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紅旗村,桃花綻放出了第一抹笑顏。3月4日,一場特殊的“治水會診”在同安街道紅旗村展開——由龍泉驛區河長制辦公室牽頭,龍泉驛區民間河長與街鎮河長圍坐論道,通過“雙河長”協同機制解碼“水經濟”方程式。
活動現場干貨滿滿。座談會總結了2024年民間河長工作,分析河湖治理典型問題,民間河長結合親身經歷講問題、提建議,同安街道河長辦代表圍繞“水經濟價值轉換助力鄉村振興”,開拓區域發展新思路,碰撞基層河湖治理“金點子”。
民間河長是河湖治理的重要力量,他們是河岸的“偵察兵”,是水質的“觀察家”,是環保的“宣傳員”。交流會上,他們積極建言獻策,傳遞百姓心聲,展示護河成果,為幸福河湖建設添磚加瓦。民間河長戴雪巍感慨:“干了三年多,看著河湖越來越美,心里特別踏實。以后還要接著干,讓龍泉驛水更清、景更美!”
近年來,龍泉驛區在各級河長的努力下,錨定改善水環境質量目標,創新機制、嚴控源頭、提升管護,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如今,全區地表水水質優良,省市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秉持“小切口、微改造、低成本、精提升”理念,驛馬河飛虹橋段、陡溝河車城西五路段等河道治理工程相繼落地,河道自凈能力不斷提升,生態修復成效顯著。
此次交流會,既是對過去河湖治理工作的全面復盤,也是邁向未來的嶄新起點。區河長辦工作人員表示,活動既能讓他們精準把握群眾關切,改進工作不足,又能借民間河長之力,匯聚社會各方能量,推動河湖治理與水融經濟協同發展,為幸福河湖建設、鄉村振興和經濟騰飛蓄勢賦能。
這場“雙河長”對話激發的治水智慧,正在轉化為看得見的生態紅利。展望未來,區河長辦將加強統籌,凝聚合力,深化共治模式,快速響應、高效處置涉水問題。各級河長攜手奮進,定能繪就“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河湖畫卷,為龍泉驛區建設先進制造業高地、現代化品質城區貢獻水務力量 ,讓水潤龍泉煥發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