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感劇《六姊妹》除了主要講述何家六姐妹的故事之外,還以三個家庭的變遷來揭示了時代給各自家庭帶來的巨變。
大結局時,何家表面看似圓滿幸福,但也留有些許遺憾。
其他兩家更讓人感慨萬千:與何家關系很近的劉媽家再次背井離鄉,讓人唏噓不已;而與何家之前一直作對的湯家,更是令人倍感凄慘。
三個不同家庭,三個大不同的結局
故事主角的老何家的結局是,因母親劉美心賣掉醬菜秘方,將所得60萬元平均分成10萬元的6張存折分給6個女兒,以“財散人聚”的方式,將一家人再次凝聚在一起,而顯得很是圓滿。
劉媽家的結局是,兒子張秋林與兒媳孟莎復婚,再次離開淮南;女兒張秋芳因丈夫湯振民去世,離開湯家,去在上海的女兒湯小芳的家生活,而劉媽也因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不得不離開淮南,跟著女兒張秋芳生活。于是,早年從江都遷到淮南的劉媽家,落得再次背井離鄉。
而三代男丁興旺的湯家,卻因種種因素,最終斷子絕孫,家庭敗落。
大老湯因糖尿病去世后,大老湯的妻子也因病而終。不久后,小兒子湯振民因病猝死牌桌,而大兒子湯為民在女兒婚禮前夕因一杯酒而喪命;二兒子湯幼民因身體不好未育,生活常年過得不順心。
由此看來,看似強勢的湯家,竟是全劇最悲劇的存在。湯家的終局是:兒子因遺傳病早逝,兒媳守寡遠走,家族徹底走向敗落。
湯家敗落的背后不僅是命運的嘲弄,更是人性狹隘與教育失格的代價。
01
湯家的悲劇從大老湯和湯婆子的教育中便埋下伏筆。作為何家的宿敵,大老湯一生都在用舉報、誣陷等手段打壓何常勝,甚至因年輕時暗戀劉美心未果而扭曲成恨。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事風格,潛移默化影響了三個兒子。
長子湯為民懦弱退縮,面對家庭阻撓與何家麗的感情時,只會用“寫保證書”的荒唐方式逃避。
次子湯幼民因無法生育而心理扭曲,霸占家產、趕走大嫂張秋芳,活成孤家寡人。
幼子湯振民沉迷賭博,出軌離婚后猝死牌桌,連親生兒子湯洋洋都視他為恥辱。
家教是命運的種子,湯家播下的是嫉妒與算計,收獲的只能是枯萎與凋零。
02
湯家的糖尿病遺傳病,像一柄懸頂之劍。大老湯失明自殺、湯振民心臟病猝死、湯為民因并發癥暴斃,看似是醫學悲劇,實則是家族劣根性的外化。
劇中借張秋芳之口點破:“湯家男人短命,一半因基因,一半因德行。”
更諷刺的是,唯一幸存者湯幼民因無法生育,反而“逃過一劫”,但他貪婪爭奪遺產、逼走親人,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絕后”。
這種血脈詛咒,與何家六姊妹雖無兒子卻團結向上的生命力形成鮮明對比。
基因是命運的詛咒,但德行才是破解詛咒的鑰匙。
03
湯家的衰敗并非偶然。大老湯舉報何常勝貪污、湯婆子辱罵何家麗“勾引男人”,這些惡行最終以更慘烈的方式回饋自身。
大老湯晚年雙目失明,喝農藥自殺前哀嘆:“我這輩子最恨何家,最后卻活成了何家的笑話。”
湯振民出軌離婚后,兒子湯洋洋拒絕認父,甚至直言:“我姓湯是恥辱。”
唯一重情義的張秋芳,在丈夫死后帶著湯家血脈,女兒湯小芳遠走上海,徹底割裂與湯家的聯系。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湯家的長輩大老湯用半生欺負何家,最終被時代和人性雙重拋棄。
04
湯家的悲劇讓人想起《左傳》中的警示:“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個家族的興衰,從不取決于子嗣多寡,而在于德行與格局。
何家六姊妹雖無兒子,卻以堅韌和團結撐起家族;湯家三個兒子看似人丁興旺,卻因自私與狹隘走向絕路。
正如劇中劉美心對何家麗所說:“家不是靠男人撐門面,是靠心撐起來的。”
湯家的故事,是一面照見人性的鏡子:命運從不偏袒作惡者,真正的絕戶,從來不是沒有兒子,而是失了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