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主說:自成高山
說起演技與時尚并存的女演員,倪妮可謂當之無愧。
最近出席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榮獲“年度最受歡迎女演員”,用作品證明了自己的不斷進步。紅毯上更是穩定發揮,駕馭Georges Hobeika 25春夏高定盡顯曼妙風情,耳畔搖曳著的CINDY CHAO珠寶,樹枝造型也象征著生命力。
而紅毯之外的倪妮,還有著鮮活又可愛的反差。就像走紅毯為了趕時間,可以換下高跟鞋奔跑,竟也有種翩若驚鴻的美。
喜歡倪妮,不僅是因為美貌,更因為她的“清醒”。她在《太陽市集》里曾說:“如果有超能力,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智慧,去過簡單的生活”。
就像這些年來一直靜下心錘煉演技,努力建立自己獨立的藝術判斷力。特別是回歸話劇舞臺,把舞臺演出當成必修課,用心去打動每一位觀眾。
與此同時,她也在不斷地嘗試去突破自己的邊界,不斷打破大眾對她的認知。而現在,我們就看到了倪妮前所未有的超凡一面。
這一次,她選擇“成為高山”,前往法國霞慕尼勃朗峰山區 ,對話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在翻越的旅程中發現全新的自我。
這一幕,正出自ARC'TERYX始祖鳥推出的紀錄片《高山教她的第一堂課》。
和倪妮同行的,還有兩位超硬核的“女性榜樣”——紀錄片導演兼作家周軼君,“中國戶外奧斯卡”金犀牛獎最佳攀登成就獎得主、始祖鳥運動員楊小華。
看著三位在各自的領域閃閃發光的女性,相聚在高山。一路走過草地、爬過雪山,經歷驚險與挑戰,也置身于絕美風景,一路相互扶持、相互鼓勵,讓我為這股強大又柔軟的女性力量深深感動。
在我看來,這場高山攀登的旅程,并非傳統的硬核運動紀錄片,反而更像是一場“心靈奇旅”,以山為鏡照見自己。她們的困境、挑戰、突破以及背后攀登的智慧,都呈現在我們面前,格外真實動人。
這也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在瑞士馬特洪峰山區徒步的經歷。眺望這座“阿爾卑斯山王”時,總覺得人很渺小,山很壯闊;而走進大山的懷抱、用腳步丈量土地時,高山又成了理想的目的地,就像是人生中要奮力達成的目標。
當我們以為在克服高山的嚴苛考驗,其實是在突破自己的邊界,更新自己。這也是始祖鳥始倡導的高山精神“歷山進己”。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女性,她們都在用熱愛、專業去掌控自己的話語權…進山的路不止一條,她們的身姿,翻越過高山,看見專屬于自己的風景和新的起點 。
今天,范主就和大家聊聊女性的“登山之路”,掌握人生主動權的她們,成為自己的“高山”。
有出發進山的勇氣
更要有攀登的智慧
《山是你》中曾提到,“成長從來不是平滑的直線”。高山不是苦難的懲罰,而是成長的邀請。就像倪妮說的:“給自己一個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可能并不擅長的事情”。
倪妮曾是“國家二級游泳運動員”,平時保持健身的習慣。即便如此,第一次接觸高山運動的她,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首先要克服的是恐高。在室內巖館進行攀巖訓練時,倪妮就表示對20多米的巖壁感到很害怕,上去之前要努力調整呼吸,讓自己放松,但從上往下看依然會恐懼。在戶外攀登,掃一下高度都會手心暴汗~
復雜的地形更增加難度。比如遇到山上的大風,就一定要抓穩眼前的石頭、要踩實,對于“初學者”來說,每踏出一步都是在突破自己的舒適圈。
