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日,在一輛動車上,上演了一場生命至上的緊急救援。
據新聞報道,剛做完胰腺癌手術、準備回家休養的老人金先生在動車上突發嘔吐、吐血的癥狀,情況危急。列車長果斷聯系前方車站臨時停車并啟動急救程序,最終老人被及時送到附近醫院救治,轉危為安。
事實上,金先生遇到的這類情況,在胰腺癌術后患者中并不是個例。
之前還有報道稱,進行了胰腺腫瘤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劉大爺,術后尚未完全恢復、帶著腹腔引流管出院,不到一個月就出現了發熱、寒顫、惡心、嘔吐的情況,在經過保守藥物治療后效果不太理想,而后又因為嘔血、腹腔出血被緊急送醫,當晚還突發大出血,嘔血量約有200 ml,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鮮紅血液約100 ml,并出現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跡象,經介入手術治療2小時才成功止血,脫離生命危險。醫生指出,劉大爺是因為胰十二指腸術后胰漏,胰液侵蝕血管,才造成了肝動脈位置的出血。
圖片來源:123RF
看到這里,一些患者可能會擔心手術的風險。但需要強調的是,手術都是有獲益、也有風險的,而是否出現并發癥與患者的自身情況、護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一般來說,當獲益大于風險時(比如手術能明顯延長生存,而嚴重并發癥發生率不高,或及時處理不至于危及生命),醫生才會建議手術治療。
中國《胰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指出,對于可手術的胰腺癌患者而言,手術切除仍然是患者獲得治愈機會和長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除傳統的開放手術外,腹腔鏡、機器人輔助等微創技術也被應用于胰腺疾病的手術治療中,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和良好的臨床獲益。
醫生在進行各種分期胰腺癌的治療時,都會根據不同患者身體狀況、腫瘤部位、侵及范圍、臨床癥狀,有計劃、合理地應用現有的診療手段,以求更大幅度地根治、控制腫瘤,減少并發癥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然而,由于胰腺手術中的切除及重建步驟復雜等原因,胰腺術后是有可能出現一些并發癥的,也可能影響患者的預后。
那么,除了出血、嘔血,胰腺術后還有哪些并發癥?
今天,健康榨知機就帶大家了解下這些知識。
胰腺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有哪些?如何防治?
1. 胰瘺
胰瘺指胰腺導管上皮與腹腔或其他空腔器官(如腸道)上皮表面異常交通,原因與胰腸吻合口漏或胰腺表面損傷有關,從而發生了胰腺內富含酶類的液體漏出、侵蝕相鄰部位的情況。這種并發癥就是開頭劉大爺遇到的情況——漏出來的胰液侵蝕了血管、造成出血。
圖片來源: 123RF
影響胰腺術后是否發生胰瘺的因素有: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胰瘺的危險因素包括:胰腺質軟、胰管直徑小、術中出血量多和高危病理學類型(除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外的其他疾?。┑?。
有研究者認為,體重指數(BMI)較高的人和男性也是術后胰瘺的危險人群。
遠端胰腺切除術后胰瘺的危險因素包括:離斷部位、胰頸較厚、胰管直徑小、體重指數高、胰腺質軟和手術時間長等。
胰腺術后胰瘺的治療策略:
胰瘺的非手術治療包括局部處理和全身支持治療,如通暢引流、控制感染、抑制胰腺外分泌、營養支持等。
當保守治療失敗,出現嚴重出血、嚴重感染、內臟穿孔等情況時,醫生就要考慮進行外科干預了。
2. 膽瘺
手術后,如果膽汁沒有完全從膽總管或膽腸吻合口流入腸腔,而是從膽道破損處流入腹腔、腹膜后,或經引流管流到體外,就是膽瘺。
在這種情況發生初期、沒有瘺管形成時,只是叫做“膽漏”;而如果一段時間后,膽汁流出道被纖維組織包裹、形成了瘺管,就稱為膽瘺。
