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臨潼區司法局新豐司法所組織轄區30余名“法律明白人”走進臨潼區人民法院新豐法庭庭審現場,實地學習買賣合同、宅基地、婚戀彩禮等鄉村常見糾紛化解技巧,助力提升鄉村依法治理水平。
隨著法槌敲響,一起供銷合同糾紛案庭審拉開序幕。“口頭約定供銷合同,如何結合微信聊天記錄確認違約責任?”現場,案件承辦法官圍繞解決合同糾紛,完整展示了證據質證、爭議焦點歸納、調解協議達成等環節。旁聽席上,“法律明白人”認真記錄證據審查要點和法律適用條款。
“通過這種旁聽庭審的學習方式,讓我們對法律條文的理解更直觀了。”參加活動的鴻門村“法律明白人”楊永安說道。
庭審結束后,案件承辦法官結合案例開設“法律明白人”專項課堂。針對農村宅基地糾紛,法官系統梳理了“一戶一宅”政策邊界、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原則;關于婚戀彩禮糾紛,重點解析了彩禮返還的法定情形、共同生活認定標準等群眾普遍關注內容。在互動交流環節,“法律明白人”拋出10余個調解難題,法官與司法所干部組成“專家團”,從法律適用、調解策略、文書規范等角度進行逐一解答。
“原來人民調解書經司法確認后跟法院的裁判文書具有同等效力,以后開展調解時更有底氣了!”旁聽庭審的樊趙村“法律明白人”王曉紅頗有感慨地說。
通過“觀摩真實案件+專題法律解析+互動答疑”的方式,不僅讓“法律明白人”更懂法,而且讓他們在化解鄉親們“急難愁盼”時善用法。“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開展‘庭審+普法’活動,加強司法所與法庭在司法實踐上的合作互動,讓庭審現場成為法治教育的課堂,實現‘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浸潤式普法效果,織密鄉村依法治理的‘防護網’。”新豐司法所所長劉永介紹說。(記 者:蔣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