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深圳無意中發現的一家二手商店,開始我不以為然:不過又是一些二手的老東西,價格還要賣得很貴。
然而我很快被打臉,這家店透露出的氣息確實不一樣,有一種真誠的感覺,能將深圳的物價倒轉回三十年前。
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像一個小型的跳蚤市場。價格都很美麗:衣服9元、靴子29元、玩偶5元、書5元……大部分東西都是全新,小到味精調料,大到電器,這家店都有相應的低價產品,都以原價的超低折扣出售。
我挑戰用20元購買了8樣東西:兩雙錯襪、一個寵物沙發、一個寵物窩、一個寵物背帶、一捆垃圾袋、一個束發帶、一盒口罩,還有一本書。
和一般二手店最大的不同,這是一家慈善商店,除了書泛黃著透露著歲月的痕跡,是二手的,其他都是全新的,由企業和個人向這家商店捐贈,這家商店再低價銷售,盈利所得用于資助弱勢群體就業,就像是一家“解憂雜貨店”。
在這個金錢難買到真心的時代,我在這家商店卻低成本地感受到了真心的閉環。
企業和個人處理了閑置物品,弱勢群體獲得了工作,顧客低價淘到了商品,有愛心的人來做一日店長,大家都在合力促成好事發生。
01
20元能淘8件
寶藏孤品多,手慢無
這家商店名叫善淘,是一家連鎖慈善商店,在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都有線下門店。
深圳有兩家店,一家位于寶安中意智慧大廈,一家位于福田婦兒大廈,規模大小差不多,但店內的商品稍有不同。
兩家店的定位都比較像低價跳蚤市場,店里商品品類非常紛繁復雜,嬰幼兒用品、衣物鞋子、餐具廚具、書籍、首飾、藝術品、家電玩具箱包、寵物用品等等。
其中,部分商品允許試用,服飾也可以試穿,提倡試衣盡興、自由選購、豐儉由人,購物風格相當自由。
每一個小角落里都可能藏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孤品,有且只有一件。鞋子也剩下斷碼的,靜靜地等待著那個全方位合適的有緣人。
這些孤品也有自己的花語——“手慢無”,周邊的街坊鄰里定期去店里尋寶,好東西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走進店里,店員會輕聲細語地和你說,慢慢挑,挑到喜歡的為止,不喜歡也沒關系。
于是顧客站著蹲著慢慢研究著,淘起了寶,摸摸衣服的面料,看看書,瞅瞅一些看不出是什么用途的工具。
陸續被捐贈來的物資堆積在箱子里,等待著店員和義工們去開發。各式各樣的物資都混合在一起,他們每天像開盲盒一樣,拆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這個是什么?這個又是什么?哎不管了,可能有人能看懂然后就買了。”
雖然有時看不懂物資的用途,但他們對于標價卻熟記于心——一般來說,服飾9元、生活用品5元、筆1元、食品1元、書5元、貓罐頭3元……
由于工作時間有限,店員們每天開盲盒的數量也沒有定數,有的時候標完價格還沒擺上架子,就已經被前來淘寶的顧客拿到柜臺結算了。
很多商品在店員和義工的眼里也非常好,讓人忍不住想立馬買回家。但是善淘有規定,商品上架一周內,員工不可以購買。
直到一段時間過去了,如果那件商品還沒有被買走,有些店員就會買回家自用,或者送人。
一位義工介紹,自己已經在這里買過很多東西了,看到貓窩就想給養貓的朋友送,看到假發就想送給朋友的女兒參加表演時用……
別說她心動,我走進這家店不到一分鐘,就感覺好像老鼠掉進了蜜罐,沉浸式地挖寶藏,要不是義工姐姐一直在旁邊和我說“慢慢挑,挑你有用的,沒用的就不買”,我差點又沖動消費。
最后,我買了八樣東西,打完折只花了20元。買完后我讓朋友猜一下價格,朋友說按照現在的物價,至少要100元。
很開心,物有所值的年代,要是按照這樣的物價,那我每個月至少還能存多上千元。
這物價好像回到了孩童時期,錢還很值錢的時候。說真的,在深圳,很難得地體會到了,還有人把我當小孩。
02
超低價義賣
商品都來自捐贈
善淘,這個店名的組成,我愿解釋為是由多方的善,構筑出線下消費者的淘寶地。
根據介紹,店里的貨物均來自企業和個人捐贈,95%為全新,5%為二手(每個店比例有差異),以市場價的3至7折進行義賣,有滿減折扣活動時更低,還可以折上加折。所得收入用于商店運營、殘障伙伴就業、公益事業等。
企業捐贈的東西各式各樣,尤其是淘寶和阿里巴巴,捐贈的物資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都是一些實用類物件。婦兒大廈的那一家善淘,還獲得了轉轉二手平臺的捐贈。
