有朋友,很少出門,唯一的社交似乎就是和電腦打交道。有時,林美華半夜起來上廁所,會發現兒子房間的燈還亮著,聽到鍵盤敲擊的聲音。但每當她詢問鄭偉在做什么,他總是含糊其辭,說在看視頻或者玩游戲。
02
鄰居們私下里都在議論這個"啃老"的兒子,有人同情他可能患有抑郁癥,有人嘲笑他不思進取。這些流言蜚語最終都會傳到鄭建國耳中,讓他更加惱火。而鄭偉似乎對外界的評價毫不在意,依舊過著自己封閉的生活。
隨著鄭建國退休的日子臨近,家庭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退休后的工資會降低,而生活費用卻在不斷上漲。鄭建國開始更頻繁地抱怨兒子。
"你知不知道我們每個月要花多少錢養你?電費、水費、網費、伙食費...我們辛苦了一輩子,退休了還要為你操心!"
"爸,我..."鄭偉試圖解釋什么,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你什么你!三十五歲的人了,還不知道羞恥!小區里的人都在笑話我們!笑話我鄭建國教書育人幾十年,卻教不好自己的兒子!"鄭建國氣得渾身發抖。
林美華趕緊勸阻:"老鄭,你消消氣,偉偉會找到工作的。"
鄭建國冷笑一聲:"找工作?他還會找工作?他這輩子就是個廢物!"
"廢物"二字重重地落在鄭偉心上。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傷痛,隨即轉身回到房間,重重地關上門。
那天晚上,林美華偷偷去敲鄭偉的門,想安慰他幾句。門開了一條縫,鄭偉的聲音從里面傳出:"媽,我沒事,你去休息吧。"
林美華欲言又止,最終只是嘆了口氣:"偉偉,不管怎樣,媽媽永遠愛你。"
"我知道,媽媽。我也愛你們。"鄭偉輕聲回答,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
那是林美華最后一次聽到兒子的聲音。
第二天一早,鄭建國和林美華像往常一樣出門買菜。等他們回來時,發現家里異常安靜。鄭偉的房門緊閉,林美華敲了幾下,沒有回應。
"可能還在睡覺吧。"鄭建國不以為意,開始準備午飯。
但到了中午,鄭偉仍然沒有出來。林美華感到不安,再次去敲門,還是沒有回應。
"偉偉?你在里面嗎?"林美華的聲音開始顫抖。
03
鄭建國也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刻上前猛推房門,卻發現門從里面反鎖了。
"偉偉!開門!"鄭建國急促地拍打著門。
仍然沒有回應。
鄭建國的心一沉,一種不詳的預感像冰水般涌上心頭。他的雙手開始顫抖,額頭冒出冷汗。
"老林,快去拿工具箱來!"他對妻子喊道,聲音中的顫抖掩飾不住。
林美華迅速跑回廚房,翻箱倒柜地找出一把螺絲刀和小錘子。她的眼睛已經噙滿淚水,雙手顫抖得幾乎拿不穩工具。"會不會出什么事了?"她小聲問,聲音哽咽。
鄭建國沒有回答,只是接過工具,開始撬門。撬鎖的聲音在寂靜的走廊里格外刺耳,每一聲都像是敲在二人的心上。伴隨著一聲脆響,鎖終于被撬開了。
鄭建國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門。
門開的一剎那,林美華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尖叫,那聲音如此凄厲,仿佛來自地獄深處。她的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捂住臉龐,淚水從指縫中涌出。
鄭偉躺在地上,身下是一大灘已經凝固的暗紅色血跡,從浴室一直延伸到臥室。他的左手腕上有一道深深的傷口,皮肉向外翻卷,觸目驚心。他的臉色慘白如紙,嘴唇發紫,眼睛半閉著,仿佛還帶著離開人世前的痛苦與解脫。
床頭柜上放著一張折疊整齊的紙條,上面的字跡工整卻略顯顫抖:"爸,媽,對不起,我真的很累了。不用為我難過,也不用為我感到羞恥,從今以后,你們終于可以不用再養一個廢物了。"
"偉偉!我的孩子!"林美華爬到兒子身邊,想要抱起他,但又不敢觸碰,只能跪在血泊旁,淚如雨下。她的雙手無助地懸在空中,想觸碰又不敢觸碰自己的孩子。
鄭建國僵立在原地,臉色煞白,雙眼瞪得老大,滿是不敢相信。那個昨晚還和他一起吃飯的兒子,那個雖然讓他失望但畢竟是血肉相連的兒子,現在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一股強烈的自責和悔恨涌上心頭,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偉偉..."他輕聲呼喚,聲音顫抖得幾乎聽不清。
04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顫抖著手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撥打了110。"我...我兒子...他自殺了..."鄭建國哽咽著說,聲音里滿是痛苦和茫然。
掛掉電話,鄭建國的雙腿終于支撐不住,重重地跪在地上。他顫抖著手,拾起那張遺書,讀了一遍又一遍。每讀一次,心就像被刀割一樣痛。"廢物"這個詞刺痛了他的眼睛——那是他昨晚對兒子說的最后一句話。
"都是我的錯...都是我害了他..."鄭建國喃喃自語,眼淚無聲地流下。
警察和救護人員很快趕到,但為時已晚。他們檢查了現場,確認沒有打斗痕跡,沒有闖入者的跡象。法醫初步判斷,鄭偉已經死亡超過十小時,自殺時間應該是前一天晚上,就在家庭爭吵后不久。
"鄭先生,請節哀。"年輕的警官輕聲說,遞給鄭建國一杯水,"我們需要了解一些情況。鄭偉最近有什么異常行為嗎?"
鄭建國茫然地搖搖頭,思緒仿佛被凍結了。林美華則崩潰地哭喊著:"我的孩子一直很好,很懂事...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
接下來的幾天如同噩夢。鄭家籠罩在悲痛的陰影中,空氣中彌漫著揮之不去的悲傷和自責。林美華整日以淚洗面,常常抱著兒子的照片,說著"對不起"。鄭建國則陷入了沉默,他開始反思自己作為父親的失職,后悔自己對兒子說過的那些傷人的話語。
"如果我能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理解,是不是就不會走到這一步?"鄭建國常常半夜驚醒,在黑暗中自問,淚水濕透枕頭。每一個責罵的瞬間,每一次失望的表情,都在他腦海中反復播放,折磨著他的靈魂。
05
同小區的鄰居們得知消息后,紛紛前來吊唁。有些人是真心的難過,有些人則是出于好奇。鄭建國聽到有人在竊竊私語:"聽說是啃老十年,實在混不下去了才自殺的..."這樣的話語像刀子一樣刺入他的心。
"滾出去!"鄭建國終于忍無可忍,對著那些閑言碎語的人怒吼,"你們懂什么?!你們根本不了解我兒子!"他的聲音嘶啞而痛苦,嚇得那些人匆忙離去。
一周后,警方完成了調查,確認鄭偉死因為自殺,沒有他殺嫌疑。他們歸還了鄭偉的遺物,包括他的手機、電腦和一些個人物品。
鄭建國決定整理兒子的房間,這是他唯一能為兒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他打開鄭偉的衣柜,發現里面的衣物都整整齊齊地疊放著,不像一個"廢物"應有的生活狀態。在衣柜的最底層,鄭建國發現了一個小盒子,里面裝著一本存折和一個筆記本。
鄭建國拿起存折,隨手翻開,想看看兒子有沒有留下一些積蓄。當他看到存折上的數字時,整個人如遭雷擊,雙腿一軟,差點跌坐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