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客公社 王易新
2小時大定10000臺的小米Su7Ultra里,藏著“揚州造”。
據汽車供應商網披露的小米Su7Ultra供應商清單,揚杰科技作為小米Su7Ultra的供應商之一,為其提供了被稱為電控系統的"心臟"的IGBT功率模塊。
IGBT功率模塊是一種電子元件,可以快速、高效地控制電流,幫助車輛的動力系統更好地工作。
作為“制造業單項冠軍”,揚杰科技是國內少數集半導體分立器件芯片設計制造、器件封裝測試、終端銷售與服務等產業鏈垂直一體化(IDM)的杰出廠商。
公司于2006年成立于揚州,2014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往后10年間先后實現了營收、凈利潤和市值的3個10倍增長。
而 這組“經營神話”般的數據背后,是一位“70后”揚州鐵娘子——梁勤。
25年完成一場
“貿工技”的華麗轉身
1971年,梁勤出生于揚州,中專時期學習電氣技術專業,1989年畢業后進入揚州大酒店從事工會工作,期間考取大專,學習工商管理課程。
1993年,出于對電子行業的熱愛,梁勤進入一家臺資電子公司,一干就是7年,從產品銷售成長為銷售經理,在功率半導體業內闖出一方“小天地”,有著不錯的薪酬。
但梁勤覺得還不夠,她想要一片真正屬于自己的天地。
2000年,29歲的梁勤帶著10個小伙伴和100萬注冊資金,創立了一家貿易公司,主要做半導體行業的品牌代理。第二年,公司銷售額就到達1000萬元。
后來,揚州市鼓勵企業轉向實業,梁勤便抱著“做揚州最杰出的企業”的愿景,帶領公司開始從貿易到制造的第一次轉型:發力封裝廠,逐漸成長為一家芯片、二極管、整流橋等半導體分立器件領域的專業制造公司。
2008年金融危機時,大部分企業都在觀望、收縮狀態,梁勤則帶領揚杰科技開始了從封測制造到晶圓先進制造的第二次轉型:她引進了一支技術團隊, 決定投資建設4寸晶圓生產線。認定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后,她借了2000萬元的“第一筆貸款”,扛著風險進行擴張。
事實證明,梁勤“賭”對了。生產線投后不僅供不應求,也順利讓公司擁有了晶圓、封裝、營銷一整條線的設計制造能力,能夠通吃產業鏈的利潤。
期間,梁勤更加體會到“企業的未來還是要靠研發和創新”。
隨著行業回暖增長和公司的高速發展,2014年,梁勤帶領揚杰科技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揚州半導體產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2022年,揚杰科技營收達到54.04億,凈利潤達到10.6億。相比2013年的5億和1億,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全部翻了剛好10倍。 此外, 揚杰科技總市值從 上市第一天的23億, 到2022年3 月最高一度突破400億,期間同樣 翻過了一個10倍。
可以說,從2013年到2022年,公司創造了營收、凈利潤、總市值3個“十年十倍”的“經營神話”。
步履不停的梁勤,隨后又帶領公司開始了從先進制造到研發型企業的第三次轉型:大力設置海外、國內的研發機構。
隨著25年來的3次關鍵轉型,揚杰科技逐漸實現了“貿工技”的華麗轉身。
如今,揚杰科技已經成長為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龍頭企業, 功率二極管市占率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整流橋和光伏旁路二極管市占率均位居全球第一,并獲得第八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揚杰科技不僅成功進入小米的供應鏈體系,還通過代理商向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英偉達提供MOS、二三極管等功率器件產品。
小米與江蘇的羈絆
正越來越深
事實上,在網絡綜合的小米Su7Ultra供應商名單中,除了揚杰科技,還有多家江蘇本土企業,如提供AR-HUD抬頭顯示系統的澤景電子、提供碳纖維覆蓋件的中簡科技等。此外,名單中的寧德時代、博世等全球行業龍頭也在江蘇有著深度布局。
(綜合網絡整理,素材來源:汽車供應商網、小米等)
