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一名自稱患乳腺癌的女子發視頻提醒,購物小票是熱敏紙,其中含有雙酚A,會影響生殖發育并致癌,要盡快扔掉。一時間,這個話題在網上討論熱烈。小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長期接觸小票真的會致癌嗎?
雙酚A是小票中的顯色劑
購物小票采用的紙叫“熱敏紙”,紙上涂抹的雙酚A(BPA)是一種熱敏性涂層,在受熱時會變黑,是一種常用的顯色劑。熱敏紙不需要使用油墨,受熱后就能出現痕跡,使用方便,所以應用很廣。
不過,雙酚A的穩定性不高,打印出來之后一段時間,字跡就會變得模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熱敏紙小票通常出現在一些出票頻率高但重要性不太高的場景中,如銀行的排隊小票、餐館和超市的購物小票等。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小票都使用熱敏紙,有些小票使用的是普通油墨或碳粉。
雙酚A到底安全嗎?
之所以會有“雙酚A致癌”的說法,是因為雙酚A是一種環境雌激素,雖來源于環境,但在生物體中所起的作用和雌激素相同,屬于內分泌干擾物。當生物體攝入過多雙酚A后,體內的雌激素分泌受到干擾,由雌激素調控的生理活動可能會發生紊亂。有部分動物實驗表明,長期高劑量暴露可能與乳腺、前列腺等激素相關癌癥風險增加有關。
但是,關于“雙酚A是否致癌”的問題尚無定論。目前,科學界并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雙酚A具有致癌性。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雙酚A歸為“未充分證明致癌性”的3類;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TP)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雙酚A對人類致癌,但動物實驗顯示高劑量可能影響生殖系統;歐盟化學品管理局(ECHA)將雙酚A列為“可能對激素系統有影響的物質”。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雙酚A歸為3類,即“未充分證明致癌性”。
也就是說,國際權威機構并沒有將雙酚A列為致癌物,但其可能對激素和生殖系統有影響。
其實,業內人士指出,“熱敏紙致癌”的說法又是拋開劑量談毒性,有些危言聳聽。有研究發現,單次接觸小票的雙酚A含量極低,遠低于多數國家的安全閾值。所以,無須談熱敏紙小票色變。
如何避免雙酚A的危害?
事實上,世界各國都已關注到雙酚A的潛在危害,對雙酚A的使用有嚴格限制。比如,自2020年起,歐盟限制熱敏紙中雙酚A的濃度不得超過0.02%;我國將于今年4月1日實施的國家標準GB/T 28210-2024《熱敏紙》也規定熱敏紙中的雙酚A不得高于200mg/kg,即0.02%。
當然,對于需要高頻次接觸熱敏紙的從業者來說,可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避免累計劑量。比如,收銀員等長期高頻接觸機打小票的人員,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操作,并在工作間隙仔細洗手,避免其經過皮膚吸收。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接觸雙酚A小票也不難。比如,不要揉搓小票,在手濕或手油的情況下不接觸小票。又如,及時丟棄不需要的小票,并在進食前洗手。
題圖來源:AI生成
微信編輯:何夕
還原事實,洞悉真相。
歡迎關注,留言舉報!
除了辟謠,這里還關注網絡熱點,及時回應網友關切,追蹤事件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