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臨巨大的內外部壓力時,任何國家都會面臨“路線之爭”,伊朗也不例外。據觀察者網3月3日的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發表公開講話,他表示,“我個人認為,最好還是(與美國)進行對話”,但由于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反對,所以“我們不會與美國談判”。佩澤希齊揚強調,他將忠誠地跟隨最高領袖的對美立場“直到最后”,當哈梅內伊確定方向時,他的政府“必須適應”,哪怕用各種方法。
佩澤希齊揚發表這番講話之際,正是美國對伊新一波制裁襲來之時。早在上月初,特朗普就簽署了總統備忘錄,決定重啟對伊“極限施壓”,包括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打壓到“零”,并阻止德黑蘭獲得核武器。隨著美國新一波制裁的來臨,伊朗內部出現了“路線分歧”,伊朗財經部長赫馬提主張對美談判,由此觸碰了保守派的紅線,后者通過控制的議會罷免了赫馬提,以此敲打總統佩澤希齊揚。
因為赫馬提是佩澤希齊揚提名并任命的財經部長,且佩澤希齊揚也屬于改革派,主張與西方和美國進行對話,所以才會任命“志同道合”的赫馬提。現在保守派拿掉赫馬提,對于佩澤希齊揚就是“敲山震虎”,警告的意味還是比較濃厚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佩澤希齊揚發表了“含義頗深”的公開講話,闡明自己在“路線問題”上的立場,其內容可謂意味深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向最高領袖“表忠心”。佩澤希齊揚表示,雖然他個人主張與美國對話,但最高領袖不同意,那就一切按照最高領袖的指示來,這一態度不是權宜之計,而是貫徹到底的,他將緊跟哈梅內伊的指示“直到最后”,他的政府也會進行調整,以適應最高領袖的“指示”。由此可見,佩澤希齊揚擔心自己遭到彈劾,或被認為“背叛”領袖制定的路線而被“批斗”,并面臨嚴重的政治報復,所以他“慫了”,趕緊“表忠心”。
其次,對外說明真相。佩澤希齊揚為什么要表示,“我個人認為,最好還是進行對話”?這句話有助于他修復與最高領袖的關系嗎?無助于,甚至可能讓哈梅內伊反感,但他為什么要這么說呢?這是告訴美西方,“不是我不愿談判,是最高領袖不同意”,“為之奈何”?所以,你們要怪不要怪我,要報復也不要沖我來,“我個人”是支持談判的,但伊朗是哈梅內伊說了算,“我也無能為力”。
最后,為可能的經濟危機“甩鍋”。追隨領袖固然是“政治正確”,但如果最高領袖錯了呢?你作為主持工作的領導人,勢必將來要承擔政治責任。所以在這個時候,佩澤希齊揚出來說明真相,告訴伊朗民眾,他是想要改革的,是想要與西方對話的,但是最高領袖不同意,他的政府只能按照最高領袖的指示來辦,所以將來出了問題,責任不在于他。
據悉,自佩澤希齊揚組閣8個月來,伊朗貨幣里亞爾與美元的黑市匯率從60萬兌1美元下跌到92萬兌1美元,也就是貶值超過50%,目前伊朗的通貨膨脹高達35%,伊朗民眾生活壓力很大,甚至連藥品都買不起。隨著新一波“極限制裁”的到來,伊朗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經濟形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佩澤希齊揚認為“應該談”,但哈梅內伊認為與美國談判“不明智、不聰明、不光彩”,堅守“強硬立場”。
在國內這樣類似“高壓鍋”的經濟、政治環境下,佩澤希齊揚需要“緊跟”偉大領袖,否則就會被拿下斗死,但如果他不說明自己主張談判的立場,又會在國內、國外淪為“背鍋俠”。所以,佩澤希齊揚才會發表這么一番“含義深遠”的公開講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