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特朗普的做法,上臺之后,就全面提高了我們10%的關稅,而我們的反制也很快,直接禁止了一些關鍵稀有金屬的出口,但是美國經過評估之后,發現這個后果可以接受,于是特朗普在3月份又準備加征我們10%的關稅,下面就看我國會怎么應對了。
如果應對的好,直接打到美國的七寸上,讓美國不敢再次增加關稅,那么這可能就到頭了,不然美國就會一直增加,一直會加到60%。這是特朗普上任前說的,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
隱藏在稅率數字背后的,是場關于"脫鉤耐受力"的極限測試。當第一輪關稅重拳砸向出口企業,對手方在觀察產業鏈的承壓裂痕;當反擊手段被證明不痛不癢,下一輪打擊立即接踵而至。
增加關稅戰只是表象,美國真正要瓦解的是我們三十年搭建的經濟橋梁。就像拆解精密鐘表,美國想通過擰松關鍵螺絲,讓我們整個系統逐步停擺。
那些被推向風暴眼的出口企業,此刻正經歷冰火兩重天。能扛住稅率颶風的企業,將成為未來貿易戰的戰略資源,而那些依賴價格優勢的工廠,可能等不到明年圣誕訂單。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最危險的往往不是明面上的損失數字。而是我們企業的信用等級,網上有數據表明,今年跨境信用證違約率同比激增三倍,這種信用體系的動搖比關稅更致命。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當第一張貿易票據倒下,引發的可能是整個金融鏈條的崩塌。
關于這場關稅的競爭,博弈雙方此刻都在等待某個臨界點的到來。當稅率攀升至某個閾值,要么催生出繞過壁壘的"灰色通道",要么迫使我們的產業鏈完成重構。但是到了最后,終究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我們外交發言人說的好,中美兩國進行貿易戰、關稅戰,到最后傷害的都是兩個國家的人民,到了最后,可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