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裝亮相的廣汽本田P7,放棄過于花哨的包裝轉而尋求解決電動汽車的本質問題,回到了我們對日系品牌「務實」的一貫印象。
文丨智駕網 零醬??
編輯丨浪浪山與明知山
廣汽本田的2024,過得并不舒坦。
2024年1-12月份,廣汽本田的累計銷量為470633臺,還不足50萬臺。相比上一年同期,廣汽本田的銷量下滑了26.52%。事實上,從2021年開始,廣汽本田的銷量就已呈現下滑的態勢。
更為嚴重的是,廣汽本田的燃油產品銷量也明顯滑坡,在年末國補換購的刺激下,多家合資車企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但廣汽本田卻錯失了這一紅利期,銷量同比大幅下滑,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其市場困境。
一個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廣汽本田困境的根源是其對中國市場電動新能源趨勢的預估不足,導致技術落后于自主品牌,錯過了國內新能源汽車黃金交叉的重要變革。
當然,本田深知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2024年廣州車展現場,廣汽本田發布了全新品牌燁和旗下首款純電SUV——燁P7。
但讓人遺憾的是,在大本營準備打翻身仗的廣汽本田因為新車定名的歧意陷入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
3月3日,廣汽本田正式發布了全新純電動SUV P7,這一次對外傳播的車型名字直接就是「廣汽本田P7」。
一切開始回到應該有的節奏,廣汽本田的反擊開始了。
01.
「沒有60年不要談好駕趣」
2025年3月3日,是廣汽本田第一次開技術發布會,副總經理袁小華一上來,就給廣本敲下了電動汽車的「三不做」:
1.絕不PPT造車,不擺參數。
2.絕不讓用戶來試錯,P7的研發極其嚴格,不會去搞流量噱頭。
3.絕不做沒有駕趣的車,P7不但讓人開著爽,坐著也要爽。
擁有Honda60年后驅造車積淀、F1賽事冠軍調校經驗的本田,用此前20年電動化探索給P7圈定了底線與天花板。
具體到車型,廣本給P7定出了八個「不」:「不暈、不累、不慌、不懸、不卡、不怕、不糙、不同」,有針對性地解決諸如暈車、疲勞、焦慮、懸掛不適、卡頓、安全顧慮、粗糙質感以及同質化問題。
作為本田「云馳」純電架構研發的首款車型,廣汽本田P7將車型的駕駛感受特點定在「駕趣」二字,其基礎是云馳架構賦予P7高剛性車身(扭轉剛度4萬牛·米/度)、50:50黃金配重比與低重心設計,搭配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兼顧彎道穩定性與濾震性能。
核心三電系統上,廣汽本田稱P7的三電系統直接對標最前沿的新能源汽車。HondaP7搭載的全新開發的三合一高功率電機,電機單體最高效率達97.5%;雙電機四驅版本,前后電機功率分別為150kW、200kW,百公里加速最快4.6秒,同時通過動能回收撥片6檔調節,緩解電動車強回收帶來的頓挫感,專治「暈車焦慮」。
得益于ADS系統的可變性,P7能夠實現多種風格迥異的駕駛模式,包括Z優選模式、X冰雪模式、E輕松模式、V專屬模式、S疾馳模式(單電機版)和R超享模式(雙電機版),上述模式可以精準區分不同類型的路面振動,過濾掉不必要的細碎振動,對比競品,彈跳感減少29%,沖擊感減弱8%同時保留重要的路感信息。
廣汽本田P7車身高強度鋼占比高達68%,其中熱成型鋼占比25%,ACE高級兼容性車身設計,標配13安全氣囊。
車身扭轉剛性高達4萬牛米/度,擁有前副車架雙重隔振、3D陀螺儀控制減震等車身穩定技術。
此外,高剛性車身+優秀靜謐性,不僅提供更扎實的駕駛體驗,也讓車內乘員在高速行駛時享受到更靜謐的座艙環境。
上述表現,讓袁小華在發布會現場直接喊話「沒有60年不要談好駕趣」。
而P7能做的,還不止于此。
02.
