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天,全球輿論對于可能爆發金融危機的擔憂驟然升級:巴菲特發出警告,懲罰性關稅或將引發通脹,并損害消費者利益。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表示:再不削減債務,美國經濟就要犯心臟病了。
而最新的消息,財政部最近一批6周期短債的發行規模從750億縮減為700億,這也是財政部連續第三周削減6周期短債發行規模。
看上去倒是真在削減新增債務。財政部給出的解釋也是在法定債務上限之下保留舉債空間。
只可惜市場并不這么認為。畢竟大家都知道現在特朗普政府有多缺錢,至于債務上限——這玩意在美國不一直就是個屁么?尤其是現在共和黨還握著國會兩院,想提高上限還不容易?所以市場分析很多認為這只是借口,真實原因是找不到足夠買家了。
最好賣的短債都成這樣了,長債那就更不用說。
除了美債,美股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著名價值投資者、投資界的“泡沫獵手”Jeremy Grantham發出警告:美國股市正處于“超級泡沫”之中,并預言“重大下跌”即將到來。而作為佐證,美國股市確實表現出了力不能支的跡象,標普和納斯達克均刷新去年11月4日以來收盤地位,英偉達也跌破了之前Deepseek給它閃擊時的低值。而作為反向指標,美國一直壓制,生怕資金流入的A股,在美方這段時間的各種金融戰定向打擊下,現在依然保持堅挺向上的趨勢——這在過去幾年是沒有發生過的。
還有其他各種佐證——最近的各項政府數據,都預示著美國經濟狀況不佳,甚至亞特蘭大聯儲在上周五還做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預測:認為今年第一季度GDP將收縮1.5%——而在一周前這個預測還是增長2.3%,一個月前的預測是3.9;美聯儲官方模型更是顯示一季度將暴跌2.8%。而市場對今年美聯儲降息預期也升至3次。
這一系列情況,再結合前段時間黃金的暴漲,確實給人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雖然關于美國金融泡沫破滅的預測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一發,但這一次,確實讓人覺得:暴風雨是真的要來了。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輿論一致把矛頭指向了特朗普:認為他的政策引發了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無論是關稅政策、移民政策還是對外援助、石油政策乃至于縮減政府規模等等,都將美國乃至全球拋入混亂,甚至很多人公開猜測,這一切都是特朗普故意為之,他是在故意引爆經濟危機!
故意引爆經濟危機,這個就有點嚇人了。尤其是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他在自己任上搞自爆,這著實不像正常腦回路的人干出的事。而特朗普雖然有點顛,但能當上美國總統,尤其是受挫后東山再起,那不說政治能力有多超絕,但基本的思維邏輯肯定是沒問題的。你可以說他行事乖張,但絕不能說他缺乏常識。
既然如此,那這些猜測是造謠或者污蔑嘍?
我覺得不是。在云石君看來,外界關于特朗普主動求自爆的猜測,十有八九是真實的;只不過這些猜測背后的原因,沒有一般人想的那么簡單。
這話是啥意思?我們拆開來分析。
首先,為什么說特朗普故意引發金融危機的猜測大概率為真?原因在于,特朗普現在,真的已經有點無牌可打了。
特朗普上臺一個多月,看上去確實大刀闊斧,霸氣側露,不光美國內部,全球都在這短短四十多天里,被他的言論和政策攪了個天翻地覆。
但看似囂張的背后,實則是深深的困頓窘迫。原因無他——特朗普接受的這個攤子,實在是爛到無以復加了。
拜登政府給特朗普留下的,是一個數據上看似繁榮的美國,無論是GDP總量還是增速,乃至于失業率、美元指數等,都昭示著美國依然強大,依然天下第一。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數據就真的只是個數據而已,它純粹是裱糊出來的,根本不反應真實情況——甚至與真實情況南轅北轍。
真實的美國是什么?是債務高企,是工業基礎廢弛,是股市泡沫沖至天際,是科技、軍事優勢被中國快速趕超;是貧富分化愈發嚴重——底層與精英的階級矛盾越來越嚴重。
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無非就是如此。而且拜登在臨下臺之前,還盡其所能的給特朗普挖坑,把能花的錢全花了個干凈,等特朗普上來,那簡直是兜比臉還干凈。
所以特朗普登基后的這段時間,是發了瘋似的到處搞錢。不管是裁撤精簡政府部門、削減軍費,還是對中加墨加關稅,無論是停止俄烏戰爭,還是勒索烏克蘭礦產,乃至于放話要吞并加拿大、格陵蘭,以及搞星際之門等等,其目的——至少目的之一,都是要開源節流,讓自己有錢可花。
雄心是有了,但是效果呢?