影響胰腺術后是否發生膽瘺的因素有:患者的一般狀態(年齡、體重指數、白蛋白水平)、術前膽道情況(膽總管直徑、是否合并膽道梗阻、是否行膽汁引流)、術中情況(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是否聯合肝切除)及其他術后并發癥(是否有胰瘺和出血)等。
胰腺術后膽瘺的治療策略:
醫生一般會先考慮非手術治療,包括抗感染、控制飲食和營養支持,同時進行有效的引流。
當非手術治療無效時,醫生會選擇外科手術。手術方式包括清除、沖洗腹腔膽汁及膿液,建立充分的外引流,通暢膽道,尋找漏口并適當修補,必要時重建膽腸吻合。
3. 乳糜瘺
乳糜瘺是胰腺手術術后的并發癥之一,醫生主要根據患者術后引流液性狀呈乳白色及液體性質(術后≥3天,甘油三酯濃度≥1.2 mmol/L)進行診斷。
影響胰腺術后是否發生乳糜瘺的因素包括:是否有廣泛淋巴結清掃、骨骼化血管、血管切除與重建、胰瘺、合并糖尿病、門靜脈或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等。
胰腺術后乳糜瘺的治療策略包括:
一般情況下,醫生通過保守治療可治愈乳糜瘺,而且對患者預后不會產生明顯影響。醫生進行非手術治療時,主要考慮患者的飲食控制、營養支持及聯合生長抑素類似物的應用。
對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乳糜瘺患者,比如進行以下治療之一:限制性腸內營養或全腸外營養;需長時間保留外引流管或需經皮穿刺置管引流;需要藥物治療(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抗菌藥物等);以及癥狀嚴重,需要行除經皮穿刺以外更多的有創治療,或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等,醫生會進行介入及手術治療。
圖片來源:123RF
4. 胰腺術后出血
表現為胰腺術后經腹腔引流管和(或)胃腸減壓管引流出血性液體,部分患者也可能表現為便血,會伴有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失血性休克表現及血紅蛋白濃度下降。
按照出血時間,醫生會將胰腺術后出血分為早期出血(術后24小時內)和遲發性出血(術后24小時后)。
影響胰腺術后是否出血的因素有:
術前情況:高齡、男性、肥胖、低白蛋白血癥、凝血功能差、多次腹部手術史等;
手術方式:和其他術式相比,胰腺術后出血的發生率更高,如果術中行擴大切除(如血管切除重建、聯合器官切除),或術中血管損傷及假性動脈瘤形成,也是術后出血的危險因素;
其他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
要想降低胰腺術后出血發生率,醫生可以采取這些措施:
在術中,醫生會精細操作,合理使用能量器械,關腹前嚴密止血,以降低術后早期出血。
患者需要配合醫生積極改善圍手術期的營養狀態、凝血功能,以降低出血風險。
此外,醫生會對表現有前哨出血的患者行增強CT或介入血管造影檢查。
5. 腹腔感染
術后3天及以上患者,如果出現畏寒、高熱、腹脹、腸麻痹等癥狀并持續24小時以上,血液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同時影像學檢查可見腹腔內液體積聚,或是腹腔引流液或穿刺液中檢出細菌或真菌時,醫生就可能考慮診斷為腹腔感染。
造成胰腺術后是否發生腹腔感染的因素有:胰瘺及吻合口漏。是否能獲得良好的預后,主要取決于患者的基礎情況、初始干預時間、感染源控制情況等。
胰腺術后腹腔感染的策略:如果經非手術治療(包括經皮穿刺置管引流)后,感染的相關癥狀無明顯緩解,醫生會建議及時手術干預。針對不同的病因,醫生會考慮實施合理的手術方式。
圖片來源:123RF
6. 胃排空延遲
胰腺術后胃排空延遲是指在胃腸或十二指腸空腸吻合口通暢、小腸無梗阻的前提下,患者術后胃管留置時間≥3天,或3天后因嘔吐、腹脹等原因需重新留置胃管,或術后7天仍無法耐受固體食物。
造成胰腺術后是否發生胃排空延遲的因素有:
術后胰瘺、膿毒癥;
體重指數大、糖尿??;
年齡、手術時間、手術入路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胰腺術后給予早期腸內營養(包括早期經口進食),對是否發生胃排空延遲并沒有影響。
胰腺癌術后要注意些什么?