此外,小米SU7的核心零部件也有不少常州造的身影,如江蘇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組,森薩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的空氣懸架壓力傳感器、熱管理溫度壓力傳感器、電子轉速傳感器、胎壓傳感器,斯泰必魯斯(江蘇)有限公司的引擎蓋氣彈簧等,均為常州造。
可見,小米汽車和江蘇的羈絆不容小覷。
其實,早在小米汽車正式注冊的2021年,我們就關注了其在汽車供應鏈上 的布局:投資動作基本上覆蓋了智能汽車供應鏈各個環節。
其中,江蘇憑借其相對完整的新能源整車制造產業鏈,成為小米重點布局的區域之一,具體來看:
1、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海之博(蘇州)獲得由順為資本數千萬元的獨家投資。
2、電動電池研發生產商——蜂巢能源(常州)獲得由小米集團億元級的增持。
3、激光雷達自動駕駛——圖達通(蘇州)獲得由順為資本跟投的B+輪融資。
4、車載HUD設備—— 獲得由順為資本領投的約3億元C+輪融資。
5、車載通訊芯片——裕太微(蘇州)獲得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的戰略投資。
(以上融資事件發生時間為2021年6~8月)
而根據創客公社2024年江蘇投融資數據報告,我們發現,小米集團在江蘇的投資布局正不斷擴大,覆蓋了智能裝備、集成電路、化工產業、機器人、新材料等眾多產業,呈現多元化:
1、直驅電機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半年內連獲小米2輪投資。
2、自動駕駛芯片研發商——新芯航途(蘇州)獲得由順為資本參投的天使輪融資。
3、油脂類化學品合成生物制造商——脂禾生物(常州)獲得由順為資本參投的Pre-A輪。
4、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研發——碳少科技(南京)獲得由小米集團與順為資本共同投資的天使輪融資。
5、泳池智能清潔機器人研發商——星邁創新(蘇州)獲得由順為資本跟投的超5億元A輪融資。
6、建筑機器人研發制造商——筑領科技(南京)獲得由順為資本領投的近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
7、創新金屬材料研 產銷平臺——易弗明(蘇州)獲得由小米集團投資的一輪戰略投資。
(以上融資事件發生時間為2024年)
由此可見,小米與江蘇制造業的羈絆,正越來越深。
揚州半導體產業的特色突圍
回到揚杰科技來看,不管是2014年登陸創業板成為揚州半導體產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還是3個10年10倍的“經營神話”,亦或是此次站在“王炸豪車”小米Su7Ultra身后,梁勤和揚杰科技,都實實在在的讓揚州,這座在江蘇半導體版圖中稍顯默默無聞的城市,在眾人面前“秀”了一把自己半導體產業加速起勢的樣貌。
數據顯示,2024年,揚州全市集成電路產業鏈規上企業28家,比去年新增6家。去年實現開票銷售130.5億元,同比增長26.4億元,增幅達25%。
事實上,人們通常所說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包含了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兩大分支。而在上述的揚州市集成電路產業28家企業名錄中,分立器件企業占到了近70%。
可見,揚州集成電路產業鏈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
聚焦到企業來看,除了挑大梁的揚杰科技,還有蘇奧傳感、永道射頻、川奇光電等,它們目前在全國分立器件市場已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在江蘇省整體分立器件排名中處于數一數二的位置。
此外,揚州晶新微電子作為一家專注于功率半導體器件生產的企業,其芯片平均良品率達99.6%,居全球領先、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產品國內市占率高達60%,全球市占率近30%,其芯片廣泛應用于華為、蘋果、三星等知名手機品牌。
也許,在龐大復雜的集成電路產業中,揚州未來可以憑借特色突圍——以分立器件為突破口,馳騁在分立式半導體“黃金賽道”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