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雙方博弈,應該努力把一輸一贏局面變成雙贏局面,真正的國際合作,同樣應該致力于雙贏局面,一者大贏、一者大輸永遠沒辦法持續下去,無論爭吵還是罵戰僅是博弈手段,最終都需要奔著合作雙贏的目的而去,與那些國家尊嚴、面子相比,國家利益才最重要。
1、中美關稅大戰現實
美國特朗普總統才上任就在2月1日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然后于2月27日再次宣布對所有中國商品再加征10%,一個月對中國商品加征20%關稅,無疑把中國逼到墻角。
中國迅速做出應對,宣布對美國的雞肉、平方米、小麥和棉花等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和牛肉等產品加征10%關稅,必須禮尚往來。
相比于美國對全部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價值總額高達4500億美元,中國加征關稅的美國商品價值僅210億美元,雖然表示中國將奉陪美國的關稅戰,但關稅金額上表現出無比克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5812.2億美元,美國對中國出口僅1747.3億美元,美國對中國出口僅是中國出口美國的三成,為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中國必須克制。
2、美國為什么加征關稅
中國加強基礎建設投資,變農村龐大的廉價勞動力為產業工人,向美國出口大量工業品,一方面向美國輸送廉價商品,另一方面摧毀美國國內工業企業,結果是美國產生大量貿易逆差,可以看作一方面美國一方面吃下廉價食品,但另一方面為還債大量失血,對中國逆差失血4000多億美元,對全球逆差總額達到9180億美元。
這樣的美國就像奶牛,雖然被中國產品供養,卻日漸喪失覓食能力,而且為償還供養喪失大量血液,因此美國為了避免越來越失血的困境,開始希望自力更生,提高關稅一方面可以減少進口,另一方面可以鼓勵企業在美國設廠,從而平衡美國進口失血和自力更生造血的良性循環,中國作為美國貿易逆差第一大國,被加征關稅實首當其沖,美國不過做正常事。
3、中美合作雙贏機會
有人總想美國有多壞,其實美國只是不關心別人而已,美國就像漢唐時期中國,自認承擔天命的世界中心,才不貪圖別國芝麻利益,反而對外無償援助比例最高,芝麻利益自然不值得不關心,如果是西瓜利益則能引起興趣。
雖然中國經濟規模很大,但對外資開放仍是少數,按照入世承諾加大開放,引入更多美國先進企業,深度牢牢綁定中美利益,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是——放外資企業進入,反而能加速中國同行企業競爭力,拒絕外資進入只會喪失壟斷企業競爭力,茍且在補貼呵護下成為見不得風吹雨打的柔弱小草。
中國企業無法只靠廉價勞動力取勝,由農民提供的廉價勞動力人口紅利已經在逐漸消失,中國企業再不能只以出口為主,需要進入到美國市場參與企業競爭,再不能是只賺出口天量商品的薄利,只會引起貿易沖突而已。
關稅會快速拉高物價上漲,美國人終將承擔不起高額關稅,不過是與中國博弈手段,美國總統終會被民意影響做出改變,難以承受以高物價為代價的關稅,終究要回到現實上來,這個現實讓美國人能買到低價產品,讓美國藍領就業變好,讓美國企業能在中國市場分一大杯羹,這一切都有賴于中美合作。
需要中國更加開放市場,進口美國廉價的優勢產品,更需要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參與競爭,也引入更多美資企業,根本上還要擴大中國消費市場規模,壓縮投資金額和比例,因為投資幾乎腰斬中國市場吸引力。中國居民消費占GDP比例僅37%,美國居民消費占68.8%,雖然中國GDP是美國的6成,居民消費市場才到美國1/3,吸引力比美國小太多,只因為中國投資占GDP高達40%。
只要縮減投資支出,基礎設施投資已經過剩,不再需要天量投資,居民消費市場規模就能快速上升,如果達到亞太經合組織平均的65%,居民消費市場違規增加7成,對美國企業將擁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有助深度綁定中美利益,在關稅戰中才有更多牌打,在沖突中加深合作,而不是互相敵視中成為死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