效果當然也有,比如裁撤政府部門精簡雇員,預計順利完成的話能給政府減少4000億美元開支;軍費每年削減8%的計劃要是砍的順利,也能給自己省出一大筆。
但這個跟高達37萬億美元的債務相比,遠遠不夠。不光不夠,還遠水解不了近渴。別的不說,光美債利息一項,如果利率保持在當前水平,明年美國的債務利息將達到1.2萬億到1.3萬億。而這還是建立發新還舊的美債旁氏騙局能維持下去的情況下。考慮現在的美國經濟糟糕狀況,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狀況、逆回購血包即將枯竭的狀況,美債別說長期了,中期維持下去可能都夠嗆。
那怎么辦?短期看能解燃眉之急的辦法就是降息。如果利率能在當前基礎上降1個點,光明年就能減少4000億利息。而如果伴隨著降息還有擴表,那流動性就可以變的充裕。
而且降息還有別的好處:一首先,降息以后美元走弱,有利于擴大出口減少進口——畢竟貿易逆差一直是特朗普關注的重點,而今年一月份美國貿易逆差又達到了創紀錄的1533億美元,通過降息遏制甚至逆轉這種趨勢,符合特朗普的施政期許;其次,降息也有利于再工業化——畢竟4.5的利率,對利潤微薄的實體產業來說,依然是高的不能再高。最后,伴隨降息而來的放水還可以起到洗債的效果。
總而言之,降息、弱美元,這都是符合特朗普的利益的。
但美聯儲抗拒降息,擴表也極為勉強。
美聯儲這么做也有理由:能夠說出口的,是降息必然導致高通脹——現在美國通脹已經有再起的跡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又加劇了這種趨勢,這種情況下再降息,通脹肯定會爆。符合政治正確的,則是中美金融戰美國已經實質上失敗,全靠現在死撐著維持高息,才勉強阻止資金流入資產明顯低估,趨勢則明顯更好的中國。一旦就這么降息,那就很難再阻止資金入華,中國不僅可以跟隨降息,流動性大幅緩解,在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后,經濟復蘇和科技突破也將由此加速——這對美國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降有降的理由,不降有不降的道理。
那特朗普怎么辦?
其實對特朗普來說,不管是降息也好,維持現狀也罷,乃至于所謂的被迫加息,這盤棋都是要輸的。降息的壞處前面已經說了;至于不降息,美聯儲給出的不降息理由看上去是有道理,但問題時,美國經濟的現狀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
對于這一點,都不用做什么具體的解釋分析,光看反向證據:中國這邊頂層已經好幾次公開表態,今年肯定會降準降息——只是要擇機而已。
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是在跟美國憋尿,比著美聯儲的降息來決定自己的貨幣政策,也就是美國降咱們才跟著降,絕不給美國拉大中美貨幣利差,讓資金流入美國的機會。
這種邏輯下,中國高層這么清晰肯定的表態擇機降息降準;那就是說不管美聯儲怎么嘴硬,中國都已認定它撐不了多久——今年都撐不過去。
如果說市場或者輿論的預判,權威性還會受質疑,來自美國最大競爭對手的堅決表態,就從反向揭了美聯儲的老底,揭了美國經濟的老底。
既然真實情況是這樣,那美聯儲這套冠冕堂皇的理由,在特朗普這里就不成立了——你要是能撐得下去,那你拿國家利益,拿中美博弈說事也就罷了。你明明就撐不下去,最多也就是再耗一段時間,最后還是得繳槍投降,那你這撐的又有什么意義?
這就點到了關鍵。明明美聯儲撐不下去,它為什么還要硬撐?
往好的方向想,美聯儲這是想多撐一刻是一刻,看爭取能不能再多榨干幾個國家,然后自己再降息乃至制造經濟危機,這樣就可以收割他們的優質資產給自己回血。
只不過,這種解釋有點牽強——畢竟美元潮汐的高潮早就過去了,自打去年924美國降息,大家都明白美國輸定了。現在這么茍延殘喘耗著,就算還能耗死幾個小國,但大的你肯定是動不了了。而如果僅僅只是幾個小國——且不說它們還可以找中國求救,讓中國再用人民幣債務置換美元債務的拿手好戲來截胡。就算最后成功收割,這幾個小國資產帶來的收益,能帶來這種拖延降息給美國造成的損失嗎?