在這個過程中,倪妮收獲了“攀登的智慧”,她發現:登山不僅需要體能、更需要有攀登者思維。
有智慧的攀登者會“找路” ,知道自己要攀哪一塊石頭、腳踩在哪一個地方;遇到突發狀況,要知道如何快速制定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還要調控心智,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保持專注和冷靜……
從一開始的“恐高”,到后來倪妮趴在山壁上,看到陽光照射著冰晶,感到無比快樂。
高山映射在倪妮的職業進階之路。她一直在逼自己突破舒適區,挑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作為并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她,因為《金陵十三釵》進入演藝圈, 之后她也嚴格地要求自己一步步往前走,內心十分清楚要專注在每一步每一越。因此,她選擇了最能錘煉演員功力的話劇舞臺磨礪自己。從自稱“沒有作品”拒絕采訪,到屢獲最佳女主角榮譽,進步真的太明顯。
在《幺幺洞捌》中,倪妮第一次演話劇就挑戰一人分飾兩角,緊張到“手心出的汗能把臺詞本浸透”,和面對高山運動時何其相似。前陣子再演《如夢之夢》,已然把顧香蘭這個華麗之下擁有堅韌底色的女性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
倪妮給自己設定的小目標 ,是“演滿100場打底”。就像登山時,會花很長時間到達一個崖口,但俯瞰來時路,會收獲成就感。
我自己在事業上“攀登”也已經有12年。當年我從新華社旗下雜志的財經記者,辭職創業成為自媒體人,角色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之前按部就班的人生被打破后,每走一步都像攀登者,要尋找新的落腳點。
12年來,我從書齋里的文字工作者,變成了一年走遍13國的“空中飛人”,看到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多的人;也要沉淀下來,書寫一本鐘表史的書;還要帶領團隊,在復雜的環境開辟新路。
我感到,想要攀爬更高的山,就要讓自己不斷進化,突破過去的自己,所越過的山,都是人生的新高度。
一路上我也遇到了很多努力成為高山的優秀女性。她們中有人面對困難敢于登攀,就像和我同年創業的好友付崧,從谷歌資深設計師轉型做包袋品牌,經歷過每天工作16-17小時的艱苦,體驗過不被認可的辛酸,但始終向著自己的頂峰進發。如今不僅把店開到許多一線城市,還在巴黎舉辦大展。
她們中有人為夢想一路前行。就像另一位好友Charlene,曾是北大學霸,25歲就已經年薪百萬。但為了一個“高級珠寶夢”,毅然放棄美好的職業前景,從3個人的團隊做起,創立的軒靈珠寶屢獲國際大獎,把東方美帶到世界。
不論是什么職業的女性,只要心中有高山,在攀登的過程中都會有相同的智慧——走自己認定的路,并堅持下去。
在攀登中遇見真實的自己
專業和熱愛自成高山
成為高山的女性,都擁有強大的內驅力,源自內心的熱愛激發著她們去攀爬人生道路上的一座座高峰。
與此同時,她們也用專業和實力,撕掉那些有意無意貼在身上的標簽。與其在他人的目光里尋找高度,不如活成自己的高山!
周軼君為了實現國際新聞記者的夢想,曾連續三次申請戰地記者職位,都以“女性不適合戰地”被拒。但她鍥而不舍,終于成為當時全球唯一常駐加沙的女記者。
經歷700個戰地日夜,多次經歷爆炸、空襲現場,她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性別角色使她在工作中被歧視甚至圍攻,都絲毫沒有影響她堅持報道。
戰地記者培訓時,周軼君是男人堆里唯一去過戰場的,但她卻被調侃為“是不是需要一件粉色防彈衣”。周軼君覺得,穿粉色又怎樣,記者這一行就是憑的專業能力說話!
