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頭條
便民信息
社區分享
同城信息
更多招聘/出租/二手分類信息>>
以下正文開始
近日,南安市眉山鄉田內村村民呂聯枝專程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他神情莊重,認真地向工作人員表明來意:想登記成為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他順利完成了遺體器官捐獻登記手續,成為今年南安第2例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愿者。而他,還有另一個身份——2022年成功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20歲小伙呂偉民的父親。
呂偉民出生于2002年10月,在2歲那年,他因發高燒未被及時送醫治療而腦癱,之后長期與床為伴。在癱瘓的日子里,母親離家,再無音信。家庭本就貧寒,呂偉民又需要長期貼身照料,片刻都離不開人,父親呂聯枝只能在家照顧他,父子倆相互依靠,靠著政府發放的低保金等補助以及各級部門的關懷幫扶維持生活。政府還為他們修建了低保安居房,解了燃眉之急。呂偉民去世前的一段時間,身體越來越不好,呂聯枝看到遺體捐獻新聞時,萌生了把兒子的遺體、器官捐獻給他人的念頭。他說:“受黨和政府的照顧,我們才撐過了這些年,總想為社會做點什么。我照顧殘疾人這么久,更能體會需要幫助的人的心情。我就想在兒子去世后把他的遺體和器官捐獻出來,供醫學專家研究,眼角膜也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如今,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呂聯枝登記成為志愿者,“我沒什么能回報黨和國家的恩情,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感恩社會各界給予我們的幫助。”
記者了解到,今年南安第1例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愿者是來自英都鎮的洪春治。她坦言,自己產生登記捐獻遺體器官的想法已有很長時間,只是一直不清楚該通過何種途徑、前往何處辦理登記。后來,通過新聞報道,得知遺體器官捐獻是紅十字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在征求家人意見并獲得支持后,她前來登記。她笑著說:“等自己生命走到盡頭時,能捐獻出器官和遺體,既能拯救他人生命,又能助力醫學事業發展,還響應了政府倡導的移風易俗,這么一舉多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記者從泉州市紅十字會處了解到,全市目前登記的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總數39009人,截至2024年底累計實現器官捐獻130例。(來源:泉州晚報 記者陳靈 楊泳紅 通訊員周培煌)
往期新聞推薦
金英網
微信 : wx.jnyng.com
直播:zb.jnyng.com
同城:tc.jnyng.com
聯系電話
(內容中如有侵權作品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