這些捐贈來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全新的物資,尤其是服飾箱包、生活用品,都還連著包裝袋而來。
在寶安這家店里,有不少全新的雪地靴,一雙29元,摸起來感覺是平臺能賣一百多的質量。全新的書包、奶瓶、假發、護膚品、釣具、單車,有效期內的寵物罐頭、雞精調味料等等,價格一個比一個低。
我在沉浸式淘寶的時候,也有一些街坊鄰居帶著小孩來捐寶。
一位媽媽帶著女兒來捐贈未使用過的兒童餐具,一位爸爸帶著女兒來捐書,他們捐贈完之后,會順便在店里轉轉,淘淘是否有新來的好寶貝。
根據義工的介紹,個人閑置物品也可以拿到此處來捐贈,如果是使用過的物品,比如服飾,也可以洗干凈后拿過來捐贈。
在福田的善淘店里,有一個智能毛巾消毒柜正在工作,其中放著一些衣服和玩偶。
一位善淘的老顧客介紹:家里小孩子長得快,一些沒怎么穿過的衣服和玩具她正愁著怎么處理,直到發現了善淘這家店。
“直接送人有點像施舍,雖然本意是要幫助別人。現在沒有這種煩惱了,放在善淘里,有需要的人會低價買了去,賺的錢還能幫助店里的殘障員工。”
一些有意向捐贈的人表示:這下好了,之前在抓娃娃機抓的那么多玩偶有好去處了,一些別人送的新衣物也可以分享給陌生人了,比家里堆不下了還得拿去丟掉好。
深圳人的閑置終于也發揮了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線城市,雖然盡量地保持簡約的生活風格,但因為常常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沖動之下買下很多無用之物。
因為居住空間有限,偶爾也需搬家換居住地,這些閑置變成了令人頭疼的負擔,丟又不舍得,留又留不下。
但在善淘消費和捐贈過,便能感受到,有那么一刻,人是能夠擺脫消費主義的陷阱,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回到純粹的低碳環保的生活的。
“能出二手,也能接受購買二手之后,感覺一切都返璞歸真了,物件的價格變得純粹,情感也變得真摯了起來”,一位消費者總結道。
03
深圳的慈善閉環
是助人自助
善淘,被稱為“解憂雜貨店”,是一家能讓參與的人都各取所需的店。
慈善的閉環,不是簡單的捐贈與接受,而是多贏。舊物的循環,是一種利他性的傳遞。
企業和個人處理了閑置;商店運營人員有了一份工作,部分店員是殘障伙伴;顧客用超低的價格買到了心儀的商品;盈余的愛繼續前往偏遠鄉村發光發熱。
深圳善淘的運營模式,是最純粹的助人自助。
此前,善淘在上海、杭州、成都有分店,在上海比較流行,已經有13家分店,同時也成為潮人的必逛之地。來到深圳,善淘更像是一位親切的鄰居,變得沒有距離感了。
每一個人都可以進入善淘做點什么,走走逛逛,和店員義工聊聊天,聽聽一些捐贈故事,感受這家店的情懷。
這家店的故事感不止來源于物件,也來自店員和義工。
福田婦兒公益大廈的善淘是由一群身處困境的“姐姐”們擔任運營主力,她們有的是自閉癥孩子的媽媽,有些是單親媽媽,有些曾經身患重病。
她們的生活曾遭受著巨大的變故,但依然在努力奮斗并創造價值,她們希望被看見、被尊重、被支持。
也正因為經歷過低谷,所以他們更容易共情和踐行著這家商店的慈善理念。
店里售賣一種全新的襪子,是兩只不一樣的錯襪,旨在鼓勵大家通過“穿錯襪子”這樣的行為,表達對心智障礙人群的關注,“我們都一樣”。
每對錯襪里都放著一張小卡片,介紹中國的心智障礙群體已超過 1200萬人,他們大多具有溝通障礙和社會互動障礙,有時會穿兩只不一樣的襪子出門,每年12月23日是錯襪日,鼓勵大家為他們創造更加融合平等的社會環境。
深圳的善淘還會舉辦各類線下公益活動,關注這個城市里不常發聲的弱勢群體,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去年年底,善淘邀請了近20位孤獨癥青少年到店里擔任店員,慢慢脫離家長的陪伴,在影子志愿者的支持下,獨立完成工作。
除此之外,善淘還會定期舉辦公益跳蚤市集,邀請周邊的學生和家長參與,活動收益捐贈給偏遠地區兒童教育項目。
如果有時間,普通消費者也可以去善淘當“一日店長”,去感受這家店的鏈條式經營,力所能及地做點公益。
這么好的店,現在深圳只有2家,實話說覆蓋范圍太小了。一位消費者專門從沙井來到前海善淘,路途向下但愛心向上,她希望這樣的店能夠在深圳到處開花,人人共享。
文丨白粥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