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魚sir家長圈(ID:fishsiredu)
文丨魚圈教研團 編丨袁梓曦
體育興趣班,現在越來越火了。
但隨著體培市場不斷擴大,有一些“新坑”開始顯現。
我們邀請了一些“過來人”家長聊一聊他們孩子參加的體育興趣班的體驗,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這些“新坑”千萬避開
1. 體育專項訓練低齡化,一不小心就容易運動損傷。
一位家長告訴我們:他兒子當年參加籃球賽時,最小年齡組是u6,也就是6歲孩子才能參加。但如今他看到孩子所在的籃球機構,已經開始u4u5梯隊的招生,準備參加比賽了。
我們在網上搜了一些機構的宣傳,發現體育專項訓練低齡化確實已經到”瘋狂“的地步。
曾經,只有體操和游泳這兩項會在低幼階段進行選才,而在這幾年,幾乎所有的體育項目都開始了低齡化的選才。
一到放學點,幼兒園門口蹲滿了各種體育機構的銷售: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籃球,跆拳道,甚至很多宣傳單上最低招生年齡是2歲起。
為什么會如此低齡?
一位體育機構的負責人透露:
主要是小學生學業負擔越來越重,幼兒園孩子的時間相對更寬裕,而且在沒有學業壓力的前提下,幼兒園家長的配合度更高,一周訓練2-3次也不會有意見。
而且年齡越小,只要訓練量夠多,就容易和同齡孩子拉開差距,在各種體育比賽中更容易出成績,這對于機構來說是幫助招生的。
但過早進行專項化訓練,對孩子的身體將會產生極大的負擔和隱患。
我們一直強調,體育訓練需要遵循孩子的身體發育規律來進行,簡單用“量”堆積訓練效果,對于孩子來說是不負責任的。
在孩子低齡段的時候,不應進行長時間和高強度的單一化體育訓練,我們更鼓勵孩子去接觸各種各樣的運動。
2. “一鍋燴”的運動班,可能就是報了個寂寞。
從一整年來說,暑假大概是體育興趣班最雜亂的時候了。
有家長跟我們吐槽:去年孩子報了一個10人游泳班,同一個班上有的孩子已經會蛙泳,有的連下水都害怕,一節課的教學非常混亂。
更夸張的情況。
有媒體報道,某些游泳館,由于招收學員過多,沒辦法進行小班化教學,竟然采取隨到隨學的流水線教學;這樣一來,在高峰時間段,一個教練最多能帶50個孩子……這數字,太令人咋舌了!
從體育訓練的專業性和安全性來說,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訓練強度和內容也不應該是完全一樣。
這種“一鍋燴”的興趣班,顯而易見,孩子是很難學到東西的;往嚴重了說,這種情況下,孩子在運動時受傷的概率也更大。
(3)看似比賽成績輝煌的機構,仍有一些“問題”需警惕。
家長報課后,總希望可以有一些可見的“回報”。
那怎么樣能體現這個學費交得值不值?
很多機構發現,帶孩子出去打比賽拿名次拿獎項回來,家長就會覺得這錢花得挺值。
但在獎杯背后,有一些問題值得家長們注意。
首先,想要比賽有成績,機構會給家長“洗腦”一周一次的訓練量不夠,這就導致孩子加大訓練量,開始過度訓練,加大了孩子運動損傷的風險。
其次,我們讓孩子參加體育競賽,肯定是希望孩子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來的成績,但很多機構為了讓家長開心,會花錢請外援(非本機構學員但運動能力較強)來幫助打比賽拿名次。
既違背了競技體育公平的理念,對孩子來說這樣的獎意義也不大。
最后,機構參加的體育比賽一般都是商業賽,除了要交高額報名費,比賽的專業性和含金量也值得商榷。
總而言之,在給孩子報課前,我們建議家長多問問,多看看,多比較,而不要跟風就盲目報課。
除此之外,一些常見的運動類興趣班都在學什么?有什么是等上課后才知道的信息差呢?
我們特別采訪了一些過來人家長,請她們分享一下自己孩子在運動課上的一些情況和自己的想法,供參考。
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運動興趣班都在學什么?
