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天花板見過我最清醒的模樣。
那些翻涌的黑暗像浸透墨汁的海綿,沉甸甸壓在胸口,卻找不到具體形狀。總有人說"睡一覺就好",可有些疲憊能穿透夢境——第二天照鏡子時,那個掛著黑眼圈的人笑得越用力,越像被揉皺又強行展平的紙。
我們總在凌晨自愈,又在清晨潰敗。"活著就好"——可下一秒,回憶殺個回馬槍,情緒像滾雪球般失控。地鐵玻璃映出的身影突然模糊,咖啡杯底沉淀的苦澀漫過喉結,連電梯里跳動的紅色數字都成了倒數的催命符。
現代人連崩潰都要講究性價比。不敢辭職,不敢關機,不敢讓眼淚弄花眼妝。只能把情緒捏成橡皮泥,上班時塑造成向日葵,回家后癱軟成爛泥。朋友圈的九宮格有多明媚,草稿箱里的未發送文字就有多鋒利。
直到某天在便利店遇見同樣盯著關東煮發呆的陌生人,對視時看見彼此眼底跳動的暗火。突然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原是座不夜城,總有人在某個角落和你共享著時差——我們都在等那場不知何時會來的暴雨,卻又在雷鳴乍起時,默契地為對方撐起傘。
原來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窒息感,早被譜成了千萬人同頻的暗夜交響曲。當第一縷晨光刺破云層時,你會發現昨夜凝結在窗臺的露珠里,映著千萬個相似的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