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1
2025年3月5日星期三。
下午在外地一家法院出庭。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案件,我們經常說案件行民交叉,這個卻是行轉民。我因為代理過這個相關行政案件,所以老板執意要我繼續代理 民事訴訟。
我當然答應了,因為這個案件挺有特點,這也是我選擇案件的一個重要考量。
2
定于14:30開庭。
提前五分鐘法庭的廈門開了,我們這邊的法定代表人、雙方代理律師還有個別旁聽人員魚貫而入。
法庭上書記員開始進行庭前準備。
預定的開庭時間到了,法官卻沒有到庭。這與我的慣常認知不一樣,因為法官往往還是準時的,這有點像學校抓的準點率一樣,法官準點開庭幾乎是標配。
大約過了10多分鐘,一名中年女法官通過法官通道進入了法庭,不尋常的是她竟然拄著雙拐。
我們看著她痛苦的模樣,為她的敬業由衷感到欽佩。是的,如果換作普通崗位,因為腳受傷了,自然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但法官卻很難,因為案件往往是幾個月前就排定的,如果休息一天就會影響好多案件,一個案件至少有原告被告兩方當事人,再加上代理律師,往往涉及七八個人,因此法官不是特別的情況不會改期。這應該是天下法官的共同思維,我20年前當法官時也是這樣子的,或許算是法官的職業道德吧。
3
這個案件還是非常復雜,盡管案件非常小。但涉及一案以另一案為結果要不要中止審理、同時我們還提起了反訴,提交了一大堆證據。
我和我們所的同事、民事專業律師一起出庭,自然以民事為主,我就更多是敲鼓角色。
要不是親歷這個案件2年多,從代理行政訴訟二審,到發回重審,再次一審,而且還親自到相關現場實地查看,一大堆資料老王我是搞不清楚的。
好在合作律師年富力強,輔庭律師是我西北政法師弟,材料做得非常扎實。
4
更讓我想不到的是,我自己經常認為算是細致的人,因為喜歡追求完美。但這個女法官的細心讓我感動。
她從合同的標的物入手,一一發問,這無論是原告代理人還是我們被告代理人,都有點難以應對,因為這個案件的標的太復雜了,復雜到即便是我到過現場,也難以描述,而且我們都是文科生,對理科的那些數據實在是不順手。
法官而著心,和我們一一核對。這更讓我感到敬佩,這位女同志好心細啊。
5
也不能只是表揚。
有個細節,我在補充發言時,這位法官說了句不太恰當和得體的話,這當然是我不能容忍的。
考慮到女法官的身體狀況,或許與她的病情有關,我忍住了想反駁的心。
當然,我也在事后反思自己的發言證據是否不當,是否有改進的空間,但我認為,無論如何,法庭上訴訟代理人的發言,法官不能隨意打斷和評論,因為這事關當事人的代理權。
我們法律人一起攜手,創造良好的司法環境。
6
庭畢,還要下一次開庭。
目送法官拄著拐慢慢挪步走出法庭,想想法律人真的不容易。
不只是法官,在這家法院的大門口,不到14時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待安檢進法院。而我們律師就走邊上的律師專用通道,就解除了排隊之憂。
邊上有個很儒雅的男士,往每個當事人手中發卡片,我看了一下,不禁悲從心中來,如果卡片所記載屬實的話:律師所主任,本科法學學士,研究生法學碩士學位,供職于某市級政法單位。
就這樣的條件,還需要在大街上發放卡片嗎?說實話,我當時懷疑這些資歷的真實性。
剛剛,我檢索了律師協會官網,竟然基本屬實。
看來,我們律師的寒冬也來臨了。
7
說來,真是不容易。
法院案件量越來越多,結果辦案法官卻越來越少,這是不是制度設計出了問題?
為了追求律師總數,司法考試大放水,這是律師行業應有的方向嗎?
不多說了,說多了對大家都好。
愿我們一起共克時艱。
2025年3月5日星期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