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成績分段統計表,今天(3月5日)12:00—10日17:00開始考試模擬填報志愿工作。
但是,還有很多考生和家長對新高考的計分方式、怎么賦分有疑問?今天我們來詳細盤點一下家長們關心的這些問題:
- “3+1+2”模式下,高考文化成績怎么構成?
- 如何對再選科目進行賦分?
- 為什么再選科目要實行等級賦分?
- 物理和歷史為什么不賦分呢?
- “一分一段表”是什么?
- 怎么用這個表來填志愿?
簡單來說,考生的文化成績=語數外卷面分+物理/歷史卷面分+2門再選科目等級分,滿分共750分。
根據《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四川采取的是“3+1+2”的選科組合模式:
- 3門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每科滿分150分,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數計入總成績;
- 1門首選科目: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每科滿分100分,以卷面原始分數計入總成績。
- 2門再選科目:從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任選2門,每科滿分100分,以等級轉換賦分后的等級分計入總成績。
另外,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照顧政策的考生,錄取時在高考文化成績基礎上附加照顧分投檔。
第一步,依據卷面分進行排序、劃分等級,將卷面分轉換為A、B、C、D、E五個等級。
等級賦分以30分作為賦分起點,滿分為100分。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卷面分)從高到低排序,分別按約15%、35%、35%、13%和2%的人數比例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
每個考生按其卷面分在該選考科目考生群體中排序,將所有考生的卷面分轉換至相應等級。需要注意的是,每科排序考生是按選考科目的總人數排序,而非以首選物理或歷史分類分別排序。
第二步:進行等級賦分,將分數所在等級轉換為對應等級分。
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轉換規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再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取整數最終得出考生的等級賦分。
舉個例子:考生小天化學科目原始成績為75分,賦分后的成績如何計算?
首先將選考化學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按照比例計算,75分等級比例應劃分到B等級,(而該科目B等級的原始成績分布區間為80—64),等級分區間為85—71。
按照等級分轉換公式:
所以說,小天化學科目原始成績75分,賦分后等級分為81分。
等級賦分與卷面分相比,可能高,也可能相等,但在該科目中的排序不變。也就是說卷面分屬于B等級,等級分也屬于B等級。
另外,對于再選科目缺考、零分的考生不予賦分,按零分計;因考試違規取消成績的考生等級分按零分處理。
為了確保等級賦分的公平和合理,每門選擇考再選科目等級分的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的人數。缺考、零分、因考試違規取消考試成績的考生不計入轉換基數。
“3+1+2”模式下,一共有12種選科組合。如圖:
我們都知道,不同學科的試題難度、考生群體、考生規模、成績分布均不相同,如果簡單的將再選科目的卷面分相加,既不科學也不公平。
舉個例子:
甲同學選考地理,卷面分80分,在所有1萬名選考地理的考生中排1000位,排位在10%;
乙同學選考化學,卷面分80分,在所有1萬名選考地理的考生中排2000位,排位在20%。
雖然兩位同學都考了80分,但從選拔的相對性來看,甲同學顯然更為優秀。通過等級賦分,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甲的等級分會高于80分、乙的等級分會低于80分,但是甲、乙的排位保持不變。
在之前的采訪中,成都石室東部實驗學校副校長、資深物理老師蔣玉潔也為我們解答過,這就是賦分制可能出現的一個情況:難度科目賦分偏高,簡單科目賦分偏低。“比如較難的科目,第一名才考了80分,賦出來分就是100分;有的科目難度小,所有人都是90多分,那這個分數的含金量就低,賦分就會偏低。賦分制就是通過這樣的形式,平衡不同學科得分難易程度對總分造成的影響。”
有的家長會有疑問:考分高,賦出來的分低,會不會不公平呢?蔣老師說,“其實不會。賦出來分低,說明在全省單科排位是比較靠后的。我們經常說,‘脫離排名談分數是沒有意義的’,而賦分制以排名為核心基礎,其實是對所有學生最公平的一種算法。”
所以通過等級賦分,將原始成績轉換為等級分,可以實現保證每門科目考生成績排名順序不變的前提下,科學處理再選科目之間分數不等值、不能直接相加的問題,并在確保成績轉換公平公正的同時,保證考生的成績具有良好的區分度。
有家長可能會有疑問?物理和歷史為什么不賦分呢?
從今年起,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計劃、分開劃線、分別投檔。由于考生須首先選擇物理類或歷史類,同一類別內考生的試卷相同、群體相同,成績具有可比性,因此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績。
按照考生首選科目,分物理類、歷史類呈現高考文化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
“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全省物理類/歷史類的考生依據最終成績(文化成績分數+政策加分)由高到低進行排序,以1分為一個區間段,呈現出每一個具體分數在全省考生中的人數分布情況,以及該分數及以上分數的考生累計數量。
以物理類的“一分一段表”為例,在今年適應性演練中,考678分的考生有6人,分數在678分及以上的考生共有65人。
這張表會告訴考生,你的成績在在全省的位次是多少,這是填報志愿時非常重要的參考數據。
舉個例子:小天是物理類考生,高考成績為620分,填報志愿具體怎么操作?
第一步:拿到物理類“一分一段表”,找到考生全省排名
“620分,人數328,累計7199名”說明:考620分的考生有328人,全省排7199左右。保守一些,按照7199-7527名的排位來算就行。
第二步:根據排名對標往年錄取數據,尋找目標志愿
小天2025年全省排名位次在7199到7527左右,根據這個位次在2024年的高校招生情況尋找目標志愿。
可以使用“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報輔助系統”,在“院校專業組篩選”中切換位次查看,快速定位合適的志愿。
第三步:篩選符合選科要求的志愿
新高考模式下,部分高校對于招生專業可能會有選考科目要求,只有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才具有填報該院校專業組志愿的資格,這點家長和考生一定要注意。
一是首選科目要求。只能按照首選科目填報物理/歷史科目組合下的院校專業組。
二是再選科目要求。高校對再選科目的要求主要有下面三種:
(1)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報考。
(2)提出1門再選科目要求的,如某院校專業組要求再選科目需要包含化學,那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再選科目中選考了化學的考生才能報考。
(3)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的,如某院校專業組要求再選科目需要包含化學、生物學,符合首選科目要求且再選科目同時選考了化學和生物學的考生才能報考。
滿足了位次和選考科目要求之后,考生再合理地規劃安排自己的志愿填報順序。
注:文中圖片資料均來自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