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人們對獻血與HIV感染的關系
存在諸多誤解
這些誤解不僅阻礙無償獻血事業(yè)發(fā)展
也加深了人們對HIV的恐懼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消除這些不必要的擔憂
獻血流程嚴格規(guī)范
正規(guī)獻血場所遵循嚴格的操作規(guī)范與衛(wèi)生標準。
國家有相應規(guī)定:獻血者每次使用的針頭及血袋等醫(yī)療耗材全都必須是一次性的,且必須經(jīng)國家相關部門嚴格質(zhì)量檢測把控,并要求“一人一袋一針一管”,絕對不會發(fā)生交叉污染導致感染艾滋病病毒。
獻血前,工作人員會對獻血者進行全面健康評估,涵蓋病史詢問、近期生活狀況等,篩查可能影響血液安全及獻血者健康的因素。
同時,嚴格消毒獻血部位,用合格消毒劑充分擦拭,形成無菌區(qū)域,降低感染風險。
血液檢測,一絲不茍
血液采集送回血液中心后,血液標本將直接送往檢驗部門,由檢驗部門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內(nèi)按照國家的標準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測。
檢測全部過關,這份血液才會被貼上“合格”的標簽。
血站檢測出HIV反應性結(jié)果的處置方式
1.血站對所有血液標本進行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項目檢測。由于血站實驗室是HIV初篩實驗室,如果檢測出HIV抗原抗體反應性,有可能是假陽性結(jié)果,標本需要轉(zhuǎn)送至當?shù)丶膊☆A防控制中心進行確證試驗,最終以確證結(jié)果為準。
2.HIV可疑血液保密性銷毀。
3.在信息系統(tǒng)屏蔽該獻血者。
4.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進一步跟進。
艾滋病病毒特性決定傳播局限
艾滋病病毒(HIV)非常 “脆弱”,在人體外環(huán)境生存能力差。它對物理和化學因素敏感,離開人體后,常溫下在干燥環(huán)境中存活時間短,一般幾分鐘就會失去活性。
這意味著,在獻血過程中,不存在HIV在外界環(huán)境存活并進入其他獻血者體內(nèi)的條件。即便有極少量病毒離開人體,也會迅速失活,無法造成感染。
HIV的傳播途徑
HIV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在性接觸方面,無保護的性行為,尤其是與多個性伴侶發(fā)生性行為,感染風險極高。
血液傳播途徑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常見的感染方式,因為吸毒者共用的注射器可能殘留含有HIV的血液。
母嬰傳播則是感染HIV的母親在懷孕、分娩和哺乳過程中,將病毒傳給胎兒或嬰兒。
了解這些傳播途徑,我們就能明白,正常的獻血行為并不在HIV傳播的范疇內(nèi)。
無償獻血的安全性與益處
多年來,全球無償獻血實踐表明,在規(guī)范操作下,獻血是安全的。大量科學研究與實際案例都證明,通過正規(guī)途徑獻血,不會感染艾滋病或其他疾病。
獻血不僅不會感染HIV,還有著諸多益處。定期適量獻血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獻血是一項偉大的公益行為,每一袋獻出的血液,都可能成為拯救他人生命的希望。當患者因手術(shù)、意外事故等急需輸血時,這些愛心血液就能及時發(fā)揮作用,幫助他們度過生命的難關。
綜上所述,獻血者在獻血時與其他獻血者之間不會產(chǎn)生任何交叉感染的機會。
因此,參加無償獻血是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
消除對獻血與HIV感染的誤解
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
我們要積極學習科學知識
通過正規(guī)渠道了解
獻血和HIV的相關信息
不盲目相信謠言
讓我們用科學的認知、溫暖的愛心
共同營造一個
沒有誤解、充滿關愛的社會環(huán)境
來源:健康徐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