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開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在新房市場上,國內有7.6億平米的商品房待售。據預測,如果要消化掉這些商品房至少需要6年時間。與此同時,二手房掛牌量出現激增。像重慶二手房掛牌量接近34萬套,武漢、合肥、西安、天津二手房掛牌那都接近20萬套,就連一線城市的北京也達到了13萬套。
而為了刺激樓市成交的回暖,鼓勵居民買房。我國出臺了各種利好政策。各地政府放開了限購政策。銀行方面降低了房貸利率,現在房貸利率已經處于歷史新低。同時,首付比例也從原來的3成降至1.5成。在稅收方面,稅務部門宣布減免契稅、增值稅。
盡管房地產救市利好政策不斷,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國內新房庫存積壓嚴重,二手房掛牌數量還是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人對購房的熱情明顯減退了呢?對此,我們總結出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大家在看完以后就明白了:
第一,年輕人不愿意再為銀行打工
網友楊亮是一位80后,他在2021年購買房一套商品房,每月必須按時還房貸。而在事隔三年之后,楊亮卻發現之前3年償還的20萬房貸當中,只有5萬元才是本金,另外15萬都是支付銀行的貸款利息。顯然,像楊亮這類貸款買房人一輩子都在為銀行打工。
而90后則不同了,他們寧愿選擇租房,也不愿意買房。因為,90后不愿意被房貸所套牢,他們喜歡沒有還貸壓力,把多余的錢用于旅游、追求興趣愛好,以及投資理財上面。正是因為,年輕人都不愿意為銀行打工,買房愿望越來越低。所以,各地房地產成交量是持續低迷。
第二,收入水平與房價不匹配
現在很多老百姓并不是不想買房,而是房價實在太高,根本買不起。通常現在二三線城市房價與收入之比是20-25,就是當地居民不吃不喝要20多年才能買套房。而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與收入之比高達40,就是當地居民不吃不喝要40年才能買套房。
與此同時,在經歷了多年疫情之后,很多老百姓的收入減少或失業,已經支撐不起當地的高房價。顯然,當前房價居高不下,而老百姓的收入卻在下降,購房需求快速萎縮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房奴還貸壓力大的警示
現在很多人發現,周邊買房的人,日子都過得很艱難,就不敢再輕易出手買房了。那些前些年高位買了房子的人,為了償還每月銀行房貸,不僅平時省吃儉用過苦日子,而且還不得不通過加班加點,才能養家和還房貸。
更有些人遇到企業裁員,為了按時還房貸,只能去送外賣、做快遞員、開網約車等工作。而相比之下,那些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的人,就沒有這么大的生活壓力了。顯然,房奴巨大的還貸壓力,讓周邊熟人買房愿望驟降。
第四,房價長期下跌,失去賺錢效應
過去人們之所以要投資買房,主要還是房價一直在上漲,每年漲幅都在到了20%以上,投資買房有了賺錢效應。而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價一直在下跌,現在全國房價平均跌幅達到30%。
以上海為例,有人在2022年初,購買了一套價值在400萬的房子,現在房價已經跌到了256萬。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房子的首付款給跌沒了。顯然,房價在上漲的時候,大家都會跟風買房追漲,而現在房價經歷了多年的下跌行情,失去了賺錢效應,投資性購房需求就會越來越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