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貿職業學院
招生就業處副處長 任雅彬
每年的高職院校自主招生,都牽動著廣大考生及家長的心。為了幫助考生們選到一門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教育頭條特邀北京經貿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任雅彬進行專訪。
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前身為中華社會大學,是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北京市教委主管,具有獨立頒發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資格的全日制民辦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始建于1982年,由聶真、劉達等老一輩教育家發起建立,1996年國家財政資助2820萬元籌建良鄉新校區,2002年更名為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近3000人。學校位于北京市良鄉大學城,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毗鄰,地鐵房山線直達,交通便捷,環境優雅,學術文化氛圍濃厚。
采訪中,任雅彬副處長結合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的自身情況,詳細解答了教育頭條提出的問題。
請問學校如何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以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為例,學校以創新為引領,秉持“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養社會責任感強、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學校以優質服務為宗旨,高質量就業為導向,確立了“教學為中心,育人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弘揚“自強礪志、尚德樹人”的核心文化。
學校立足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在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培育奉獻社會意識”的辦學特色,構建了“一主多元”的辦學格局。
學校積極推進重點專業建設,緊密圍繞行業發展趨勢和產業變革需求,依托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的深度協同,持續優化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構建了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精準對接行業需求,學校致力于培養具備扎實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助力學生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管理科學、質量優良、特色鮮明的知名高職院校。
哪些專業在未來就業市場中更有發展潛力?
基于我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大數據及智慧服務領域人才缺口顯著。選擇相關專業進行深耕,精進自身技能,將有助于學生贏得就業優勢。我將以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的三個專業為例,解讀專業的就業市場以及學生職業規劃路徑。
一、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我校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作為重點建設的特色專業,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深度合作,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產業集群,構建了獨特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本專業專注于培養新興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型科技專才,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內容生成(AIGC)和大模型訓練等前沿方向,致力于培養行業先鋒。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顛覆性變革,對復合型人才需求激增。本專業緊密貼合行業需求,重點錘煉學生在AI核心技術領域的應用能力。課程涵蓋大模型訓練、數據準備與清洗、AI內容生成、AI交互設計等前沿技術,旨在培育學生的全面技術能力和創新思維。
通過深度的校企合作,學生在校期間即可接觸并深入了解行業實際需求,三年級起可參與企業主辦的帶薪頂崗實踐,畢業時更有企業直接提供就業推薦,為學生的職業發展保駕護航。本專業實施雙證書教育,畢業生不僅可獲得畢業證書,還將獲得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的AIGC職業技能證書,為學生增添就業競爭力。與“北明軟件”、“智聯招聘”、“東方魂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攜手,本專業畢業生將迅速成長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稀缺人才,享受良好的薪資待遇和廣闊的職業前景。
二、大數據與會計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我校與多家企業深度合作、按需培養的重點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現代經濟與科技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本專業學生將系統掌握會計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能,同時精通大數據分析技術,以滿足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領域的多元化需求。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正深刻改變會計行業的工作模式。本專業因此致力于培養既具備會計專業技能,又擁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課程設置覆蓋會計學基本理論、方法、技能,以及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稅務等專業領域,同時深入講解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
本專業特色鮮明,強調數據驅動決策、智能化賬務處理、復合型人才培養及實踐應用能力塑造。學生將融合經濟學、管理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知識,不僅精通傳統會計專業知識,還能熟練應用大數據技術及數據分析工具,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勝任多元化崗位。此外,本專業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開展真實項目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在實戰中積累經驗,將理論知識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培養實踐創新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確保學生畢業后能迅速融入企業工作環境,發揮專業優勢。
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我校融合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健康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培養具備跨學科綜合素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專業。課程設置涵蓋老齡事業與產業發展、康養政策法規與標準、老年服務禮儀與溝通、老年人能力評估實務等核心內容,確保學生全面掌握智慧養老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在教學模式上,本專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包括混合式教學、項目化教學等,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學生能夠參與豐富的實踐項目,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升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我校與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小康之家養老照料中心、北京誠和敬朱辛莊長者公館、北京康語軒老年公寓等多家單位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共建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專業技能培訓機會,同時為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供了堅實保障。
畢業生可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機構、醫療機構、社區服務中心等領域工作。本專業緊密結合行業發展趨勢,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致力于為智慧養老行業輸送具備專業養老服務知識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質人才,為推動養老事業的智能化、專業化發展貢獻力量。
文字:苑培祥
編輯:周 靜
校對:劉佩欽
美編:劉 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