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喬峰要走,你們誰能抵擋?”
僅一句臺詞,就把人帶回了金庸的武俠世界。
一身俠肝義膽的喬峰,憑借著至高境界的降龍十八掌叱咤武林。
他正直、慷慨、固執、愛恨分明、充滿俠義精神,他被眾人奉為大俠,卻因自己的身世糾結一生。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筆下的經典武俠作品,也是導演、制片人們的寵兒,先后翻拍了數個版本。
其中97版黃日華主演的《天龍八部》造就了收視傳奇,一舉斬獲了1997年亞洲電視劇收視率第一的成績。
酣暢淋漓的武打戲,俠肝義膽的兄弟情,蕩氣回腸的家國愛恨情仇,讓這部劇成為了經典。
在被引入到內地后,更是同時在5個衛視臺和34個省級電視臺播出。
而且無論在哪個臺播出,都能拿下收視第一的成績。
97版本的成功,除了劇本,攝制組和演員們也功不可沒。
他們在幕后為劇集的付出,造就了如此經典的一部作品。
01、很窮的劇組
當年,97版《天龍八部》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伴隨成功而來的也有著不小的爭議。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場景過于單一,而且主演喬峰的衣服沒幾件。
這就不得不提當年的劇組有多窮了。
當時拍攝時有個場景是在山上,劇組當初說的是可以去武夷山,后來因為時間緊迫,改為了香港的大嶼山。
最后發現去大嶼山還需要坐船,經費在燃燒,最終改成了電視臺的后山。
此外,陳浩民還透露,段譽的凌波微步都是他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也“多虧了”劇組的窮。
起初段譽的凌波微步是借助威亞來完成,但后來經費緊張到沒錢租設備。
最后是由陳浩民完全要靠自己對動作的理解,自己來完成的,這就不得不感慨演員的敬業了。
而且陳浩民的第一場打戲,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卻也花了整整21天來拍攝,只為演繹出角色最佳的狀態。
02、樊少皇頭皮被曬脫皮,鳩摩智吃到自己“耳垂”
當時在拍攝的時候正值盛夏,但是古裝劇中的服飾卻是里三層外三層的厚,為此很多演員的身上都捂出了痱子。
其中飾演虛竹的樊少皇更為嚴重,由于總是在炎炎烈日下暴曬。
再加上本就沒有頭發的頭皮更加脆弱,因此常常被曬到脫皮。
而且為了更好地拍戲,總是會用化妝品遮蓋,導致他的頭皮又痛又癢。
在一眾演員中,最“舒服”的莫過于鳩摩智了。
他每次出場都是衣著清涼、穿著拖鞋,在炎熱的環境里可謂是很舒適了。
不過也有令鳩摩智飾演者李國麟頭疼不已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假耳垂。
由于打戲很多,他的耳垂經常被打掉。
甚至一次吃飯的時候,李國麟吃到了一塊咬不爛的“肉”,最后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假耳垂。
不過就算條件惡劣,但是演員們都很好地完成了演出,造就了一個個經典的角色。
03、10分鐘打戲拍攝40天
提到窮,劇組是真的窮;提到敬業,演員也是真的敬業。
除了自己完成凌波微步的陳浩民,頭皮被曬脫皮的樊少皇,飾演喬峰的黃日華也是敬業的代表。
在第一集中,剛出場的喬峰英姿颯爽、武藝高強,妥妥一個大俠的形象。
誰知“劇中10分鐘,臺下40天”。
為了拍好這個場景,展現喬峰的大俠風范,這段打戲黃日華足足拍攝了40天。
每天都在騎馬、打斗、吊威亞,雖然很累,雖然是重復的動作,但是黃日華依然很重視。
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直到導演滿意、自己也滿意。
也正是如此,喬峰這個角色被黃日華塑造得非常成功,觀眾們紛紛稱,他就是“喬峰本峰”。
04、喬峰帽子的秘密
看過97版《天龍八部》的人都知道,喬峰時時刻刻都戴著一頂帽子。
很多觀眾戲稱,喬峰帽子里藏著一個音響,所以他一出場背景樂就響了起來。
其實,在這一版中,黃日華飾演的喬峰一直戴著帽子是有設計在里面的。
在原著中,喬峰是個身材高大的大俠,但現實中的黃日華,卻是“俠氣有余,身高不足”。
身高178的他,在幾乎同等身高的樊少皇和陳浩民面前,更是顯得有些氣勢不足。
于是化妝師就想出了用帽子來提升身高、增加氣場的辦法。
于是乎,在這版的《天龍八部》中,無論嚴寒酷暑,大家都會看到戴著帽子的喬峰。
不過即使戴著帽子,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不僅沒有抹殺喬峰的氣勢,更是給他平添一份江湖感,這也許就是細節的重要性。
05、經典的背景樂
除了角色和劇情,這部劇的背景樂、主題曲也是經典之作。
據統計,單單這一部電視劇的原聲配樂就多達44首。
可以說很多經典的場景都用了不同的配樂,來烘托當時的氛圍。
除了原聲配樂,其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主題曲《難念的經》了。
當時在創作這首主題曲時,作者為了信佛的金庸,翻遍了整部金剛經。
把很多佛理論點加入到了歌詞中,很符合《天龍八部》這部劇的格調,但卻苦了原唱周華健。
因為很多佛理讀起來都是很拗口的,更別說唱出來了。
但周華健還是憑借扎實的唱功,將這首歌完美演繹出來,成就了一首經典歌曲。
不過,據傳這首歌被周華健視為“不想再唱第二遍的歌曲”。
還有觀眾戲稱,降龍十八掌都學會了,還學不會這首歌,可見其歌詞的難度。
即使如此,只要這首歌的前奏一響,就瞬間把人代入到了那個忠肝義膽的武俠世界。
現如今,距離《天龍八部》的首次播出已經過去了28年。
這期間也出現過不少版本的《天龍八部》,但是都無法取代97版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這就是金庸筆下的武俠,是我們心馳神往的江湖吧。(撰文:西窗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