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共識的不斷加強,以綠色低碳水平為特征的綠色競爭力,正在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國際貿易規則。36氪廣東注意到,在這片新興市場中,有一位年輕的創業者憑借著獨特的眼光和果敢的行動,帶領企業迅速崛起,并成長為行業的領軍企業。
他是深圳綠舟永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綠舟」)的創始人王俊浩。在他身上,能看到年輕創業者特有的活力與熱情,但同時,也會驚嘆于他對市場趨勢敏銳且精準地捕捉能力。
「綠舟」創始人王俊浩
“綠色低碳在我看來,從來不是可選項,而是必答題。”談及加入雙碳賽道的契機,王俊浩回憶起他與安克負責人交流時對方說的這句話。王俊浩意識到,綠色低碳,不僅是應對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重要舉措,更是能夠幫助品牌在短期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青睞,長期確保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
亂出海,就出局!2025出海生意變了
“不出海,就出局”,這是2024年出海潮流下各行各業所公認的一句話,然而隨著加入出海浪潮中的淘金者不斷增多,前面三個字也逐漸發展成為“亂出海”。
事實上,出海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市場,從市場規模來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全球電商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然而,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日益加劇,據相關數據,截至2024年9月末,中國工商信息中包含“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有74780家。隨著大量新商家的涌入,也就導致商品同質化問題愈發嚴重,價格戰也愈發激烈。
從過往的報道中,可以看到2024年,跨境賣家的故事千差萬別,有人經歷數月努力找到了盈利的道路,有的則經歷高負債、店鋪關閉的慘痛教訓,各式各樣的故事中,是行業共同的焦慮:如何在內卷中生存下去。也越來越多賣家開始意識到,低價競爭已經無法帶來穩健的發展模式,必須重新考量自身的商業模式。
在微觀出海內卷的同時,宏觀層面,促進全球減排和綠色低碳經濟的轉型的“碳關稅”,正逐漸成為更多國家和地區考慮或實施的政策。2023年10月,全球第一個綠色關稅,被稱為歐盟“碳關稅”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正式施行。繼此之后,英國也提出“碳關稅”征收的要求,在同年12月宣布自2027年起實施英國碳邊境調節機制。而美國、澳大利亞也都在考慮引進類似的機制。
毫無疑問,當綠色低碳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勢必帶來一場全球產業布局、市場份額的大洗牌。最直接的影響是,碳稅將導致生產成本、物流成本、認證和合規成本提高,最終在價格里體現,這將對國內產品出口帶來新的挑戰。
簡而言之,當下出海不僅要面對低價內卷的短期生存挑戰,是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的轉型,還要面對“碳關稅”的長期規則重構,是從“成本負擔”到“競爭力重構”未來發展路徑,企業出海,應該如何動態地將市場、政策壓力轉化為品牌勢能。
綠色出海,在億級賣家圈子里正悄悄爆發
面對低價競爭導致利潤壓縮,國際政策增加進入門檻的全球背景,破局機會是什么?王俊浩在與數百位億級大賣深入交流后發現,綠色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各個行業的格局。跨境電商也不例外,綠色低碳的能力將為企業建立新的競爭優勢,成為未來發展的勝負手。
事實上,據尼爾森IQ與世界數據實驗室聯合發布的《Z世代消費報告》,預計到2030年,全球“Z世代”市場的購買能力將達到12萬億美元。在這龐大的消費群體中,“可持續性”成為他們購物決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77%的受訪“Z世代”表示,他們更愿意為可持續品牌買單,并愿意為此多支付10%的費用。
亞馬遜最新公布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觀點。在2024亞馬遜全球開店跨境峰會上,亞馬遜表示,商家在加入氣候友好承諾(CPF)計劃1年后,產品的銷售額平均增長超過12%,同時累計1億客戶從傳統產品轉向氣候友好型產品購買。
國外留學畢業后進入亞馬遜,深度扎根跨境電商行業的王俊浩,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趨勢將對企業出海產生深遠影響,于是決定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海歸共同創立了「綠舟」。
王俊浩對行業動態的敏銳洞察力,并非一蹴而就,與他的履歷不無關系。其家庭主要經營傳統供應鏈業務,對市場變化有著天然的敏感。2020年開始投入工作時,他選擇加入亞馬遜,在此開啟了兩年的跨境電商工作,深入了解國內產品銷往海外在運營、本地化等各個環節的經營細節,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這份積累讓王俊浩看到跨境電商企業在綠色轉型中所面對的諸多難題,比如高昂的合規成本、復雜的國際標準、模糊的市場信息等等,與此同時,王俊浩對所有人保有熱情和關懷,在與跨境電商企業溝通時,能真正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使他迅速、精準地抓住行業痛點。
