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銀行存款市場發生一些有趣的變化,其中有大額存單仍然火爆,而且中小銀行開始做吸儲宣傳了,難道央行管控尺度有所放松?同時利率倒掛現象,開始在全國各家銀行大范圍的出現,難道不鼓勵民眾存更長期限的錢,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嗎?這兩種現象相互矛盾,一時讓存款人不知所措。
在2023年底和2024年,也曾經出現過3年期定存利率高于5年期定存利率,1年期、2年期定存利率高過3年期定存利率。但是一般僅僅限于一些中大銀行,中小銀行很少參與,而且更多的發生在3年期和5年期定存上。同樣參與的銀行數量也不多,一般來說國有6大行更為積極。
當時有網友詢問德先生如何看待此事?其實這說明兩點事實,即使在2025年大規模發生此事時,這兩點事實仍然沒有發生變化:
1.客戶的存款是銀行的負債,利息支出就是銀行經營成本。銀行吸收長期限存款,實際上付出的利息支出和營銷成本合計,肯定是要低于吸收短期存款。所以從成本控制角度,銀行是希望多吸收長期存款的。
2.現在發生的利率倒掛現象,那么有可能銀行作為金融業的核心,“春江水暖鴨先知”,預測未來監管還會繼續下調存款利率。即使從2020年到現在,已經下調了存款利率多次,但是仍然沒有到底,存款利率下調趨勢仍然在持續。
進入到2025年,增加出現了一年期和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掛的現象,而且參與的中小銀行也越來越多了。中小銀行一直有著多吸收存款、穩定經營的需求,但是仍然要利率倒掛,說明他們的負債成本過高,也說明利率下行趨勢還將繼續維持。
例如記者調查山西朔州農商行,這是一家標準的小銀行。公告中最新1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為1.75%,而2年期利率卻為1.45%,利率相差30個基點。同時,3年期、5年期利率也出現了倒掛,利率相差25個基點。也就是說假如客戶要存比較短的定期存款時,銀行通過利率調整的導向,更鼓勵客戶存一年期。如果要存中等期限的定期存款,銀行鼓勵存三年期。
大額存單持續走紅,小銀行跨市跨省搶奪存款。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存款利率也會提升?但其實仔細看一看存款利率還在下調。利率仍然在“一”時代。大額存單超過2%的鳳毛麟角,只有個別小銀行的利率會超過2%,但是那些連名字都沒聽過的村鎮銀行,以及農信社,大家真的敢將大額的存款全部放入嗎?
對于民眾來說,靠利息填補收入或者實現有效理財,從中期角度,已經不是一個正確的方法。存款實現保值的時代早已逝去,民眾還是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對應進行資產組合。現在進入到按需求配置自己的存款投資的年代。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去配置嗎?可以留言,德先生跟你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