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休五年半的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中海油)原副總經理袁光宇,3月1日官宣被查,成為2025年首名落馬的能源系國企前高管。
中紀委去年1月首次把能源列入反腐前三大重點領域后,中海油成為國資央企反腐目標,多名高管相繼被查。
其中,已退休四年、曾擔任中海油總公司董事長的王宜林去年2月落馬;2023年底從中海油副董事長、總經理任上退休的李勇3月被查;中國海油原副總裁方志4月落馬;原中海油服公司董事長齊美勝5月被查。
去年7月,中海油再有四人同日被查,其中三人就職經歷集中在中海油服與渤海油田。
當中海油高管們排著隊走進紀委大門時,我們終于懂了什么叫“原油的盡頭是牢房,壟斷的盡頭是腐敗”,我們也終于看清了國企反腐的終極真相:退休不是終點,而是“二進宮”的起點。
結合反腐專家克里特加德的“腐敗=壟斷+任性-監督”公式,中海油簡直是用教科書式操作演繹了什么叫“國企貪腐模擬器”。
1
中海油堪稱腐敗界的“三好學生”:壟斷玩得溜,撈錢手速快,退休后還能刷新“貪腐保質期”。
中海油是中國唯一擁有海洋油氣開采許可的企業,占據中國海上油氣開發的絕對主導地位。國務院規定國內海上油氣勘探權僅限 “三桶油”,而中海油獨占 95% 海域資源。
這樣的壟斷地位,貪腐起來可是無人能敵。
領導們掌握著“海底撈金術”。
袁光宇2016-2019年任副總,三年間“潛規則”了油田多少項目?王宜林更絕,退休四年還能被揪出3500萬贓款,證明中海油的腐敗就像深海油田——抽得越深,油(賄)越多。領導們都有“點石成金術”。
李勇從副董事長位子退休三個月就被查,說明中海油的離任審計約等于“走過場”。
齊美勝大肆撈錢卻能安然退休——直到反腐風暴把他從高爾夫球場拽進審訊室。
2023年7月,中海油服與渤海油田四人同日被查,網友辣評:“這哪是反腐?分明是海底貪腐集團集體浮出水面換氣!”
能從3000米海底抽油,卻查不清辦公室抽屜里的黑錢?中紀委用行動證明,反腐雷達比聲吶好使。
退休不是護身符。只有紀委來了,他們才輸。
2
這些貪官們,早已形成自己的“商業閉環”。王宜林們左手批項目,右手收回扣,把國家油庫變成自家ATM機,實現了“貪腐永動機”。
袁光宇退休5年半還被揪出來,證明中海油的腐敗就像陳年老油垢——不用鋼絲球根本刷不掉。
紀委一出手,就發現居然是俄羅斯套娃:抓完王宜林冒出李勇,辦完李勇還有方志,抓了方志再補上齊美勝……現在又冒出袁光宇,這劇情比《人民的名義》刺激多了。
壟斷企業更需透明化,而且這種透明化要到“海底級”。
海上鉆井平臺的每一桶油的成本明細,能不能實時上傳區塊鏈,讓領導知道:海底也有陽光照得到的地方。
問責制能否追求領導責任?高管離任后十年內被查,將其“帶病提拔”的上級沒有責任嗎?
克里特加德開出的解藥很清楚:讓民營油企參與海上招標,當中海油發現隔壁“東海石油公司”報價更低時,才會想起“降本增效”不是句空話。
當中海油學會用克里特加德公式搞反腐而不是搞錢時,當領導們明白“退休金比贓款更安全”時,當“海上油氣巨頭”不再等于“貪腐重災區”時——才能真正實現“深海掘金,清水出油”的能源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