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戰場上,俄軍常態化作戰兵力保持在60余萬人的規模。血戰3年,付出88萬人傷亡的代價,除了將許多烏克蘭前線城市炸成廢墟,破壞后方能源設施讓烏克蘭平民飽受寒冬之苦,沒有取得任何有價值的成果,也沒有實現開戰初期設定的任何戰爭目標。
但是,川普上任僅一個多月,就讓俄國人看到了希望的田野。
川普,抵得上俄國百萬大軍!
美國切斷對烏軍援不足24時,我在前兩天文章中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昨天下午至晚間,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同時證實,美國還停止了對烏情報支持,并通知英國不要將情報共享給烏克蘭。
如果說切斷軍援的惡果要等到4個月之后才出現,在此期間歐洲有時間解決一些問題,那么停止情報支持的負面影響是立竿見影的。
1. 烏方將會延遲獲得俄國導彈、無人機襲擊的時間、方向和區域的信息,不能及時采取防空措施,加上愛國者防空導彈將于未來幾周內耗盡(《金融時報》消息),能源設施、民用建筑被擊中的概率會加大,平民傷亡人數也會增加。
此舉等于為俄軍轟炸烏克蘭后方打開了大門。
2.對俄方軍隊部署、后勤運輸的信息會缺失,前線防守和精準打擊敵軍武器彈藥庫、補給運輸線、指揮所的能力被削弱,2年多來大發神威的海馬斯也成了睜眼瞎。
3.戰場感知能力大幅下降,戰場主動性和效率會大打折扣。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美方切斷的只是俄國境內的情報,并未切斷烏克蘭境內戰場的情報——也就是下圖中的紅色區域。
我多方查找,只看到英國的“天空新聞”有這個說法。即便是真的,庫爾斯克戰區的烏軍也完全暴露在俄軍的轟炸之下。
“路透社”認為,此舉“會嚴重阻礙烏克蘭打擊俄羅斯軍隊的能力”,表明“川普愿意對烏克蘭采取強硬意愿,并坐到談判桌上”。
從理論上來說,歐洲有能力提供同等質量的情報支持,但集中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以及軍事偵察衛星等資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所以我前天在文章里說,烏克蘭和歐洲現在的策略就是一個“拖”字,但川普不給時間了。
先斷武器,再停情報,等于硬生生將瀕死的俄軍從沼澤里拖出來——但凡還能喘幾口氣,俄方就不可能向金國買兵買武器。
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澤連斯基昨天凌晨發帖聲明愿意與俄國談判之后,今天凌晨(基輔時間昨天晚上)在視頻講話中宣布:“今天,烏克蘭和美國團隊開始著手籌備會談,我們希望下周能有結果。”
盡管他說這是“邁向公正和持久和平的第一步”,但人們都知道,這是被美國出賣之后的無奈之舉。
不要求侵略者撤軍,就沒有公正的和平;不懲罰戰爭罪犯,就沒有持久的和平!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發布消息稱,葉爾馬克和沃爾茲團隊同意很快會面,討論結束戰爭談判的日期、地點和參與者。
Axios報道說,川普團伙確認,在雙方確定“和平”談判的具體日期之前,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或分享情報。
為了應對這個局面,歐洲也開始行動了。
歐洲議會議員將在明天的峰會上向歐盟領導人提交一份“九點行動計劃”,相關負責人已經表示認同,應該可以通過。
因為該計劃太過重要,此處將其全部列出——
第一部分是“機構韌性”
1聯合決策(觸發第 7 條):阻止歐爾班的否決;如果此項被阻止,則探討建立改革后的歐盟,即“歐盟2.0”。
2歐盟外交部長:授權專職的歐盟外交部長(可能是卡拉斯)領導歐洲外交政策,集體實施制裁,并加強歐盟的全球外交影響力。
3立即進行條約改革:啟動有針對性的歐盟條約修訂,以整合防務合作并為未來擴大做好準備。建立全面的條約公約,實現歐盟治理現代化。
第二部分是“軍事韌性”
4國防債務:發行歐盟支持的債務,用于聯合、多年期軍事采購。 建立歐洲版“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專門的區域國防工業集群,以促進創新。
5烏克蘭的勝利:利用凍結的2000多億歐元俄羅斯資產支持烏克蘭的國防和安全。實施歐洲安全保障,包括先進的防空系統(“天盾”)和加強軍事存在。
6歐洲軍隊:建立獨立的歐洲指揮和控制中心,建立歐洲戰略軍事能力,并為歐洲聯合軍事力量建立法律框架。
第三部分是“經濟復原力”。
7徹底協調:通過快速審查關鍵法規,消除歐盟內部業務擴張的障礙。增加“28條制度”的使用,為跨成員國運營的公司創建統一的法律環境。
8自愿契約:通過正式協議加強與英國、挪威、加拿大和日本等主要志同道合伙伴的貿易、技術和防務合作。
歐洲技術堆棧:投資歐盟的人工智能(AI)、數據存儲和云計算基礎設施。引入更強有力的法規,以保護民主辯論和選舉免受網絡操縱,特別是在社交媒體上。
我用一個成語解讀這份計劃——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是關于歐洲長遠發展與安全的計劃,而烏克蘭所面臨的是迫在眉睫的危機。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說,歐洲更多的是考慮自身的安全,如果美國出賣烏克蘭,歐洲也會放棄(強調一下,放棄不是出賣)烏克蘭(的領土完全和公正的和平)。文章發出后,有500多位讀者“取關”,還有人留言說我的水平太差了。
我想告訴這些讀者朋友,我的愿望和大家一樣,希望烏克蘭贏得戰爭的勝利,但我不能對數萬讀者報喜不報憂,選擇性地回避不利的信息。
也有讀者朋友勸我不必“過于悲觀”。謝謝這些讀友們的體貼,同時我想說:我從不悲觀!
早在戰爭爆發不久,我就談過勝負的標準——只要烏克蘭還存在,順利地融入歐洲,走上繁榮發展之路,就是小勝;如果能回到2022年戰前狀態,就是中勝;如果能收復2014年的失地,就是21世紀最大的勝利。
而它的敵人,即便有川普的幫襯,也會因為失去歐洲而成為落后的窮國——它的石油天然氣賣給誰?誰又能替代歐洲市場?
更何況,一切尚未結束,正如我一個朋友所說:沒有離開牌桌,輸贏都沒有決定。
3月6日的歐洲峰會,除了討論那些宏觀層面的問題,重點顯然是烏克蘭的戰爭。
烏克蘭在和美國的談判中能提出什么樣的條件,都將由歐洲的行動所決定。
澤連斯基并非沒有“牌”,只不過這張“牌”目前還在歐洲手里。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馬克龍發表全國講話,稱“我們已經為烏克蘭制定了和平計劃”。
他強調了四點——
1歐洲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來自俄國的威脅延伸到我們所有人;
2和平不能按照俄國的條件達成;
3我們必須為美國不會站在我們一邊的事實做好準備;
4和平不能在華盛頓或莫斯科簽署。
再不雄起,歐洲的未來岌岌可危!
馬克龍講話的信息量很大,今天晚些時候我會進行述評。
川普一直在說,他要把結束戰爭當一筆交易來做,但我無論怎么看,都看不出給俄國送出超大禮包后,美國能“交易”到什么。
也許,他需要的只是PT的一枚勛章。
(本文完稿時間為今天凌晨4點,之后的消息不在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