這次攀登,她也在楊小華的身上見證了“專業無關性別”。楊小華從事登山運動已經17年,2021年完成海拔6270米的達多曼因峰的首登,還曾登頂過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等多座5000米以上高峰。
一次脛腓骨粉碎性骨折,讓她確信攀登是人生獲得快樂的源泉。一次遭遇雪崩的兇險,又讓她決心成為第一個考取國際高山向導認證的中國女性,進化為知識體系更為全面的山地工作者。
國際高山向導協會認證(IFMGA)是歐洲最難的考試之一,包含登滑、攀巖、高山運動等多方面的能力考核。即使是已經運動能力拉滿的強者,依舊需要長達3~5年的訓練及考核才能獲得認證。
全世界獲得這個認證的攀登者中,女性占比極低。為克服登滑短板,楊小華每天早上八點半就去滑雪,晚上再去攀巖,高強度運動10-12個小時。不僅專業能力上挑戰滿格,還要突破語言的障礙,攻克法語的難關。
但她覺得,只要對一件事抱有熱情,就應該努力去做,而高山不會因性別或其他標簽“厚此薄彼”,一切都要用自己的能力去證明。
每一位活成高山的女性,都在以專業作為自己的底氣,把熱愛作為自己的人生動力。
女性登山家中,無氧完攀14座8000米山峰的卡爾滕布魯納是護士,訓練全靠業余時間;首登珠峰的田部井淳子說自己本就是家庭主婦,不過恰好熱愛登山而已 。
創業這些年,我也有幸見到郭晶晶、李娜等在自己的領域達到top的女性,并和她們有過交流,我發現她們即便離開賽場多年,也依舊對專業保持著極度的熱愛。
就像郭晶晶,本可以選擇當一個“安靜的闊太”,但她依然有自己的追求。因為曾在比賽中遭遇不公而錯失獎牌,她退役后第一時間考取裁判資格證,去掌握話語權,引領更多的年輕后輩前進。去年巴黎奧運會,就成為跳水項目的裁判長,專業的風范,也讓她成為被眾人仰視的高山。
登頂所見是“群山并立”
連綿成山的女性力量
獨自聳立的高山或許是孤獨的,但當她們連綿成山,就會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次是楊小華第一次帶領兩名女性挑戰高山攀登。三個人串在一根繩子上,用周軼君的形容,就像“臍帶”一樣,彼此的保護也讓倪妮感到深深的安全感。
女性的細膩又為這項硬核運動賦予了溫柔的色彩,從彼此之間的贊美和鼓勵,到幫助整理背包、系鞋帶,女性的細微需求總是被看見。在嚴酷的環境中,女性也總是自然而然會相互支持。
與此同時,成為高山的她們也激勵著更多女性。
在這一點上,植根高山的始祖鳥與她相向而行,即助力像楊小華這樣優秀的女性攀登運動員,更多地被看見,激勵更多女性與山共進,成為巍然而立的高山。
而始祖鳥對女性力量的賦能也是長期的、多元的。
在“專業”領域,始祖鳥不只提供穿行于都市與山野的裝備,更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戶外生活方式,走出“日常的溫室”、走進自然“歷險”。特別是對于女性來說,性別標簽在“進山”的過程中被打破、消解,更能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獲得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人生“越攀登越開闊”。
在藝術領域,始祖鳥又攜手在地文化女性藝術家及工匠共創,以五條經典徒步路線為靈感,采用川西道明竹編、貴州侗布、云南傣紙、江浙古典陶瓷、江浙金工鏨刻五大中國傳統工藝裝點線下門店,從不同的視角,演繹“她就是高山”的內涵。
始祖鳥也鼓勵不同身份、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融,激發更多的啟迪。最近,就作為獨家合作伙伴,協助「TEDx外灘」呈現2025國際女性日大會。7位來自各行業的杰出女性領袖,讓我們從《越高山,見自己》看見每位女性,如何成為自己的高山。
不為自己設限、找到真實的自我、始終心懷夢想與熱愛,“活成高山的女人,每一步都不簡單!”
如果此刻的你,也產生了對高山的向往,那么現在就跟隨始祖鳥“越山、見己”,加入山地課堂,邁入更廣闊的天地吧。
圖片來自品牌、商務范拍攝、部分來自網絡
商務范出品:編輯 Kien | 運營 Tin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