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因不愿每月支付200元購買吸入藥物,最終導致住院費用高達8000元;而那位25歲的女孩自從采納了我的建議,一年來確實節省了不少急診費用……”
哮喘病等慢性氣道疾病患者到底怎么做才最省錢?今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謝佳星教授通過兩個真實病例,為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
“每個月都花這筆錢真舍不得”是許多患者的小心思
謝教授的一位患者李先生,5年前出現哮喘癥狀。在此之前,他已有10年鼻炎病史。李先生也曾查了過敏原,但未發現對任何物質過敏。45歲那年由于工作勞累和壓力增大,他逐漸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偶爾伴有氣喘,經檢查確診為“嗜酸粒細胞性哮喘”。醫生囑咐他要堅持每天使用含有很少量激素的吸入藥控制,每個月需使用一支,同時要備一個沙丁胺醇氣霧劑隨身攜帶作為應急。
“他在使用吸入藥物一個月后,癥狀明顯改善,于是他認為每月200多元的吸入藥費用太貴,而沙丁胺醇氣霧劑一支才十幾塊錢又起效快,于是便停了這個吸入藥,只依賴于手里的沙丁胺醇氣霧劑來應對反反復復的氣喘和呼吸困難。不料一年后,他的癥狀惡化,肺功能極重度下降,血氧飽和度明顯降低,甚至夜間無法入睡,最終不得不住院治療。”
“‘每個月都花這筆錢真舍不得’,這正是許多像李先生這樣的哮喘患者的共同心思,包括其他慢性氣道疾病患者也多有類似情況發生。”謝教授講道。
一年不到1000元和一次急性加重住院,“經濟賬”一目了然
“我們來算一筆賬,每月一支吸入藥需要花費200多元,而沙丁胺醇氣霧劑只需要13元左右。這大概就是眾多哮喘患者寧愿發作時噴噴氣霧劑,也不愿意長期適應吸入藥的‘心病’所在。沙丁胺醇氣霧劑是應急用藥,雖短期內見效快,卻會因頻繁使用越來越不靈。李先生住院后,抽血發現嗜酸粒細胞很高,一氧化氮也非常高,住院一個多星期,輸注了很多激素才勉強控制下來,總共花費8000多元。”謝教授講道。
“盡管醫保報銷了他的大部分費用,但他仍需要自付3000元左右,再加因住院誤工帶來的損失,家人照顧消耗的時間和精力,綜合費用遠不止幾千元。住院還要打不少激素藥,短時間內大量的激素用藥,難免存在一些副作用。”
“相反,如果老老實實每個月購買一支吸入藥使用,絕大部分哮喘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控制或基本控制,這次住院的3000多元是完全可以節省下來的,而且還避免了反復氣喘、呼吸困難的辛苦,也不連累家人,也能避免住院打那么多激素針。因為國家現在有醫保政策,尤其廣大城市的職工醫保人群都能辦理哮喘的慢性病門診,部分地區的農村合作醫療對于慢性病也有部分補助,可咨詢當地醫保和醫生后辦理相關手續。哮喘的慢性病門診基本上每個月就有100-200元的補助,可基本覆蓋購買這支吸入藥的錢,前提是患者堅持每個月復診和開藥。這樣算下來,一年也用不到1000元。更避免了哮喘發作的誤工誤學,這筆‘經濟賬’哪個更劃算一目了然。”
不聽醫生話改造環境,“只顧眼前”也費錢!
謝教授的另一位患者小鈺,25歲,她從小因螨蟲過敏罹患“過敏性哮喘”,兩年前因長期住在公司職工宿舍,通風條件較差,居住環境不衛生,加上想著增加收入就拼命熬夜加班,休息不好,導致經常哮喘發作,發作了因擔心請假扣工資不復診而是嚴重了夜間經常急診就診打吊針,每個月都要花費好幾百甚至上千元。
“一年前當她來我的哮喘門診就診,抽血查過敏原,發現她螨蟲的過敏原都達到了5級以上,說明過敏很嚴重,肺功能也不理想。我幫她分析,建議她在公司附近單獨租一個條件更好的居住環境,勤打掃各個容易堆積塵螨的角落,同時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加班,雖然這樣收入略減少,但大概率能夠減少她的哮喘發作頻率,簡單的說熬夜加班多掙的錢還不夠哮喘發作看急診,實際上如果一年里控制得好,完全可以節省下過去頻繁上急診的治療費用,對身體恢復也有好處。”
“后來,她調整了工作節奏,也終于選擇了一處通風和陽光良好的環境居住,同時購買了吸塵器加強吸塵除螨,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床上用品也做到了經常清洗和曬太陽……去年整整一年她的哮喘都沒再急性發作過,每次復診病情都十分穩定。”
謝教授告訴我們,小鈺這樣的例子其實并不少,過去他也曾建議過許多患者要注意平衡工作與生活,同時花一筆時間精力和錢來改善居住環境,但有些患者并不會聽從建議,而是“只顧眼前”一兩次的治療效果,結果算算“長期賬”就會發現并不實惠。
有了這幾條省錢“秘訣”真是不一樣
“慢性氣道疾病患者是個龐大的群體,比如哮喘,治療上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怎么才能最省錢,首先記住一個核心就是‘預防投入>治療支出’。我總結了以下這六條省錢‘秘訣’,記牢不吃經濟虧。”謝教授提醒。
1、控制藥物不妥協。堅持使用醫保覆蓋的吸入藥物(約200元/月),避免因停藥導致急性發作,看似每月小額支出,實則避免萬元級住院費用及誤工損失;
2、巧用慢性病醫保。主動申辦哮喘門診慢病補助(多數城市月補200元),可實現控制藥物基本“零自費”,政策紅利要用足;
3、環境改造即投資。明確螨蟲過敏的患者需優先改善居住環境(如購置除螨設備/選擇通風居所),短期投入可省去頻繁急診的隱形成本(年均節省超5000元);
4、應急藥物≠常規治療。沙丁胺醇等短效藥月均13元看似便宜,但長期依賴會降低敏感性,最終誘發重癥住院(費用激增幾十倍),須嚴格遵循“救急才用”的原則;
5、定期復診防惡化。定期復查血常規、一氧化氮、肺功能檢測(醫保報銷),及時調整用藥方案,避免肺功能不可逆損傷帶來的終身治療負擔;
6、平衡工作和生活。可能少掙錢但身體好了更省錢。
“有個很形象的比喻就是‘1:9成本法則’,意思是您前期只要投入1元規范治療,就可以避免后期您花9元的搶救費用,這就是健康資產管理的思維。”謝教授講道。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謝佳星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編專著《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相關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主要方向:重度難治性哮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疾病。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