01 體適能
分享:豆包媽媽
體適能課程“玩”的項目特別多,孩子每周都很盼望去上課。
和別的體育興趣班不太一樣,體適能課的游戲性會強很多。
而且每次上課內容都不同,有時練跳躍,有時練平衡性,還有的時候會帶孩子做一些攀爬訓練,上課形式很多樣。
要說缺點的話,就是很多時候看起來孩子就真的只是在跑跑跳跳,不像別的體育興趣班能給你一個比較明確的結果:
比如足球課孩子會顛球,籃球課孩子能上籃,體適能上課的效果比較隱性,但對孩子整體的運動能力發育應該是有幫助的。
我們從小班開始上體適能,到現在大班快畢業了,孩子每次上課都很期待。一般來上課的孩子都是幼兒園居多,小班的孩子如果挺喜歡蹦蹦跳跳的,就可以來嘗試下。
體適能上課的孩子一般年齡都比較小,所以找一個“懂”孩子的教練還是挺重要的,因為小孩子的情緒比較捉摸不定,好的教練可以知道怎么去和孩子溝通,引導他上課。
02 足球
分享:悟空媽媽
足球興趣班一開始會教孩子一些基礎運動,比如帶球、運球、傳球、射門等,每節課還會有固定一小部分時間用來體能訓練。
相對來說,一節課的運動量還是挺大的。
當孩子掌握基本的踢球能力后,就會開始練習盤帶、頭球、搶斷、跑位等一些進階的足球技術,賽場規則也會開始慢慢滲透。
踢足球因為在戶外,所以特別雞眼睛,這應該也是很多家長選擇報足球課的一個原因吧。當然,遇到酷暑和寒冬,孩子也需要有毅力才能堅持上課,挺磨煉孩子心性的。
足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能讓孩子認識到集體的力量。當球隊贏球的時候,靠的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每個人都做好了自己的進攻和防守。
現在很多足球機構都會招收很多特別小的孩子,說越小啟蒙基本功越好,我個人不是很贊同。其實三四歲的娃平時在家或者戶外帶著球追球、踢球,也是在足球啟蒙。
等上了中班后,如果孩子對踢足球有興趣,就可以去試一試,足球啟蒙的要求和門檻并不是很高 ,但是要踢出成績那可能就要多付出一點 。
另外,足球運動有對抗,特別到了正式比賽,因為對抗激烈,可能會出現孩子受傷的情況。
這時,家長一方面要做好安全防護,另一方面也不要太“玻璃心”,運動難免磕碰。 如果場上無意的碰撞,家長還是應該鼓勵孩子繼續加油。
03 羽毛球
分享:圈圈媽媽
羽毛球練習一開始其實很枯燥,孩子在前期要耐得住寂寞,等能打以后孩子就會愛上。
羽毛球訓練從先練習揮拍開始。很多成人看似會打羽毛球,其實揮拍方式都是錯誤的。
揮拍這個動作需要練很久,算是打羽毛球的基本功,學好了,發力正確了,以后打久了手就不會酸,球也能打得遠。
之后開始練習羽毛球步伐,專業的羽毛生,步伐都要練很久,前期基本是摸不到球的。
等這兩個基本功練好后,后面學習就會比較順暢。
羽毛球一般是小班化授課,1個教練帶6個孩子;如果家長沒有技術性追求,報團課就可以。
如果想要出去打比賽獲獎,后續肯定需要教練針對性的指導,就要考慮私教課。
總的來說,羽毛球是一項比較大眾的運動項目,對于身體天賦沒有太大的要求,孩子感興趣的話,中班可以開始練習。
04 輪滑
分享:四喜媽媽
輪滑學習分兩個賽道,一個是速滑,一個是花滑,兩者學習內容不太一樣,是兩門不同的運動課。
速滑就是拼速度,一般入門幾節課后孩子都可以滑,之后的課程就是不斷地進行訓練來提速;
花滑要學習各種過樁方式,難度更大,更需要孩子有足夠好的平衡感和靈敏度。
輪滑是一項很容易“摔”的運動,所以孩子要學會怎么摔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這是學習輪滑的大前提。
我建議至少要中班開始練習輪滑會比較好。
太小的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還不夠,平衡性也不太好,一個動作可能要學很久,孩子興趣就容易磨滅。
報輪滑課,裝備也是一項支出,好的輪滑鞋都要幾千,如果剛開始入門,不用買那么貴的,兩三百的夠用了。孩子入門后,開始參加各種比賽,再換成好一些的裝備。
如果只是希望孩子可以玩一玩輪滑,建議買個小課包完全夠用,一般幾節課就能學會,不要聽銷售忽悠買大課包。
最后,我們想說
體育運動很重要, 但是當孩子的興趣變成家長的過度期待,這件事就開始變味了。
所以,我們仍然要不厭其煩地多說一句:
報課前,家長們請以孩子的想法為主,不要去在意會不會有名次,會不會有成績,能不能擊敗其他人。
而要去關心孩子是否有在運動中得到內在的成長,是否體會到體育帶給他的樂趣。
文章轉載自魚sir家長圈(ID:fishsiredu),全網瘋傳《自驅娃養成手冊》原創團隊,主理人魚Sir,愛評測/碼字的人類高質量二寶爸,致力于讓家長們買得對,用得好,花得少!
體育運動
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中之重
幼兒適合什么運動?
每天運動多久合適?
如何做有價值的運動規劃?
資深青少年運動專家
楊濤
競技運動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CPT講師
國家體育總局系列教練員培訓班特聘講師
【3月15日】將出席外灘特邀活動
現場分享干貨
你想了解的這里都有
有興趣的家長
可掃碼添加小助手咨詢
作者招募&投稿 |tbeducation@daznet.cn
提供內容線索 |微信:waitan2022
轉載&合作 |微信:waitan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