于是,在2022年,「綠舟」正式成立。據介紹,「綠舟」專注于企業氣候行動和碳合規服務,以“Go Green, Grow Green”為使命,業務涵蓋CBAM、亞馬遜氣候友好綠標認證、碳足跡等全球碳合規模塊。目前,其具備Climate Partner官方資質,能根據國際標準,如黃金標準、VCS、VCS CCBS,提供認證服務,此外還提供包括碳排放數據報告、專業評估報告、證書溯源等多方面的碳合規服務。
并且,「綠舟」還圍繞跨境企業的核心需求,依托數字化工具賦能,推出全國首家一站式碳合規SaaS平臺,為跨境企業提供連貫、清晰和易于理解的SaaS平臺記錄并跟蹤排放數據,幫助客戶排查、核算和減少碳足跡,并協助其在實踐中探索更廣泛的可持續性措施。
值得留意的是,王俊浩對“一成不變”始終保持警惕,對未知和挑戰懷有激情,所以在不算新鮮的綠色合規賽道中,「綠舟」不斷探索出新的業務模式和合作機會。也正是這種創新精神,為跨境電商綠色合規服務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綠舟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雖然「綠舟」成立僅僅兩年有余,但憑借上述對跨境碳合規領域的精細耕耘與創新發展,目前已有超60%的TOP100跨境出海企業正在與其合作,包括安克創新、Ecoflow、Jackery、追覓、BESTEK、綠聯等大賣,業務范圍涵蓋電子、玩具、美妝、家居、紡織、辦公和日用等多個細分領域。
逐浪碳合規賽道,獲歐稅通千萬融資
事實上,與出海目的地市場稅務合規、品牌合規、產品合規類似,“碳關稅”的出臺也就意味著出海必須滿足各地各類綠色環保政策要求,于國內跨境企業而言,所急需面對的是有關綠色低碳的復雜規則、繁瑣資料要求、耗時長久等難題。
受到精細化分工的推動,第三方專業服務于綠色低碳服務的合規運營商應運而生,幫助跨境企業完成梳理和分析政策要求,籌備和審核遞交資料等工作,緩解跨境企業合規操作壓力,降低環保進入門檻。
但是,王俊浩留意到,當時的碳合規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亂象叢生,甚至存在服務商為了逐利,大肆夸大效果,實際效果存疑。他指出,標準、模式、效果等各方面都存在不透明的情況,因為信息的嚴重不對稱,導致跨境電商企業很難獲得真實、有效、有價值的服務。
“跨境電商企業對碳合規服務的需求,簡單總結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降低碳合規成本,二是增加產品效益。”這也就意味著,不透明的服務與跨境企業需求站在天然的對立面。王俊浩創立「綠舟」,第一步便是采取客觀的信息、清楚的規則、透明的收費模式,將「綠舟」定位為跨境企業碳合規領域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海外政策信息的二道販子,以客戶的實際需求,提供與之匹配的真實客觀信息,提供合理的價值資訊建議,幫助客戶實現海外的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這樣的經營理念,與其投資方歐稅通不謀而合。在2024年8月,「綠舟」獲得歐稅通的數千萬元投資,后者在VAT合規業務標準化方面的成功經驗。在市場開展合規業務還是將利益分配給渠道或服務商時,歐稅通打破了這一模式,通過創新與稅局的API打通,將成本降到極低,為客戶提供低成本、服務好的業務。
據悉,憑借專業度、差異化、性價比等方面具備絕對的競爭優勢。2023年,歐稅通在中國跨境電商合規平臺市場中所占市場份額約為28.2%,在中國跨境電商合規行業市場份額第一(數據來源:艾瑞咨詢《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軟件服務行業報告》)。
正如前文所述,在碳關稅賽道的「綠舟」,也正在突破傳統的模式,通過創新發展,把利益讓給客戶,在極具性價比的價格下,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綠舟」要做的,是需要不斷優化碳合規服務產業中不必要的鏈條,為客戶提供有效、客觀、有價值的信息,讓客戶辯證。”王俊浩稱。
而與歐稅通的合作,也讓「綠舟」在全球化布局,技術創新上獲得賦能。“在可見的未來,
「綠舟」將通過SaaS系統打通海外機構API、打造AI識別的能力,替換原有人工的操作模式,形成一套高效的工具。”
低碳是未來長期主義,「綠舟」領航綠色出海
回顧過往的發展歷程,「綠舟」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對以客戶為中心的長期主義的堅持。
在創業之初,在還沒有知名度的時候,「綠舟」首次業務開展也是基于行業友人對王俊浩個人的信任。王俊浩回憶道:“最開始有位年銷量過億,2014年就開始做海外業務的一級賣家朋友,委托我為其產品尋找合適的相關碳合規政策和渠道。借助此前在亞馬遜多年的工作經驗,我將相關碳合規策略的實際信息、效果結合,為其打造了一套策略,反饋還不錯。”
王俊浩指出,從第一單開始,「綠舟」就堅持著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透明、性價比高且直擊痛點的解決方案的經營理念。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營策略,為「綠舟」贏得了口碑,通過不斷積累,規模實現快速增長。
「綠舟」的客戶:國產品牌安克創新,也是其經營理念下的典型服務案例。