1. 術后護理
醫生會關注應激性潰瘍出血的防治,它大多發生在手術后3天以上,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應用止血藥物,生長抑素、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治療,留置胃腸減壓裝置,經胃管注入8 mg/dL冰正腎上腺素鹽水,還會考慮經胃鏡止血,血管造影栓塞。如果經保守治療無效,醫生會考慮手術治療。
對于外科術后出血的患者,如果經保守治療無效,醫生會考慮進行栓塞治療,通過介入血管造影明確出血位置,栓塞出血血管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對于開腹大手術患者,無論其營養狀況如何,醫生一般會在手術后前使用免疫營養,并持續7天或患者經口攝食>60%需要量時為止。免疫增強型腸內營養應同時包含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精氨酸和核苷酸3類底物。(至于單獨添加上述3類營養物中的任1種或2種,是否能發揮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醫生通常會首選口服腸內營養支持。
對于預期術后7天以上仍然無法通過正常飲食滿足營養需求的患者,以及經口進食不能滿足60%需要量1周以上的患者,醫生會考慮給予術后營養治療。
2. 術后隨訪
對術后患者進行隨訪,是為了綜合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和腫瘤進展情況等,發現還能接受根治為目的的治療的潛在轉移復發,更早發現腫瘤復發或第二原發癌,以便醫生能調整綜合治療方,及時干預處理,達到提高患者的總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的目標。
胰腺癌術后患者,術后第1年,醫生會考慮每3個月隨訪1次;第2-3年,每3-6個月隨訪1次;之后每6個月隨訪1次。
隨訪項目包括血常規、生化、糖類抗原19-9(CA 19-9)、糖類抗原125(CA 125)、癌胚抗原(CEA)等血清腫瘤標志物,超聲、X線、胸部薄層CT掃描、上腹部增強CT等。隨訪時間至少5年。
懷疑肝轉移或骨轉移的患者,醫生會考慮加行肝臟磁共振成像(MRI)和骨掃描。對于晚期或合并遠處轉移的胰腺癌患者,醫生會至少每2-3個月隨訪1次。隨訪項目除了上面提到的各項指標外,必要時醫生會建議復查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
在了解了手術的重要性和術后并發癥相關知識后,也希望患者朋友們聽從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不要諱疾忌醫。要記住,更重要的是做好術后護理、積極留意、防范術后并發癥。邁過術后并發癥的這幾道坎,就離早日康復更近一步。
另外,你可能還想知道:
癌癥有哪些新型療法?
想要腫瘤不復發,這件事很重要
得了癌癥后,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延長生存?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健康榨知機】
在消息對話框回復:抗癌
獲取更多相關健康知識
參考資料
[1] 大贊!G2985次動車為救人破例臨停. Retrieved Mar 5, 2025, from https://news.ycwb.com/2025-03/03/content_53269631.htm
[2] 6旬老人胰腺癌術后大出血,血管介入2小時上演“生死時速”. Retrieved Mar 5, 2025,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QL0jFxn9FkDyY1pkJcAY7Q
[3]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胰腺疾病專業委員會, 中華外科雜志編輯部. 胰腺術后外科常見并發癥防治指南(2022) [J] . 中華外科雜志, 2023, 61(7) : 529-534. DOI: 10.3760/cma.j.cn112139-20230419-00173.
[4]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胰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2,38(5): 1006-1015.
[5] 鄒思奕, 王偉, 沈柏用. 胰腺術后患者乳糜瘺診療的研究進展 [J] .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8, 24(7) : 499-502. DOI: 10.3760/cma.j.issn.1007-8118.2018.07.018.
免責聲明: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 關注我們,掌握新鮮有料的健康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