與核心國產供應商合作
在今年大熱的全民智駕方面,廣汽本田P7可以實現高速領航,但不具備城市NOA的能力,其L2+級智駕系統配備了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同時依賴高精地圖,配合最新的HondaSENSING360+,可以支持HondaCoPilotPro智駕輔助系統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員異常應對系統、開門碰撞預警3大升級點。
從與當前市場上其它競品來看,特別是相對豐田、日產,本田在華尚缺一個類似于華為、Momenta級別的智駕合伙伴。
不過在智能座艙方面,P7進行了大刀闊斧版的升級,車內配備了遠端儀表盤,以及12.8英寸+10.25英寸的中控瀑布屏。車機升級了Honda Connect4.0系統,支持無線AppleCarPlay、華為HiCar、百度CarLife等車手互聯方案。
同時兼容華為與百度,這是合資2.0時代的廣本在智能化與本土化上的靈活姿態。當然,廣本聯合的國產頭部供應商不僅有互聯網大廠,還有科大訊飛與寧德時代。
HondaCONNECT4.0智能AI語音助手首次搭載了AI開放式大模型平臺,應用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方案,實現「最佳模型秒級調用」。
在電池方面,P7采用Honda定制的寧德時代90kWh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CLTC工況續航最高650km。
電池安全采用12000噸一體化壓鑄鋁殼、水電分離冷卻結構與高阻燃蓋板,通過C-NCAP五星與刮底碰撞測試,確保「不上火、不爆炸」。
同時,在熱泵空調(HeatPumpAC)智能熱管理系統加持下,即便在-30℃的極端低溫場景下,電池仍能保持86.8%以上的容量,確保續航與動力的穩定性。
03.
圓潤當道的電動時代一個凌厲答案
作為日系品牌,廣汽本田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在日漫盛行時代培養大量潛在用戶,對機甲設計風潮依舊抱有熱情。
P7充分利用這一點優勢,設計上采用了獨樹一幟的機甲風,寬體低趴運動造型,以Razoredge「鋒芒畢露」為設計語言,提供犀利的造型設計。
貫穿側面的線條,進一步突出了輪廓的鋒利感,達到一氣呵成的SUV比例姿態。同時,廣汽本田P7首次搭載了電子后視鏡,實用性升級,也進一步將風阻降低0.012Cd,造就了全車低風阻。
車標位置上移,配上發光體,神似EVA初號機。
廣汽本田P7長寬高分別為4750/1930/1625毫米,軸距2930毫米。
在空間的應用上,P7傳承了Honda的MM理念,對人使用的空間做出最極致的優化,擁有同級領先的得房率85.8%(長寬高分別為4750*1930*1625mm軸距2930mm),乘坐更舒適,儲物更便利。
而且,坐姿設計兼具SUV的高視野與轎跑的運動感,在保證視野優勢的同時,坐姿降低,提供更符合運動車型的駕駛姿態,讓駕駛者更有信心,操控更精準,真正享受人車合一的樂趣。
P7的座椅設計基于大量中國人體工學數據分析,特別針對尾椎和脊椎的壓力分布進行了優化:座椅角度設定為15°,減少大腿傾斜,提高支撐性;座墊寬度53.5cm,更符合成年人的臀腿長度,乘坐更舒展,長時間駕乘也不易疲勞。
而除了舒適的座椅外,P7還擁有能隔絕99.9%紫外線的1.85㎡LOW-E調光天幕,可實現16種功能聯動的27種AI智慧燈語,支持聲場分區的16揚聲器BOSE音響以及媲美圖書館靜謐性的32dB車內環境,充分展示傳統造車大廠能提供的舒適體驗。
「你手里沒有牌」,這是最近被大洋彼岸帶火的對話方式。
按照這種敘事模式,廣汽本田反擊純電市場的「牌」其實早就亮出了許久。
在P7亮相之初,袁小華就曾表示,廣汽本田成立26年,有自己的價值觀,包括對核心技術的堅持、從研發到生產全流程的品質保證、安全性、穩定的售后。
當時的報道顯示,廣汽和本田股東雙方都計劃將加大對廣汽本田的資源傾斜。本田技研計劃2030財年前在電動化及軟件領域投入約10萬億日元,就是約4800億人民幣的資源,加快轉型步伐。而廣汽集團也已經開展管理模式變革,加速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創新,賦能廣汽本田。
重裝亮相的廣汽本田P7,放棄過于花哨的包裝轉而尋求解決電動汽車的本質問題,這讓它回到了我們對日系品牌「務實」的一貫印象。
面向未來,這些能夠體現長期價值的優勢,依然將成為廣汽本田的護城河。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系郵箱:editor@autor.com.cn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