具體而言,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安克創新2022年便確立了包括綠色產業、綠色產品、技術與產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產品質量與安全、員工權益保障等最具關注的ESG議題,大力倡導產業的綠色轉型和變革,以提高行業標準化程度并減少浪費。
比如,提出在 2024年全年減少約 240噸紙張材料的使用、在包裝設計上100%使用可回收的包裝材料、“說明書無紙化”行動,在2027年包裝全面實現“0”塑、100%新產品使用 FSC認證紙張、環保大豆油墨等。
從2023年開始,「綠舟」聯合ClimatePartner為知名消費電子企業安克創新旗下的產品進行了碳足跡認證。「綠舟」為安克申請碳標簽的產品包括Anker、Eufy、Soundcore、Nebula等多個品牌的產品。
在過程中,「綠舟」針對產品進行碳足跡全生命周期測算,并幫助安克制定了產品未來的減排計劃。「綠舟」還為全部參與認證的產品申請了亞馬遜Climate Pledge Friendly計劃的資格,以獲得顯目的“綠標”。
王俊浩透露,安克創新一直堅定地擁抱綠色低碳,在亞馬遜時期,他與安克創新負責人接觸的時候便了解到這一想法,“在亞馬遜推出氣候承諾友好認證時,安克創新就第一時間擁抱了變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某些傳統驗廠方案,聯動多層級供應商溯源碳排放數據,安克創新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均不菲。“傳統方案不僅過審成本高、時間長,還存在其他隱性成本,比如產品性能和采購成本會因材料變更受影響等。”王俊浩表示,當時安克創新正愁于如何通過好的碳認證方案,實現亞馬遜綠標(氣候承諾友好認證)的快速獲取。
根據安克創新的需求,「綠舟」將亞馬遜氣候承諾友好認證全部認證種類進行匹配,尋找最合適的方案,最后通過比對發現,ClimatePartner Certified認證最合適,“從成本、效益和透明度上看,是最優解”。
值得一提的是,「綠舟」在為安克創新提供碳標簽披露方式時,也并未按傳統服務商所采用的以SKU申報的模式,而是創新的以SPU考慮,為安克創新實現合規認證成本大幅減少,認證時間大幅縮短。并且,「綠舟」為安克創新產品的長期發展也提供了創新方案,在原有的服務基礎上,為其提供相關證書溯源以及彰顯綠色環保的服務,這一舉措也幫助安克創新在海外更好地講好品牌故事。
“綠色低碳是長期主義,想要在全球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一定要融入綠色發展的浪潮中。”王俊浩指出,「綠舟」作為企業綠色低碳的合作伙伴,第一階段所希望達成的目標是企業出海不會再有碳合規成本、時間成本上的焦慮,下一階段更是要讓品牌在綠色低碳的付出,更好地讓終端消費者看到,形成正向循環,最終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20歲在海外留學的時候,我還無法預料自己之后的人生,現在28歲,「綠舟」已經成為我自己創造的一個綠色奇跡。”王俊浩稱,在與歐稅通合作后,希望「綠舟」所傳達的綠色理念,真正成為出海長期主義的底色。
天使投智觀察
跨境服務大基建初步形成,堅守長期主義的服務商會獲得更持久的回報
天使投智創始人張云策先生:自2019年以來,跨境電商從不為大眾關注到野蠻生長再到賽出一眾優質賣家,這個過程中,眾多問題也在不斷涌現,各種需求也層出不窮。
任何一個全新的領域,要想得以長足健康的發展,離不開基礎服務的建設,這就好比我們城市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公路、橋梁、能源等基礎建設。
對于跨境電商領域而言,瀏覽器、稅務、知識產權、店鋪管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等,就是我們的“大基建”,只有這些大基建逐步成熟、健康、完善,跨境電商才能得到持續、健康、長足的發展,否則就只能是曇花一現。
所幸的是,在近幾年涌現出一批優質的服務商,參與到這個跨境“大基建”過程中來,不僅僅是滿足了廣大跨境電商賣家的直接需求,更是為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正確引導和規范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司有幸服務歐稅通公司,并參與了歐稅通及其旗下品牌的建設和推廣。歐稅通及「綠舟」就是“跨境大基建”服務商中的開拓者和佼佼者。
歐稅通以稅務合規為核心業務,后逐步拓展知識產權合規、品牌合規、產品合規相關業務,且在每一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今年戰略投資的「綠舟」,則有望在綠色合規中再次引領行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歐稅通集團對行業的貢獻是巨大的,遠遠超越了對跨境賣家業務需求的被動滿足,而是基于深度的洞察,通過一系列有競爭力的產品、幫助賣家將合規轉化為公司競爭力、轉化為品牌勢能,甚至引領了整個跨境電商領域的價值觀重塑。
關于深圳天使投智
深圳天使投智商業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品牌營銷咨詢服務機構,旗下涵蓋有口皆碑新媒體營銷、大趴梯文化傳播、實效傳媒科技等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從品牌營銷咨詢、線上口碑營銷、線下體驗營銷以及全媒體整合推廣等方面服務。
天使投智團隊近年來服務了部分跨境服務商頭部企業,在跨境電商賽道從不為人關注的小眾領域成長為萬億規模的熱門賽道過程中,有幸見證了部分跨境服務商頭部企業的發展過程,未來將會持續參與見證跨境服務商基建領域的成熟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