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然 編輯|魏曉
“DeepSeek給上一批公司帶來的,是技術路徑、訓練成本和市場認可的三重降維打擊,看不到商業閉環的有些已經在考慮怎么體面退場了。”
昨日,在明星AI初創公司百川智能曝出大規模裁員及業務線裁撤后,行業分析師徐睿同AI藍媒匯分享他關于“上一批公司”的看法:上一批說的已經不是幾年前撐到現在的商湯曠視,就是去年瘋搶的六小龍。
“行業分化在加速,關鍵是有看得見的業務。”
百川智能、月之暗面、MiniMax等等這些一度被資本追捧、風光無限“新AI六小龍”,在由DeepSeek掀起的技術革新和效率革命浪潮中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被迫提前進入了戰略收縮期:或大幅裁員降本、或分拆非核心業務,更有甚者直接傳出創始團隊尋求退出的消息。
當然也有例外:六小龍中的零一萬物抱上阿里大腿模塊化分批“上岸”,智譜toB業務進一步落地后再度喜提融資。
據智能超參數統計,2024全年國內大模型廠商中標榜單中,有且僅有智譜一家擠進了榜單前列,且與頭部大廠訊飛、百度差距明顯,但這已是最好的一位——百川智能、零一萬物、階躍星辰這三家大模型獨角獸企業在2024年的中標項目,該機構稱只有一到兩個。
圖源/智能超參數
從技術路徑到商業模式的全面分化釋放出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行業又一輪殘酷洗牌即將開始,
畢竟,DeepSeek開年就為行業重新設立了標桿,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則是百川智能這批遲遲未能打通路徑穩定造血的玩家,若依然處于燒錢狀態。資本和用戶離去后,新的一年只會加速衰亡。
砍掉非核心業務聚焦主航道,新貴們的主線任務暫時只剩一項:留在牌桌。
節流與聚焦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百川智能toB業務先后進行了兩次大幅度架構調整。
2025年2月19日,原屬于百川智能toB業務團隊的PE團隊(提示詞工程團隊),調至統管算法團隊和C端產品的產研組;3月3日,主要負責金融行業toB業務的B端組也在公司內部的“優化調整”中被大幅裁撤。
關于這次調整,百川智能方面的解釋是“集中資源、聚焦核心業務”,公司聯合創始人茹立云表示,百川智能正在調整戰略方向、聚焦醫療領域。
此番動作并非急病亂投醫,醫療和金融本是公司業務層面主要仰賴的兩條腿。
2024年10月,百川智能曾推出了行業領先的“一站式大模型商業化解決方案”,兩個月后又掏出了“金融專業能力和場景應用能力大幅領先GPT-4o”的Baichuan4-Finance。智能涌現報道稱,自2024年起,軟通動力、信達雅、達觀數據等都已成為百川在金融領域的客戶。
但在這兩條核心業務線當中,2025年的百川智能也不得不做出取舍。
分析人士對AI藍媒匯指出,百川選擇“棄文從醫”,就是要在現階段集中優勢資源,把長板穩住甚至更進一步延伸。
“以通用大模型為焦點的‘百模大戰’快要見分曉了,ds的成功案例在前,市場不太會再去為技術理想主義買單,企業需要能證明每筆投入的回報。”
具體業務上,就是從大而全轉向小而精,從一個小的細分里做出大業務:“AI醫療概念在現階段愈發被認為是剛需,供小于求的環境里競爭尚未激烈,何況百川在這塊布局很早,集中資源方便未來進一步卡位。”
機構統計的25年2月大模型項目行業分布中,醫療領域并未上榜,劃歸其他。在相對藍海的市場中站穩,成為百川智能眼前可行的目標。
圖源/智能超參數
“淘汰賽里,技術過硬的前提下和業務有效結合才算護城河。”
目前比較樂觀的是,在AI醫療領域,百川智能的能力和成績確實非常過硬,通用醫療增強大模型不僅在 USMLE(美國醫考)的評測中超越了 GPT-4,并且在由醫生(協和、北醫等頭部三甲高年資主任、主治醫師)和心理學專家作為評測主體,對模型進行多角度評測的真實人工評測中,同樣超越了GPT-4。
百川智能創始人、CEO王小川此前對外發聲時,已經將公司定義為“一家專注醫療的通用大模型公司”。
此番取舍,正是“專注醫療”的具象表達。
平衡與生存
百川智能的調整是一個縮影,大模型行業的新一輪洗牌進行時的縮影。
目前來看,我們似乎很難將“AI 六小龍”節衣縮食、斷尾求生的落寞歸咎于單純的技術失敗。當被證實為“更優”的解法出現,跑在同一時段但不同方向的選手們勢必要根據領先者做出調整:同路的加速追趕、跑偏的及時止損,大概是技術理想主義在遭遇現實生存法則后的必然結果。
“百模大戰”期間高舉高打的擴張模式,在過去兩年里被證實為無法形成合理回報,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匹配成為2025年之后的主基調。
投資機構內部人士向AI藍媒匯表示,現階段大家對模型層的投資趨于理性和謹慎,DeepSeek沖擊之后,AI六小龍這類公司能否跟上節奏,將技術從實驗室推向市場進而產生實際收益,是未來一段時間觀望的重點。
“DeepSeek的出現加劇了馬太效應,接下來除非是哪個大模型有一個技術上質的飛躍,不然的話就是比誰商業變現更好。”
企查查顯示,百川智能的融資進程依然停留在去年7月的A輪,傳聞以200億元估值開啟的B輪融資遲遲不見進展。
作為對比,同為六小龍的智譜AI,3月3日方才宣布完成一筆金額超10億元的戰略融資,參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最新估值已達300億元。
百川此番調整,其實就提供了一個當前形勢下務實的“減法”案例:從追求全面布局到優化成本可控,在保證模型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非核心業務的資源消耗,以便聚焦醫療這些高價值領域,避免陷入泛化競爭的泥潭。
前文提及的通用醫療增強大模型,據悉是在Baichuan 4的基礎上,進行了萬億token級的專業醫療知識增強訓練,全科醫學知識能力世界第一,在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題目測試中,準確率超過94%。
而在此基礎上研發的AI全科醫生線上問診能力已與三甲醫院在線主治醫生持平,而AI兒科醫生的能力更是超過三甲在線主治醫生,并且已在全國多所醫院初步落地應用。
長板的價值就在于此,通過深入挖掘特定領域需求,給優勢技術找到盈利落點。
誰能更快找到這個落點踩穩,誰就能在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中幸存。
Lanmeih/今日話題
你看好AI六小龍的前景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