所以,這個理由其實是很虛的。事到如今還指望金融收割,還不如指望特朗普沖出去明搶來的玩法來的靠譜——雖然粗暴,雖然副作用巨大,但起碼真能搶到不少真金白銀!
那美聯儲拖延降息真實的理由是什么?我覺得是在給特朗普挖坑。
大家都知道,美聯儲跟特朗普現在是實質上的政敵關系。美聯儲背后是猶太金融集團,代表金融資本利益;而他們正是特朗普,以及他麾下以馬斯克為首的科技新貴覬覦,試圖打倒進而取代的目標。所以雙方的矛盾在根本上是很難調和的。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實力尚弱,當時美國的危機也沒現在這么嚴重,所以特朗普還不敢對美聯儲太過分;但這一次特朗普的勢力明顯遠強于第一任期,美國經濟和的糟糕狀況,也讓民眾與猶太金融資本的階級矛盾嚴重激化,再加上特朗普選舉時挨了一槍差點送命,雖然案子最后稀里糊涂,但幕后兇手是誰大家心里都有數。這種情況下,二者可以說是你死我活。
當然,鑒于美聯儲和特朗普都是體制中人,都靠美國這個國家機器混飯吃,所以如果金融戰能收割成功,那就算雙方是死敵,也不一定非要在這種有共同利益的事情上斗法。但現狀是收割明顯已經玩不下去,失敗已成定局——甚至敗了后還會引發經濟危機。
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經濟危機一旦爆發,以美國現在的狀況,再想像08年那樣靠全球合作救市緩過來,估計是不大可能了。其結果就是國家必遭重創,民眾生活水平大幅下跌。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那肯定是要有人出來擔責的。而這個擔責的——不管是人還是機構,必將淪為眾矢之的,直接被批倒批臭,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如此,那誰來擔責,就成了首要問題。如果最后鍋落到特朗普頭上,那金融資本就可以逃過一劫,民主黨也可以卷土重來;而如果反之,特朗普不但可以降服猶太金融資本,拿下美聯儲,甚至還可以利用經濟危機的契機強化集權——不說成為希特勒吧,最少也能成為下一個羅斯福。
總而言之,如果失敗已成定局,經濟危機不可避免,那博弈雙方的重點就會從如何避免經濟危機,轉向如果甩鍋給對方。
站在美聯儲的角度,它當然想甩鍋給特朗普。但這里也有問題:畢竟特朗普才剛剛上來,過去四年都是民主黨執政,金融戰,加息周期這些也都是美聯儲一手操盤。要是現在就爆了,你想甩鍋給特朗普,怕是很難說服大眾。
這就很麻煩。根據歷史經驗,經濟危機后社會秩序動蕩,體制也會隨著危機加重而大幅松動。如果說服不了大眾,被特朗普挾民意反撲,甚至在這個氛圍下給你整出個黨衛軍沖鋒隊,那猶太佬和美聯儲就真成了待宰的羔羊。
所以美聯儲只能想方設法拖延降息,拖延危機的爆發時間。雖然這種拖延會加重美國的內傷——未來爆發時會傷的更狠更重,但每多拖一天,特朗普作為總統,需要擔責的概率就多大一分。最好拖到某個關鍵時間點——比如中期選舉前爆發,到時候再配合輿論攻勢,直接就可以把特朗普炸個外焦里嫩。
這也是特朗普之前一直喊降息、喊弱美元,美聯儲卻罔顧現實,咬著牙硬說降息沒有必要的邏輯所在。
至于特朗普呢?他當然不能坐視不理。畢竟經濟形勢擺在這,再怎么拖,也不可能拖到我任期結束,甚至連中期選舉都大概率拖不過。就算真能拖過,操盤的是美聯儲,背后是猶太金融資本——他們怎么可能會好心幫自己裱糊過關?肯定是要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炸死。
不過特朗普也沒辦法直接要求美聯儲怎么做——畢竟人家是私營機構不是政府部門,甚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一月時還專門強調了這一點,意思就是告訴特朗普你管不了我。
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朗普就沒有辦法。你故意給我挖坑是吧?那正的不行我就來反的。老子直接給你下命令不行,老子出政策影響市場總可以吧。
所以就有了以關稅為代表的一連串政策的出臺。這些政策既符合特朗普戰略收縮、內部整頓的思路,又對金融市場造成了沖擊。現在美國金融市場早已風聲鶴唳,全靠美聯儲輾轉騰挪勉力維持;如今當家大總統親自出手砸盤,這么一來二去,很有可能就會超出美聯儲和背后猶太金融資本的護盤能力。只要他們兜不住,那股市不泄也得泄。只要股市一泄,金融海嘯就會出現,經濟危機就提前降臨。
