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來,64歲的王大哥頻繁遭遇胃部突發抽痛,尤其在進食之后。起初,他以為這只是普通的腸胃消化不良,便前往診所開了些藥進行調理。然而,一周過去,癥狀并未見好轉。于是,王大哥決定前往醫院進行腹部CT檢查。但當他拿到檢查報告時,卻看到上面寫著“建議進一步行CT增強掃描”。
這讓王大哥感到十分困惑:明明已經做了CT檢查,為何還需要再做增強掃描呢?他擔心,頻繁的CT檢查所帶來的輻射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事實上,CT檢查所產生的輻射對身體的潛在傷害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而近期,一篇新的文獻研究更是引發了廣泛關注:據稱,每增加一次CT檢查,患癌風險就會提高43%。
這一結論讓許多人感到驚慌:CT檢查真的會致癌嗎?以后還能不能做這項檢查了?
超94萬人研究:CT檢測會增加這種癌癥風險
CT作為一種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的疾病診斷工具,盡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少患者對其潛在的輻射風險心存顧慮,擔心檢查過程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CT,全稱為計算機斷層掃描,是一種通過專業X射線裝置生成身體橫截面圖像的技術。它能夠清晰地展現人體內部的器官、骨骼結構、軟組織以及血管分布,為醫生提供了詳盡的視覺診斷依據。CT檢查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平掃CT與增強CT。
平掃CT是一種簡單快捷的檢查方式,患者只需躺在掃描設備上,短短幾秒鐘內即可完成整個檢查過程。而增強CT則是在平掃的基礎上,通過靜脈注射含碘對比劑,使對比劑隨血液流動分布至全身各組織器官中。這種技術能夠增強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的對比度,從而更準確地識別出潛在的異常或病變區域。
為什么做完平掃還要做增強CT?
在患者初次就醫時,由于醫生對病情尚缺乏初步認知,通常會首先采用平掃CT進行檢查。若平掃CT能夠清晰揭示病變并確立診斷,那么便無需進行更深入的探查。然而,眾多疾病僅憑平掃CT難以判定其病變特性,此時便需借助增強CT來更精確地確定病灶的性質、波及范圍以及數量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CT檢查伴隨著輻射風險,因其本質為X射線,在穿透人體時會產生電離輻射,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2023年11月,西班牙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在《Nature Medicin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揭示了CT檢查輻射累積可能增加兒童及青少年罹患血液腫瘤的風險。該研究團隊對來自9個國家的約94.8萬名兒童與青少年進行了調查,這些受試者平均接受了1.52次CT檢查。研究人員根據CT掃描的身體部位、受試者個人特征、檢查時間以及CT技術參數等詳細數據,精確計算了受試者活性骨髓所承受的輻射劑量。
在平均7.8年的跟蹤調查期間,共發現了790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與接受輻射量低于5mGy的受試者相比,當輻射量達到或超過10mGy時,血液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顯著上升;而當輻射量高達50mGy或以上時,罹患血液腫瘤的風險更是激增了166%。在后續的研究中發現,每增加一次CT檢查,患血液惡性腫瘤的整體風險將升高43%。也就是說,受試者患癌的概率隨著所受輻射量的增加而逐漸升高。
研究人員強調,即使是低劑量的CT輻射,也可能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增加其罹患惡性血液腫瘤的風險。因此,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CT檢查,以確保患者的安全與健康。
看到這一結論,相信不少人都會發出疑問:以后還能照常進行CT檢查嗎?
實際上,一次常規的X射線檢查所釋放的輻射劑量相當低,僅約為1.2毫西弗,只要劑量低于 100 毫西弗/年,就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鑒于此,若僅是出于日常體檢目的或是偶爾因醫療診斷需求而進行此類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均在安全范圍之內,無需過分憂慮。
至于那些需要每年接受多次檢查的特殊患者,其疾病本身帶來的風險遠遠超過了輻射可能造成的危害。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精心制定檢查方案,以確保將輻射的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如何降低CT輻射風險?
首要之選是采用低劑量CT掃描技術。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低劑量CT掃描已在眾多醫療機構中廣泛應用。此技術能在確保圖像清晰度的同時,顯著減少受檢者的輻射暴露量。
此外,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CT檢查也至關重要。這些機構通常配備有尖端的醫療設備,并擁有一支專業精湛的技術團隊,能夠確保檢查過程既安全又準確。經驗豐富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檢查方案,從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掃描及過度輻射。
在接受CT檢查時,我們還可以采取一些個人防護措施。比如,在檢查前穿戴好醫院提供的防護服裝,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非檢查區域的輻射照射。同時,我們也可以主動向醫生咨詢,探討是否可以采用其他無電離輻射的檢查方式,如超聲波檢查或核磁共振成像,這些檢查方法的安全性更高。
除了上述措施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調整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來降低輻射風險。例如,增加海帶、紫菜等富含碘元素的食物攝入,有助于人體排出多余的放射性物質;而綠茶、花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則能減輕輻射對身體的潛在傷害。此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保持飲食均衡、適度運動等,也能有效提升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進一步降低輻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