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其中,作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重要載體的中外合作辦學,近年來蓬勃發展并引發廣泛關注,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之一,在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促進高校學科建設、拓寬人才培養途徑、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優質教育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而在我國的一眾中外合作辦學大學中,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作為唯一一所理工科研究型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備受關注。隨著近年來“工科熱”的報考現象,廣以憑借名校基因、一流實力、國際資源、優勢平臺吸引了一眾考生的報考,報考熱度逐漸攀升。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考生對“中外合作辦學”這一類型的大學在師資力量、學習環境、資源平臺等方面是否都能將國際化貫徹到底存疑。本篇文章就結合廣以的師資力量,帶大家感受其深厚的“名校基因”。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2016年經由教育部批準成立,背靠全球頂尖理工科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而合作創立,正因如此,廣以不僅是國內唯一一所理工科研究型合作辦學大學,更是以色列理工學院官方認可的“以色列理工學院中國校區”。
或許國內學子對以色列理工學院了解的不多,但其實這所百年理工學府在世界范圍內都極負盛名,其憑借在納米科技、生命科學、水資源管理、可再生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前沿高端領域的領先實力,在各類排名榜單中始終身居高位。比如,在全球高校科技創新能力位列世界第6名;在人工智能領域排名位列全球第16位、歐洲第1位,在軟科2024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第85位,還是全球10所自主研發人造衛星的大學之一。
目前,從以色列理工學院已培養出超10萬名全球精英校友,其中不乏商業精英、科學巨匠、學者大師,這些校友中還包括4位諾貝爾獎得主。此外,以色列70%的高科技從業人員都畢業于該校。可見,無論是在國際上的亮眼排名,還是人才培養的杰出成果,亦或是優質的國際評價和影響力,都昭示了以色列理工學院作為世界一流理工科學府的地位和實力。
而廣以依托該校,在合作辦學過程中,官方承諾作為“以色列理工學院中國校區”全面共享本部教育資源,所謂“全面”,即身份資源一致、師資水平一致、學術資源一致、教學內容一致、教學條件一致、培養結果一致。而這6個“一致”彰顯了從培養條件到培養方案,甚至培養成果都與以色列理工學院保持100%的一致。
而“名校基因、本部資源”也正是廣以的辦學底氣,就簡單以“師資一致”為例:廣以按照以色列理工學院本部標準配置國際化師資團隊,確保雙方在師資水平的完全一致。實際上,廣以的師資力量不僅按照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的標準配置,師資隊伍中有60%來自于以色列理工學院,此外由以色列理工學院進行全球招聘,從本部選派至廣以,以此實現廣以全員大師、頂尖師資的高水平“明星團隊”搭建。
具體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美國物理學會士龔新高教授為廣以現任校長,國際知名納米物理學家、原以色列科學基金會精密部主任——大衛·格肖尼擔任副校長,2004年諾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教授任學校特使。
如此嚴格的聘用規則,使得廣以校內的外籍教師占比超80%,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荷蘭、德國、芬蘭、丹麥、西班牙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學者匯聚于此,這也構建了一支具有國際思維、國際視野、跨文化教學能力的高質量、國際化師資隊伍。
中外雙方尖端科研人才的坐鎮,猶如定海神針,既為廣以匯聚了頂尖的師資力量,保障一流的國際學習條件和學習氛圍,也為后續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全球師資引進、科研平臺搭建等多方面掌舵。
當然,頂尖人才總是稀缺的,因此許多考生或許會擔心如此一流的教師資源是否能夠人均享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廣以的生師比為10:1,這一數據置于全國高校來說都相對較低,這就意味著廣以的師資配備充足,能夠為學生提供資歷深厚、實力一流、風格多元的高水平教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國際思維和外語技能。
從當前的高教形勢而言,中外合作辦學站在了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及內涵建設的新階段,作為“不出國門的留學”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從微觀上來說,中外合作大學也正在以其在國內讀書享受國際化優質教育資源等優勢受到考生和家長追捧。那么像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這樣具備名校基因、頂尖師資和國際環境的高校,自然成為考生們競相爭奪的首選。
關注“高考志愿說”,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