退一步說,就算股市還能維持的住,鑒于特朗普政策大大影響市場信心,避險情緒也會隨之高漲,這樣大量的資金就會從美股流向美債——相當于不受特朗普控制的市場的錢,變成了特朗普可以使用的錢。為了確保這個效果,特朗普前幾天還專門出臺《美國優先投資政策》,限制美國投資者對中國相關領域的投資——說直白點,就是為了防止資金被自己從美股中嚇出來后,不去接盤美債,而跑去投資更有價值的中國。
這么一捋,特朗普不顧市場情緒大動干戈的邏輯就清晰了起來。
但美聯儲和金融利益集團當然不能束手待斃。只不過,他們跟特朗普斗成這樣,現在想阻止這位大爺親自砸盤,自然也不可能。
那怎么辦?干脆也學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擋不住,那索性就不擋,放任一把的同時,動用輿論就把臟水全潑到特朗普身上。所以這幾天大家看到大量關于特朗普政策即將導致金融危機的新聞,甚至以巴菲特為首的各路市場權威——這幫猶太金融集團推到臺前的人,也集中發生,渲染風險的同時,把責任明里暗里歸咎于特朗普。
這無疑加劇了市場恐慌。而美股跟中房一樣,圈住了本國國民的主要財富——甚至連美國人的養老金都砸在里面。這要是真崩了,那民眾肯定是要搞大事的。
這樣一來,特朗普反而陷入被動。雖然他私底下可能并不在乎美股崩盤——甚至還暗中促成,但他絕不能背上引發崩盤的大鍋。
可現在各路人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大張旗鼓的把鍋往他身上扣——最關鍵的人家還不是信口胡說,自己的政策確實有這種效果。
一旦這種觀點被灌輸到廣大民眾腦子里,并為他們接受,然后市場這一次真崩了,那自己就成了引發危機的罪魁禍首——到那時別說效法羅斯福甚至希特勒了,不成胡佛第二就已經是祖上積德。
這就起到了反殺特朗普的效果。
那么,接下來,市場會怎么走?這一輪下跌,會不會真的引發崩盤?
那就得看特朗普與猶太金融資本接下來怎么斗法了。對于特朗普來說,最好的情況是能把輿論扳回來——不是說非要民眾相信自己的政策不會導致崩盤,只要能讓大家認為崩盤跟自己無關,是前面的拜登政府和猶太金融資本亂搞所致就成。
這個是可以嘗試的。畢竟作為在位總統,特朗普擁有足夠的政治資源;同時他又是全球第一網紅,影響力遠非普通總統可比;再加上馬斯克的X,以及扎克伯格的meta,這兩個全球大型媒體平臺現在也歸于其陣營——甚至還有個眼下生死系于其一念之間的Tiktok。憑著這些資本,特朗普輿論場上是有能力與猶太金融資本掌控的傳統媒體一爭高下的。
不過,也只是有可能成功而已。畢竟金融資本對輿論的掌控也不是蓋的;那幾個平臺除了馬斯克沒有退路,像扎克伯格這種本來就是典型的誰贏幫誰。最重要的是,這一次金融資本是先發制人,快速起勢,短短數日內,就將特朗普政策引發金融危機的新聞,鋪天蓋地的灑遍全美甚至全球。
這就讓特朗普非常被動。在大家已經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后,再想把它扳回來,可就沒那么容易。
如果扳不回來,那特朗普就有可能妥協。也就是雙方都各退一步,特朗普別再砸盤,金融資本也別再扯什么金融危機——尤其是不要把它和特朗普政策關聯。大家先把這個破房子繼續裱糊下去,后面看情況再說。
如果是這樣,那這一次下跌,就有可能只是虛驚一場——雖然危機并沒有解除,但至少不是現在爆發。
但如果金融資本不接受妥協——認為這一把能夠讓特朗普把鍋背死;或者特朗普認為自己有辦法逆轉輿論,無懼金融資本威脅;甚至于雙方都有意妥協,但這次造成的恐慌太大,以至于想救都救不回來(畢竟現在的美國金融市場已經非常危險了),那可能這一次,我們就真的要見證超級大煙花了。
本文為云石海外風云系列2503節。喜歡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云石,持續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風云系列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